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流媒体看疫情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舆论功能

2020-02-04 07:41成婕妤张文慧郭雪菲
银幕内外 2020年9期

成婕妤 张文慧 郭雪菲

摘要:本文拟从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外的新闻报道,根据模糊限制语的作用以及不同国家新闻所表达的态度,分析此次新冠疫情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舆论功能,切实为之后研究主流媒体新闻中模糊限制语对舆论的引导力量作出了参照。

关键词:舆论功能;疫情新闻;模糊限制语

一、引言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感染。在2020年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迅速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随着之后疫情在全球开始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感染人数持续上升。疫情的信息发布就显得尤为重要,疫情信息发布得越详细,公众的疑虑就越少。本文以中国清远官方媒体公众号实时公布的数据及发布的新闻,美国、越南等国家对待疫情不同的态度及发布的新闻来探究疫情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舆论功能。

二、国内外疫情新闻报道

这次的新冠疫情从春节开始发生到现在为止,它的特点和情况已十分明显,属于一种爆发性的全球性大劫难(global catastrophe)。然而新冠疫情既不同于外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洪水,海啸等,也不同于内生的突发人为的公共事情件如911事件。它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的,即COVID-19病毒,但其影响的范畴又取決于整个地球的抗疫举措,是由内而外,彼此影响作用的。正是由于如此,它的影响力能够扩至整个地球,持续时间长,且具备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这场疫情防控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对疫情新闻的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国内来看,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战疫,打赢这场战疫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国政府不隐瞒疫情信息,实时公布各项数据,全面透明地抗击疫情,及时回应了大众对新冠疫情的信息需求。这种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向群众提供持续、明晰、重要的信息。实时公布因疫情死亡的人数,感染人数及治愈人数,让老百姓能够安心继续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清远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清远日报”在 1 月 24 日发布有关“新型肺炎”的推文共5次,时间分别为8:08、10:42、15:05、22:38 和 23:52。在科普防疫知识方面,清远官方媒体公众号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样的病毒等报道, 向大众科普了防疫知识,让人们自觉加强隔离和保护。在打击谣言方面,在1月26日,清远的微信群转发清远要封城的谣言后,“清远头条”在当天下午就发布信息《1月27日零时起清远封城,又是假消息》的报道,同时,在本次疫情报道中,清远媒体记者奔赴一线,采写了一些感人故事,生动展示在这场战斗中发生在清远的暖心故事和先进事迹,展现了清远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的责任和担当。比如,“清远日报”报道的《清远男子在医院急诊室前徘徊,突然扔进一神秘包裹》,文章展现了一名男子将自己的一包口罩“扔”在 医院急诊室给医生用。这些及时报道让人们变得不再恐慌,情绪得到稳定。

在国外,疫情爆发地也是十分突然,但是美国等一些国家却进行错误的舆论引导及不公开疫情的最新信息,当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尔再次警告特朗普有可能暴发疫情。《纽约时报》称,特朗普当时正乘坐“空军一号”前往参加一个竞选集会,他不予理会,称其危言耸听。“Azar, the health secretary, again warns Trump about the looming threat. Taking Azars call aboard Air Force One en route to a campaign rally, Trump dismisses him as “alarmist”, the New York Times reported.”这便给了百姓们一个错误的舆论引导,让人们并没有对新冠疫情重视起来。并且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报道:“The number of coronavirus infections in many pa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more than 10 times higher than the reported rate,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on Friday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据美国相关媒体解释是因为目前美国的各个州的检测都是独立的,各个州的检测人数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检测状况。这番言论并不能让民众们信服,始终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责备它的不作为的工作态度,称这是为了保证特朗普政府的权威而“隐瞒信息”。还有部分民众提出了疑问,表示“如果是因为各个州分开检测的原因导致不能实时公布数据的话,那为什么各州的报告也不展示出来呢?另外,难道全国联邦政府连加减法都不会做吗?这甚至连乘除法都不用!” 更有民主党议员直接致信表示“美国人民应该得到答案”。这样模糊的信息公示让老百姓们感受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对生活安全保障失去了信心,甚至可能会导致美国陷入动荡。反观越南,作为一个医护资源都不是很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它可以快速且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爆发。越南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所做出的的行为和努力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扬甚至被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为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表率。而它之所以在疫情爆发后迅速控制住了局面,就是由于越南政府能及时发现危机并迅速找出应对措施,实行每天的公布机制。同时越南政府灵活运用社交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普及宣传,随时更新疫情信息如感染人数等和疫情防控所采取的方法,对谣言的传播执行快准狠的打击,有系统地搜集信息以及尽可能早地锁定疑似疫区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待疫情的不同重视程度和处理方式也反作用于对疫情的防控程度。

三、模糊限制语的舆论功能

新闻的舆论功能是巨大的。主流媒体凭借其自身内部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以及广泛的传播,更是受到广泛群众的信任,主流媒体报道的新闻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引导大众的舆论氛围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爆发,正在人民恐慌焦急之际,人民日报一则新闻顿时为人们带来了“希望”。On Jan 31,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and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both subsidiari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leased research results showing that Shuanghuanglian, a formula comprising herbal extracts, can inhibit the virus. This over-thecounter herbal remedy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a cold, cough, fever and sore throat.月31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此消息一出,全网沸腾,甚至不顾交叉感染的风险,纷纷出门或网购大量购买囤积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瞬间成为了民众的“救命药水”,各大药店经销商也顺势赚取了一波销量。然而民众和主流媒体都没有预料的是,这则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竟能引起如此大的风波。在“疯抢”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各大主流媒体和一些网络媒体就发文提醒大家:“抑制”并不等于“预防”或“治疗”。原本媒体新闻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抑制”是保证新闻和事实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向外界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的新进展,借此鼓舞居家民众的信心。却不想一句新闻竟引起社会舆论和大众行为的盲目从众和冲动,对于疫情的防控工作甚至有些好心帮了倒忙。

有数据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导致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引发公众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当这些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阈值时,会影响人体健康,而这个影响并不压于疾病对人体的影响。在采取区域封闭管理措施后,人们居家隔离,对于疫情的进展情况大多是通过新闻获取。缺少了娱乐消时项目,居家的人们更加关注新闻内容。于是新闻中对疫情如何报道,会对民众产生更加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影响。自2019年底“不明原因肺炎”由武汉卫健委公开以来,病毒是否人传人的答案一直模糊。这些模糊限制语虽然保护了媒体自身免受责任,保证新闻的严谨性,但是也导致民众对疫情了解的片面化、不充分性,加剧了民众焦虑、恐惧的心理,并不利于之后疫情信息的传播和防控。也由于对疫情报道的模糊性,使得不少民众受到虚假谣言的引导,相信一些如“小磨香油能防病毒”的错误言论。再如“新冠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能达24天”新闻一经报道,再次引发“恐慌”。其背后部分媒体的过分解读,模糊限制语被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曲解,导致公众应激心理加剧,更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社会行为趋于负面化。

新闻舆论工作是定国安邦的大事。主流媒体承担着传播国家大事的重要任务,具有政治性和权威性。中国不仅成功地将国内疫情有效预防控制住,也向全世界提供中国智慧。据CHINA DAILY 报道”Most of China has had very few cases, and of course there are over 1.4 billion Chinese on the planet; so even these numbers are not so large.”此则新闻中模糊限制语few,over,large并没有明确说明中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但是完整清晰地说明了中国抗疫防疫的工作成效,传达出事件的本身含义。这中模糊性和对比性确会鼓舞广大人民对中国战胜疫情的信心,引领社会风气和精神气。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根据世卫组织的分析,中国采取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传播”。此则新闻中模糊限制语指明了中国做法受到了世卫组织的赞赏,更是起到展现形象、树立起积极高尚的旗帜,引领社会风尚,引导社会舆论向好发展。新闻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联系,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万万不可小觑新闻中模糊限制语对舆论的引导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期间,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新闻中是必不可少的,使用也是及其广泛的,是顺应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会导致公众对于新闻的看法不同,就会起到不同的舆论引导作用,带来不一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雷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清远官方媒体公众号有关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思考[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2] 陈泫邑.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用功能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20(11).

[3] 李幼东,芦红燕,张素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当事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01).

基金项目:本文受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022514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