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特点分析研究

2020-02-04 07:41任英杰
银幕内外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特点互联网

任英杰

摘要:自从上个世纪末,伴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其影响力波及到了整个现代化社会,而文学的形态与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一跃成为在国内影响力甚至超越传统文学的后起之秀。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学;特点

一、网络文学的创作门槛偏低

相比起传统文学,创作门槛低是网络文学的一大重要特征,这是由网络文学的传播媒体互联网自身去中心化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每一次新媒体的变革意味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因为对媒介资源的垄断意外着对信息乃至统治权力的垄断。回顾历史,部落、氏族时代的祭祀阶层;封建时代的神权阶层皆是如此;直到近代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部分地解除了对统治阶层信息的垄断,使普通大众拥有自由接受信息的权利。然而,传播信息的权力,即话语权依然掌握在所谓社会精英阶层手中。因此文学创作也自有其政治职能,只有符合社会主流审美观的文学作品才能获得发表出版机会。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作主体,大量的公众互联网平台也使的文字在网络上的创作以及传播的成本降低至近乎为零。

因此,有学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具有着神性一一仪式化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无疑是与传统社会金字塔型甚至垂直型的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息息相通的。传统文学作为一种“权力话语”显然具有强烈的权力意味和精英色彩”。但是“网络文学则倡导共享,网络结构的空前开放性和去中心性,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文化理念”。

以国内人气最高的起点中文网为例,网友只需注册一个帐号,就能在网站上自由发表自己的小说;写小说不再是文学家、作家们的专属工作,一个没有接受过传统写作训练的人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小说。例如近几年异常火爆的小说《盗墓笔记》,其作者徐磊在创作初期只是在百度贴吧上匿名以连载故事帖形式发表,在贴吧上聚集了部分读者人气后其才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注册帐号进行连载创作。而他在创作《盗墓笔记》之前的职业并非作家,而是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再例如《武侠从牛A到牛C》这本有现代武侠解构主义之风的作者“大脸撑在小胸上”并不具备中文专业背景,很多读者都知道其实她是气象学专业的博士后。

网络文学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创作门槛,直接的结果就是刺激了很多非专业人士的创作欲望,更大大地丰富了市场上的文学作品的数量与种类。很多的文学作品如果按照传统的出版发行流程,仅题材的审核这一关就过不了。以《盗墓笔记》为例,它不仅在题材上宣扬盗墓;在故事内容上加入了大量恐怖、灵异、神怪元素;并且在后期故事中加入了涉及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虚构情节,这种类型的小说如果不是以网络小说的形式推出,而走传统出版发行流程,按照中国传统出版业对文学作品意识形态以及内涵调性的把关标准,是根本不可能通过出版审查的,或者即使通过了审查,也必定要在情节内容上作大幅度的删改,不仅会耽误大量花在出版流程上的时间,而且情节内容的大幅度删改极有可能导致原作面目全非。事实上,在2007年,由起点中文网通过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将《盗墓笔记一》转为实体书出版时,就在出版审查时遭遇到上述情况,只不过凭借《盗墓笔记》小说在网络上积累的人气,加上起点中文网在出版业内的影响力,才使得小说得以通

过审查顺利出版。可以说要是没有网络小说平台创作门槛低的特性,就不会有红极一时的《盗墓笔记》。

二、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一大特色就是模糊了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的严格定位,让传统媒介时代单向的“传一受”关系变成了互动关系。使得传播层面上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对于信息处于一种相互交流与共享的状态,这一特点折射在网络文学上,就呈现出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强烈的互动性。网络文学的读者对于作品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在很多时候充当了作品的传播者、甚至可以影响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一点对于传统文学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朱立元、李钧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中曾提到,“一个文本潜在地能够有若干不同的实现,阅读决不可穷尽这全部的潜能,因为每一个个别的读者将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填补空白,所以就排除了其他各种可能性;当他阅读时,他将作出他自己如何填补空白的决定,就在这个行为中阅读的动力学得以展开。读者通过作出其决定,悄悄地承认了本文的不可穷尽性;同时,又正是这种不可穷尽性迫使他作出自己的决定。对于‘传统的本文,这个过程或多或少是无意识的,但现代的本文完全有意地利用这个过程。”也即是在传统文学中,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作者所呈现给他的部分,再加上个别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空白的排他吐填充,使得作品失去了发挥其他潜力的可能性。

但是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就完全不同。作者在互联网上进行创作,并将作品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读者在第一时间阅读到作品之后会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作品,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在读者可以将自己的解读结果以评论或者意见的方式即时反馈到网络平台上。于是在整个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受众(读者)与传播者(作者)的身份已不再重要,互动性被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而正是因为互联网媒体平台去中心化的传播特性,使得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在文本上以作者为中心的模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空白”的行为实现了与作者的互动。

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不但会造成网络文学在文本意义层面的自由解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会实实在在地影响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创作流程。在传统小说创作之前,作家需要对小说进行整体构思与计划,对其作品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可以说在正式动笔之前,故事大致脉络就已经了然于胸了。然而大多数网络小说的创作之前却没有这种过程,在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众多文学网站上,网络小说几乎都是分章节连载更新。每个章节一般几千字,作者完成一个章节后将其发表到网站上,读者会根据本章故事情节内容给出评价或者建议。作者往往会参考读者的评价建议设计后期故事剧情走向。而文学网站上的VIP付费阅读的商业运作模式更是将这种互动性推进到极致。在付费阅读商业运作模式下,读者对网络文学的点击与阅读购买代表着作者的收入来源,因此一个作品的网络人气代表着支持创作者继续创作的物质与精神动力。在这个大背景下,受众的反馈对创作者来说顯得尤为重要。起点中文网的主力作家猫腻,在回顾自己创作其成名作《庆余年》时,曾经谈到在创作过程中,一些读者的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他在之前故事中埋下的伏笔猜测到后续情节的发展,甚至提出比他自己的构想更加精彩的剧情。当这些猜测构想以书评、意见形式反馈到他面前时,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写作压力,他甚至不得不采用部分读者的创意,从而改变故事原本的走向。再以《盗墓笔记》为例,在作者南派三叔最初的创作思路中,是以古董店老板吴邪无意中得到其爷爷遗留下来的一本盗墓笔记为故事开端,讲述吴邪通过一次次诡异盗墓经历逐渐成长的过程。吴邪是故事绝对男主角,甚至故事本身也是以吴邪的第一人称视觉展开,但是作品在网络上连载过程中,由于第二号男主角张起灵在网友之中人气更高。受到网友反馈意见的影响,南派三叔在之后剧情中逐渐增加张起灵的戏份,使其在故事中的影响力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主角吴邪。而可以称之为故事女主角的重要人物阿宁,由于其人物性格设定不讨网友喜欢,所以受到网友意见影响,南派三叔故事发展过程中不断减少她的出场机会,甚至在剧情发展过半之后,直接安排阿宁在盗墓过程中丧生,让《盗墓笔记》变成了一部没有女主角的小说。由此可见,在整个网络文学创作流程中,对作品内容、甚至作品生命起决定性作用的创作因素已从传统文学中的创作主体向受众倾斜。读者以评论、点击、购买的方式参与网络文学的共同创作,这样的创作模式也使得网络小说具有另外民间自由化、去精英化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党跃臣,曹树人.网络出版知识产权导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马立新,邓树强.中国网络文学概论[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特点互联网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