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中药股凸显长期投资价值

2020-02-04 06:36马曼然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片仔癀同仁堂麝香

临近春节,红学堂采访基金经理马曼然,请他谈谈较为看好的医药股的投资机会。

红学堂:马老师您好,片仔癀在2019年业绩增长20%,但市盈率五十多倍,很多人担心公司的业绩增速配不上估值了。

马曼然:片仔癀的业绩增长是在产品没涨价,但原料成本大增的情况下实现的,非常完美!从我们2005年布局至今,片仔癀只在2008年市盈率低于过30倍,这就是产品具有超级护城河和确定成长性所带来的的长期溢价。片仔癀几年没提价了,今年同仁堂的安宫提价之后,片仔癀的提价预期更高了,提价后业绩就有保障。

红学堂:片仔癀是否会出现销量滞销的情况?

马曼然:我调研的信息是,现在公司都没有货了,产品供不应求。片仔癀长期提价速度比较慢,导致持续的供不应求,这个现象会长期持续下去。

  红学堂:马老师,创新药领域您看好哪些公司?

马曼然:创新药领域,我主要布局港股通这块。我们持续看好翰森制药,它和恒瑞医药的企业文化、研发能力都是一样的,但市值只有一千多亿,便宜很多。其次,我们会买入一些垄断或寡头经营的企业,比如国药控股。

  红学堂:我每次感冒都会吃以岭药业的莲花清瘟,感觉效果非常好。我听说,以岭药业的老板是中科院的院士,我感觉这家公司是不是挺牛的。

 马曼然: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以岭药业是唯一做的最专注最好的。以岭药业致力于现代中药,这条路很难走,但也值得期待,其他公司都是以传统中药为主。当时我们看好它主要是基于估值低,不过以岭药业所在的赛道是感冒领域,竞争会激烈一些。这家公司是学术派风格,业绩长期看会比较稳健。

 红学堂:马老师,请问马应龙的“瞳话”发展得如何,有复制当年云南白药牙膏的可能吗?马应龙历史上也是做眼药的,后来阴错阳差做了痔疮膏,如果现在围绕眼睛做文章,公司能变得更大更强吗?

 马曼然:药企转型做日化的成功概率很低的,美国有一家强生,中国有一家白药,可以主业做药,兼顾日化。做药和日化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销售研发都是完全有区别的,就像人的左右脑,同时发达太难了。这几年,同仁堂和片仔癀都在尝试做日化,但都没做好,片仔癀的牙膏最后还是得借用家化的平台,所以说,马应龙做日化不能说不行,但成功很难,等做起来规模出利润后,再看也不晚。

 红学堂:马老师,在医疗上,中药和西药未来如何定位?谁的市场会更大?

 马曼然:中医药主治未病,重点在于调节微循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包括中药在日化食品方面的应用,这些都是辅助治疗,在理念上本质区别于西医。西医主要是治已病,属于对症治疗,比如糖尿病必须打胰岛素,抗肿瘤需要注射单抗或免疫治疗。未来西药在大病上的创新药的价格会越来越贵,生物药或基因免疫治疗一个疗程几十万上百万的药会越来越普遍,这个领域会产生大牛股。

红学堂:马老师,想请教下A股的同仁堂是否还有投资价值?我很早之前买的同仁堂A股,后来看您介绍才知道同仁堂科技才是更好的选择,还有就是,同仁堂的安宫提价后是否丧失了竞争力?

  马曼然:A股的同仁堂还可以,产品线最好,就是相对个位数的业绩增速来说,30倍市盈率估值高点,不过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后,现在的估值在历史上也是较低水位了。

在解放之前,同仁堂的很多产品都是独家的,解放之后才将产品公开。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等药品别的地方都能生产,也都知道配料配方及怎么生产,同仁堂的优势在于品牌优势,产品并不是唯一的独特的。不过同仁堂的安宫、西黄丸等几大核心药品还是有自己的独家东西的,比如同仁堂的安宫是用天然麝香生产的,国内能用天然麝香生产安宫的只有同仁堂、中新和广誉远,在安宫牛黄丸这个领域,真正有竞争关系的其实也就是这三家企业,竞争并不激烈。此外,虽然中新和广誉远生产出来的安宫牛黄丸同样可以用天然麝香,但价格是远远超过同仁堂用的天然麝香的。同仁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要500多块钱一粒,而中新和广誉远用天然麝香生产的安宫牛黄丸需要1500块钱一粒,所以说,同仁堂在安宫这个领域是有独特优势的,即便提价后依然具备价格优势。

  红学堂:白云山这家企业有王老吉和金戈这样的大单品,也有若干个中药品牌,抗生素业务的市场占比也不错,马老师怎么看待白云山这家企业?

  馬曼然:拳头产品王老吉和金戈的前景我看不透,不好评估,所以暂时就没投白云山。

猜你喜欢
片仔癀同仁堂麝香
谁在炒作片仔癀?
谁在炒作片仔癀?
老字号乱局:你用的是哪个“同仁堂”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以科技和市场创新引领,片仔癀获得高质量增长
百年风雨同仁堂
仁心卓越
麝香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