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2020-01-20 05:30李建英
科技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摘要:建设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是促进高职院校“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在线教育良好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参考有关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相关文献,就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探讨。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就构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體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在线课程;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从2012年开始,MOOC由于既能够满足大规模学习者的共同学习,又能降低教学成本,被学者们誉为教育的一大创新。随着MOOC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在线课程平台应运而生,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迅速推广,各类高职院校纷纷组织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课程作为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将占据重要的位置,也引发了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受益人群突飞猛进增长,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育部于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4号),就我国高等学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重点任务和组织管理要求。在上级文件的指导下各省、各类高等学校纷纷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促进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截至2019年,教育部共组织了三批国家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随着MOOC数量的增多,以及对教学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在线课程的建设质量问题。如何保障立项在线课程的建设质量、长效应用和应用效果,成为当前在线课程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保障的关键是要构建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已有的国家标准是在线课程应达到的共性的标准,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对在线课程的需求以及课程特性的关注点不同。科学制定个性化的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标准,需要梳理清楚各类学校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共性化需求和适应学校自身教学需要的个性化需求。作为在线课程建设管理者,往往其更关注于本校实际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更乐意于从基本的资源建设与实际应用入手,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于是,弄清真正影响到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和重要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线课程影响因素及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影响MOOC质量要素方面,也有很多中外学者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目前,被参考次数最多的在线课程质量模型是在线课程质量量规(Quality Matter Rubric)。李青、刘娜在其论文《MOOC质量保证体系》(2015)一文中,也列举了多位国外研究者对于MOOC质量影响要素的分析情况。有的研究者表示MOOC质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表现在开课前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中。黄璐等人(2017)提出了MOOCs课程质量评价框架的4个构成维度和20个指标。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大多针对在线课程开发之后的质量评价所提出,对课程开发前期所需要做的有关课程质量的预防性的措施考虑不多。通过查阅以往研究者们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已经成为各类学校在线课程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者也已就其质量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二、关于在线课程影响因素的探讨

在线开放课程使在线学习的方式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便能获取各类优质的课程资源,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优质的课程教学。但是,就目前的在线课程资源质量来看,并非所有的在线开放课程都是高质量且都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因此,各类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在线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质量,采取一定的预防策略和保障措施以促进在线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确保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使用。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可供参考的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外的《在线课程量规》、国内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10)》、在线开放课程的国家标准,以及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技术规范性文件的梳理,整理出有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共性的质量因子,同时总结出其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在线课程建设的质量模型,将为建立科学的在线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提供重要的支撑。

通过合并同类项或近似项,并与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师进行交流,结合在线课程质量因素、评价体系建设等考查内容,通过对学者们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对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的要素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归纳出影响在线课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主要涵盖了课程设计与内容质量、教师素质、课程资源质量、技术支持水平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之下,又包含多个要素。课程设计与内容质量主要包含教学目标表述、视频(动画)的数量、视频(动画)时长、各类测试题数量、测试题难度、学习内容与目标一致性、学习内容的相关性、课程知识点设置、学习任务组织安排等要素;教师素质包含教学管理能力、内容表达能力、互动能力(提问、回复)等要素;课程资源质量主要包括教学规划设计、教学资源设置、视频(动画、微课)等制作效果等要素;技术支持水平包括各种内容的信息表达、页面设计效果、学生学习控制、易操作性、开发性等要素。

三、在线课程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分析

以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按照建设——应用——反馈的顺序,梳理出质量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各类重要要素。

从课程的建设层面来看,其质量要素主要涉及教师、技术工具、教学条件、教学方式、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基础条件。其中教师要素包括课程负责和团队成员;技术工具要素包括建课所需的各类软件和支持平台等;教学条件要素包括课程建设与应用所能提供的建课平台以及课程平台的功能设计、各类软硬件与技术支持以及可供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等;课程设计要素主要包括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情况、课程概述、授课目标、课程大纲与考试大纲、参考资料及各类辅助资源、测验与作业、考试题库、课程公告、讨论与答疑以及课程进度的设计等内容。教学内容要素主要包括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组织,搭建起知识点完整、框架清晰的短视频模块集和每个教学模块所对应的各类配套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要素主要包括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对各项学习任务、交互活动等进行科学的设计,通过课程平台所能提供的各类师生互动功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享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与问题交流。

从在线课程应用层面来看,其质量要素主要涉及学习方式、学习支持服务和技术支持系统三个方面要素。其中学习方式应强调适应学习者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習支持服务应强调能够提供系统完整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持续更新,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参与在线课程教学的教师能够实施高效的课程管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技术运行系统强调应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和高效的运行服务。

从在线课程反馈层面来看,其质量要素主要从学生评价、课程考核和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考量。其中,学生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各类因素的评价,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课程考核主要包括线上作业与测验完成情况、学习时长、各类阶段性的测评、在线讨论等互动情况、期终考试等方面;学生发展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就业质量。需要强调的是要杜绝单一性的考核方式,应结合课程性质,构建起多样化、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其考核方式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引导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真正形成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学习方式。

结合以上在线课程影响的主要因素,学校可要求各类课程建设项目在满足在线课程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在线课程的主要质量要素对课程建设质量予以把关。同时,在制定各学校具体化的课程建设标准或验收标准时,也可参考以上要素作为重要的指标点,建立更为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语

质量是在线课程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也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果显示度、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学校在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定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各学校实际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定标准,这样既有利于强化课程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供需匹配,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良性发展和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璐,裴新宁,朱莹希.MOOCs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5).

[2]阎秋娟.国内慕课(MOOCs)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1).

[3]姚凯,李思志,李艳红,邱静静.MOOC评价模型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03).

[4]石磊,程罡,李超,魏顺平.大规模私有型在线课程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7(04).

[5]王桂林.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7).

[6]李青,刘娜.MOOC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10).

[7]梅钰博.基于ANP模型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8.

课题: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0年度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8LXB0235)

作者简介:李建英(1975—),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高级职称,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相结合的改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