职业女性参与继续教育的障碍及调控策略

2020-01-19 15:06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业女性家庭职业

晏 兵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强调,“在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并且将女性喻为“半边天”。[1]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地位和作用在大众心中发生了巨大转变,为我国千千万万的女性提供了与男性同台竞技的职业发展机会,但由于受性别差异、传统文化、职业需求变化和女性自身素养等因素制约,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面临着比男性更大的就业压力和更多的职业挑战,接受继续教育将成为当代职业女性突出重围的重要选择。

一、职业女性参与继续教育的意义

职业女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参与者。继续教育作为职业女性接受教育的一项基本权力,也是职业女性提升综合素养的一种重要途经,对于职业女性自我觉醒、家庭关系维系、职业晋升和社会新样态的适应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继续教育是职业女性实现自我觉醒的内在需求

“母亲摇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2]从古至今,女性都呈现出一种伟大的力量,在家庭中不仅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的重任,还通过工作付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以看出,拥有多元角色的职业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知识爆炸”“自主学习”“终身教育”等已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主题词,职业女性如何实现知识更新,如何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应对多元角色带来的心理和现实冲突是职业女性无法回避的必答题。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罗斯指出:“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像鲜奶,纸盒右边就印着有效日期。假设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酸臭掉。”[3]这进一步说明,没有固步自封的专家,没有一劳永逸的技师,也没有吃老本的企业家,人的一生早已不再简单地划分为学生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应该成为新时代人生的常态,继续教育应该成为职业女性自我觉醒的内在需求。

(二)继续教育是职业女性维系家庭和谐的有力抓手

在传统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中国式家庭生活的生动写照,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在各行业、各领域和各个家庭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直接影响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就家庭男女关系而言,从某种意义上看,提高女性学历或学识是促进家庭和谐的有效方式,职业女性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和综合能力,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 提高了经济收入,也提升了职业女性对家庭事务的发言权和对家庭收入的支配权,从而提高了婚姻家庭的地位,促进夫妻间的男女平等。另外,女性在教育子女、营造良好家风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印度妇女教育家卡鲁纳卡兰曾说:“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是几代人。”[4]职业女性这种学无止境的学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子女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三)继续教育是职业女性实现职业晋升的有效途径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职业女性与男性拥有同样的就业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权和平等的政治权利,为职业女性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女性因受自身生理和身体等条件束缚,与男性比较而言,确实存在体力不足、精力不够的天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女性的晋升和发展。据智联招聘经过全国调研形成的《2018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多是属于普通职员且占的比例较男性大,男性多处于高层管理职位且比例远高于女性,女性从普通职员晋升到高级管理人员,这个通道相对女性来说并不畅通。[5]由此可见,职业女性的自身缺陷和现实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职场“玻璃天花板”,成为职业女性职场晋升的隐形障碍,而破除障碍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教育。职业女性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充分激发其内在潜能,改变职业观念,拓展职场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养,增强了职业女性的职业竞争力。职业女性学历的提升也将带来更多的晋升机会,从而促进其职业晋升。

(四)继续教育是职业女性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选择

新冠疫情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样态,信息技术成为了这场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广大教师而言,适应这种教育新样态需要通过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才能得以实现。对于职业女性而言,面对瞬息万变的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层出不穷的信息样态和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职业女性的工作心理、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等将会受到极大冲击,对她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接受继续教育、提升职业适应力成为了职业女性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继续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妇女获得知识、增长技能、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妇女参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2017年,全国成人本专科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8.8%,比1988年提高了27.3个百分点;网络本专科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7.3%。此外,妇女还广泛参与各级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由此可以欣喜地看到,女性的学习积极性较为强烈,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已然成为了时代要求,继续教育将帮助职业女性丰富职业内涵,提高职业素养,不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二、职业女性参与继续教育的障碍

众所周知,新时代我国女性享有求学、升学、接受技能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等法定的教育权利,并能享受到各类网络社会学习资源。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受到现实角色多元、传统观念束缚、学习张力不足以及学习支持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职业角色多元

职业女性是指接受了一定学历教育,拥有稳定的工作或事业,具有较高的职业追求,同时承担着传统家庭责任和职场工作任务的女性。不难看出,家庭主妇是传统女性的代表,是单一的职业角色,而职业女性具有多重角色的显著特点。与传统女性比较而言,职业女性追求事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扮演着“妻子”“母亲”“女儿”“媳妇”等多元角色,承受着传统社会赋予的种种家庭义务和新时代赋予职业女性的时代责任,传统和现代多元职业角色的相互交织,给予了职业女性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多的生活压力,需要职业女性每天在家庭角色和职场角色之间进行迅速转换。然而,家庭角色和职场角色具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往往致使职业女性处于忙碌、焦虑甚至无助的状态,让绝大部分职业女性精疲力竭,导致她们无暇顾及个人继续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一些职业女性为了维系家庭关系,被迫放弃参加继续教育机会。

(二)传统观念羁绊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对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影响深远。对于职业女性而言,“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妻以夫荣”“母以子贵”等传统观念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绝大部分女性。据调查显示,在对“干得好不如嫁的好”说法的抽样调查中,有34.1%的人表示赞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女性支持该观点的比例高于男性的7.1%,达到37.3%。[6]这个调查结果是我国男权文化在女性思想中的重要体现,也是“男耕女织”传统思想在社会大众中的深刻反映。为此,在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约束下,职业女性倾向于用“贤妻良母”的传统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为自己加上了一层牢不可破的精神枷锁,牵制着职业女性参与继续教育。同时,社会对职业女性的“双重”评价标准,特别是对家庭经营的评价结果,决定了职业女性的成功与否。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位职业女性的家庭生活不美满,无论她在事业上取得了多大成绩,在其他人眼里这是“不务正业”,会被当成“另类人”,这促使很多职业女性丧失了对事业的追求,从而缺乏参与继续教育的动力。

(三)学习张力不足

学习张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各种学习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控制力、持续力和学习力的总和。学习张力是职业女性突破学习障碍必备的学习能力,是职业女性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的重要表现。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受到诸多障碍因素干扰,需要形成强大的学习张力,才能真正保障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然而,面对种种学习困境,职业女性往往表现出不自信、自我怀疑、轻易放弃等心理轨迹,呈现出学习张力严重不足的现实状态。在一些职业女性经历妊娠的心理创伤后,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记忆力下降,认为个人能力不足,从而从主观上排斥学习,排斥接受继续教育。在较低的自我效能感的学习状态下,一些职业女性经常自我怀疑,学习意志力薄弱,当遇到学习困扰、生活冲突和工作难题时,部分职业女性往往选择退缩,选择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不是主动直面困难,积极克服困难。

(四)学习支持缺乏

众所周知,高效的学习效果需要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等现实因素才能得以实现,但由于职业女性的角色多元、传统观念束缚和空闲时间不足等因素,职业女性缺乏应有的学习支持,特别是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告》显示,居民用于无酬劳动(包括家务劳动、陪伴照料孩子生活、护送辅导孩子学习、陪伴照料成年家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看病就医、公益活动)的平均时间为2小时42分钟。其中,男性1小时32分钟,女性3小时48分钟。就家务劳动时间而言,居民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1小时26分钟,男性45分钟,女性2小时6分钟。[7]由此可见,职业女性除了参与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劳动外,也是家庭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占据了她们大部分时间,甚至可以说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剥夺了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职业女性每天在工作和家庭事务中来回切换,失去了个人冷静思考、追求事业卓越的冲劲和动力,使得她们参与继续教育举步维艰。

三、职业女性参与继续教育的调控策略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8]尽管新时代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面临种种障碍和困难,但职业女性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以实现个人发展。为此,职业女性在做好自我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和继续教育本身积极为职业女性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一)调整心态,增强角色适应能力

职业女性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障碍来自于自身角色多元,她们需要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进行不断转化,而处理好这对矛盾必然要求职业女性具有较强的角色适应能力。首先,提升职业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多元是职业女性不能规避的现实问题,必须积极面对、勇敢应变。每个职业、每个岗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职业女性要能充分地认识到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特点,并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适当调整精力分配和角色认识。其次,提升职业角色处理能力。职业能力是完成职业任务的根本保证,职业女性应该加强职业角色学习,增进职业角色知识,提升职业角色能力,通过多元角色知识和能力的不断学习、积累和应用,提升多元角色的处理能力。最后,提升职业角色转化能力。在多重职业角色冲突过程中,拥有单一的角色能力是基础,形成多元职业角色转化能力才是关键。职业女性在掌握了家庭和工作角色技能后,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的转化训练,从而逐渐提升多元职业角色的转化能力,积极接受继续教育。

(二)转变观念,树立现代职业女性观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行动是理论的实践。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首先需要从观念上冲破藩篱,并从实践上付出行动。第一,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女性在新时代舞台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女性要努力克服传统思想带来的观念禁锢,摒弃传统观念中不科学、不合理和不合时宜的消极思想,彻底摆脱传统观念带来的精神约束,主动树立新时代职业女性形象。第二,理解职业女性的时代内涵。新时代职业女性与传统女性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独立、自信、平等、创新是新时代职业女性的角色表征,职业女性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经济文化建设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男性具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同样的作用。第三,树立现代职业女性观。现代职业女性观是新时代女性需要遵循的职场规则和生活原则,是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女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相统一、事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相协调、个性发展和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新时期女性文化。

(三)坚定信念,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和能力,是人们参与学习过程、保障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 ,是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保障,具体包含了学习意志力、学习持久力和学习行动力等重要内容,职业女性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一是提升学习意志力。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受到种种现实因素阻碍和挑战,需要有坚决克服多元角色现实困境的信心和消除浮躁、静心学习的决心,更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通过多重磨炼、层层淬炼,达到提升职业女性学习意志力的目的。二是提升学习持久力。职业女性的学习行为容易被繁杂的家庭、工作事务所影响甚至中断,需要建立起“让学习进行到底”的学习信念,形成“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学习精神,促使职业女性的学习动力变得更稳定、更强大和更持久。三是提升学习行动力。职业女性的学习夙愿切忌成为一种口号,要能变成一种行动。提升职业女性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提升其学习行动力。学习行动力的养成,需要自己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学习要求,自觉按时保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唯有如此,职业女性的学习行动力才能真正转换成职业女性的学习能力。

(四)多方协同,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社会和继续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首先,要优化接受继续教育的家庭环境。家庭是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最大的后援团,家人应成为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后勤保障员”,共同为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保驾护航。为此,家庭成员要积极为职业女性建造一个平等、和谐、温馨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共同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一起分担家庭事务,为职业女性提供安心学习、静心学习和舒心学习的家庭环境。其次,要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工作单位要重视女性员工的进修、培训工作,将职业女性的继续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员工学习激励机制,重视工作单位学习文化营造,积极为职业女性员工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并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女性员工提供物质保障,从而消除职业女性参加继续教育的后顾之忧。最后,要营造接受继续教育的浓厚学习氛围。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是一项关涉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应得到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手段让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成为法定意义上的一项基本权利。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教育教化等功能,在全场域内宣传男女平等的主流社会价值观,曝光职场性别歧视,引导社会机构重视女性员工的继续教育,并在全社会营造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书香氛围,为职业女性接受继续教育创造一切可能条件。

猜你喜欢
职业女性家庭职业
从蔡鸣喈之死看五四时期职业女性的困境
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提高职业女性健康现状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庭“煮”夫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恋练有词
八闽职业女性制服秀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