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学困生成长之路

2020-01-26 15:55刘艳萍
关键词:组员自卑困难

刘艳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尽快实现素质教育的“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如何实现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转化,使他们同样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断探寻的问题。

孩子学习困难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发展障碍。这些孩子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自卑、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甚至厌学等心理障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家长缺乏辅导,甚至家长外出打工缺乏管教,没养成良好习惯;二是自己无志向,不认真完成作业;三是本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力,不愿接受新知识。

面对这些学生,我们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借助心理治疗的帮助,学习困难症状可以改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耐心教育,促其摆脱自卑,树立自信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尽管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学习上的失败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沉重的自卑感。让学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首先应讲明道理,告诉他们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赶上优等生。其二,课下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开 “小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前和他们共同预习,找出疑难,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下课后和他们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并检查学习效果。每次考试前应专门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起分析课本的重点难点,还要坚持跟踪辅导,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二、 用爱心融化学困生心灵的坚冰

每堂课都要想到他们,课堂提问时我们总把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布置作业时,让他们“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后进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对于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使他们增加自信心,对学习不再恐惧。

由于学困生往往有一种对学习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老师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有言道:亲其师,能信其道。只有达到心理相容,学困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才能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溫暖,更多的爱,更多的真情,用温暖的爱熔化他们心中的冰山,达到“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

三、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游戏、谜语、歌曲、表演、比赛等,特别要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视听、思考、言语整体结合。课后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活动,如拔河比赛、朗诵比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等,让学困生参加自己擅长的活动,让他们在低层次的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提高学习兴趣,并逐步追求高层次的成功。

四、 科学运用评价,提高合作动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后,优先对小组中学困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表扬肯定,评出“积极参与奖”“学习进步奖”“好习惯奖”。对其他没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采取鼓励和期待,让学困生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自主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课堂学习中,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组员的参与度,组员的合作情况,小组成员的互助情况,以及成员的学习是否进步等情况,给予加笑脸,以及加油符号的奖励,每个星期根据笑脸的多少,评出一组“优秀小组”“最佳组员”学困生中评出“积极参与奖”“学习进步奖”“好习惯奖”。

五、 学校家庭相互配合,老师家长共同督促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要转变学困生,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收效显著。所以要经常家访,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强度,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应循序渐进。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困生,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的探寻之路必将收获一路花香!

猜你喜欢
组员自卑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