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音乐现状及发展路径

2020-02-04 07:41熊琴
银幕内外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多元化

摘要:传统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无需过多在乎语言,从旋律中便能感受到所传递的情感。如今,随着全球文化的相互交融,不同类型的音乐接踵而至,大众的选择也更加广泛。但是,作为我国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音乐,却被流行音乐的浪潮逐渐淹没。与此同时,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民俗活动日趋减少,传统音乐的展示空间也随之减少,受众人群断层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传统音乐逐渐没落。因此本文从我国传统音乐现状着手分析,对其发展路径的研究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为推动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传统音乐;受众人群;多元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灿烂的历史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传统音乐作为民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各民族与地区间的文化内涵。

一、传统音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

(一)现代音乐种类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間的交流也日益紧密,多领域都进行了相互融合,其中当然也包括音乐。我们经常能在街边听到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同时国内音乐也会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曲调,因此,不止是外来音乐的流入,本国音乐更是十分重视与其的交融。并且流行音乐不止曲调明快受欢迎,它的优势还在于入门简单便捷,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潮流。

除此之外,国内各大流行音乐节目层出不穷,不仅有音乐鉴赏,同时有歌手选拔类,可见各大平台对流行音乐的重视程度,在当下以年轻人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可谓给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平台,相比之下,这使得传统音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并且当今社会,人们的娱乐方式及视听欣赏方式发生了改变,电视、电影及KTV等成了娱乐休闲的主流方式。而很多代表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却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很多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都正在不断消失,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从上世纪末开始,传统音乐就一直处于持续衰落状态,生存空间不断萎缩,很多乐器、剧种甚至都已失传。

(二)受众人群单一化

传统音乐分为传统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以及一些综合性作品。大多采用地方小调,声乐作品则配以地方方言。传播受方言的限制,小范围传唱。

根据市场对消费者的调查,喜欢传统音乐,并对其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观众,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的人群,但是这部分消费者并不是市场消费的主流群体,也并不能对传统音乐起到较大的促进于推广作用,所以不管是与传统音乐有关的电视节目还是在各大剧院剧场的节目,观众的上座率都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有些剧场的上座率仅在两三成左右,难以支撑剧院的日常开支。

除此之外,目前很多传统音乐剧团仍旧按照先前的制度与发展规划,并没有及时的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也没有思考过是否要与其他符合当前潮流的音乐进行相互融合,从而导致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方向,以我国的国粹“京剧”为例,既为国粹,应当是人们喜闻乐见,大街小巷遍闻其音。在曾经戏曲流行的黄金时代也的确出现过这样的盛况,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大街小巷充斥的全都是流行音乐。虽然国家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要求保护、传承和发展,京剧却依然只是勉强维持生命。至于昆曲及其他剧种等,更是“难入寻常百姓家”。各剧种唱来唱去就那几个老段子,各种民族乐器二胡、唢呐等一代又一代老师教的就那几首老曲子,其生存价值也只能体现于部分老年人群,在老段子里回忆回忆他们的青春,缺乏时代的新鲜感,缺乏新鲜的血液。制度的老化再加上创新的不足,让传统音乐渐渐的在市场中销声匿迹。

外来文化的冲击,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震撼的视听效果、超强的演出团体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社会节奏如此快的今天,各种各样有特点的文化艺术不断对市场进行着冲击,抢占着市场的份额,同时也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如今,艺术市场早已被分为了若干部分,并且传统音乐所占据的“蛋糕”也越来越小,无论是典雅高贵的芭蕾还是优美抒情的歌剧,亦或是真实的话剧都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

因此,针对目前的现状及困境,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二、传统音乐的发展路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了解历史,走进历史,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消费者从心底里认同传统音乐。

(一)传统音乐进校园

从小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让传统音乐跟随传统文化一同进校园。大多数孩子对自己家乡、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了解甚少。我们可以先从本地区的传统音乐着手,通过传统音乐进校园的方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开展一系列的传统音乐专题学习活动。开展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展演类、讲座、传统音乐小课堂、实践活动等等。

(二)注重创新

传统音乐走向国际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将其推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可,才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因此在传统音乐的编排中,可以适当的与国际音乐进行融合,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同时又符合了当下的潮流,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国内也涌现出了许多新式传统乐团,他们以时尚的造型、富有激情的站立式演奏、在传统乐曲当中融入现代性和世界性的编曲、声光电多媒体手段下绚丽梦幻的现场视觉效果以及整体的恢宏场面诠释了全新的传统音乐。传统音乐演出模式的创新能为其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将传统音乐改造成能与当代人视听享受相符合的形式,就能更好的被大众所接受,从而能更好地将传统音乐推向市场,进行世界市场的检验。

三、结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不仅表明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要适当的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与改变,才能更好的立足于世界之林。如今现代社会已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我们既要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又要不断努力探索,打开传统音乐的大门,将传统音乐推向世界舞台。

作者简介:熊琴(1986—),女,江西南昌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土与洋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