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区堇菜属植物叶表皮结构研究

2020-02-04 07:59庄达彬司雯张彦文赵骥民
种子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辽东研究

庄达彬 司雯 张彦文 赵骥民

摘    要:针对15种堇菜属植物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表皮毛密度和长度等微形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表皮微形态结构在该属种间分类的意义。结果显示:堇菜属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气孔主要为不等型,上表皮气孔密度小、下表皮气孔密度大;其中,堇菜上表皮气孔密度最高达到65.00个/mm2,毛柄堇菜下表皮气孔密度最高达到325.83个/mm2;气孔长宽比显示,堇菜属植物均为横列型气孔,紫花地丁的上表皮气孔长宽比最大,大叶堇菜下表皮气孔长宽比最大。而在表皮毛密度和毛长度方面,东北堇菜、毛柄堇菜没有或稀有表皮毛,紫花地丁上表皮没有表皮毛,维西堇菜、南山堇菜、东方堇菜下表皮不具表皮毛,其余植物上、下表皮均具有表皮毛且长度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辽东;堇菜屬;植物叶表皮结构;研究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3-0025-03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志码: B

堇菜属是林奈于1753年以香堇菜(Viola odorata L.)为模式种而建立,是一种堇菜科、堇菜属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直立或匍匐地上茎。两性花,呈两侧分布。堇菜属植物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形态类似显著的特点,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0余种,《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产有111种,《东北植物检索表》中记载东北42种、1变种及4变型,《辽宁植物志》中记载辽宁已知约31种、5变型[1-3],其中辽东是我国东北部地区堇菜属植物分布的中心。堇菜属植物大部分是具有二态混合交配系统的植物,由开花受精花(chasmogamous,CH)和闭花受精花(cleistogamous,CL)构成,春季先出现开花受精花,夏秋季出现闭花受精花。

堇菜属是一个形态相似性较强的属,许多种之间不易辨别,在1993年国内便有学者针对区域性堇菜的种及亚种进行研究[4]。随着对堇菜属植物利用价值的开发,近年来针对其做形态学研究的文献日益丰富。杜倩倩等研究了9种堇菜属植物的显微形态及其药用价值[5];王晓丹等分析了南京堇菜属植物资源状况和园林应用价值[6];杨姗姗等从生物技术的应用层面,分析了堇菜属植物具有的药用及园林价值[7];在形态学研究方面,翟强等分析了辽宁主要的堇菜属植物,得出几种堇菜属植物气孔类型不规则、形态与表皮细胞存在一定差异的结论[8];王旭红等针对南京地区6种堇菜属植物叶表皮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得出了紫花堇菜、毛果堇菜、心叶堇菜、蔓茎堇菜等上、下表皮细胞结构及气孔分布情况[9];柏景珊等分析了14种堇菜属植物下表皮显微形态,表明了不同堇菜的显微形态存在明显差异[10]。虽然目前相关研究较多,但针对特定区域堇菜属植物的具体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能够进一步弥补堇菜属植物叶表皮形态结构研究的不足,为堇菜属植物的分类提供更多证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堇菜属植物的试验材料均采集于辽东山区,共计15种,分别隶属于堇菜属的2个亚属,其中须毛柱头堇菜亚属1种,其他均属于堇菜亚属。参照《中国植物志》《辽宁植物志》及《丹东地区的生物多样性》[11]等,对种名进行了鉴定,物种名称及采集地见表1 [12]。

1.2   研究方法

采集15种堇菜属植物的新鲜叶片,分别取3个叶片带回实验室,用清水冲洗干净,采用指甲油涂抹撕取法,撕取其上、下表皮。

1.2.1   植物叶气孔装片制取

使用不含色彩的透明指甲油,利于镜检材料透光。取植物叶片将指甲油均匀涂抹于取材部位上,使其自然晾干3~8 min(受风、光照等影响,晾干所需时间不等),等指甲油涂抹层干燥出现离口时,用镊子夹住离口处撕下已干的指甲油涂抹层,或用镊子小心地撕出离口,再从离口处撕取叶表皮,将指甲油涂抹层与叶片接触的一面,展在滴有均匀KI液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解剖针的钝端或手指端遮上滤纸轻压盖玻片,使有气孔的指甲油涂抹层平展在KI液层,并将气泡挤压出盖玻片,用滤纸吸干周围KI液,即完成临时装片[13]。在显微镜下观察15种堇菜属植物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表皮毛及叶表皮形态并记录统计,所有观察结果均采用BA410E显微镜观察,用moticam 2506照相。

1.2.2   镜检观察

(1)使用40倍物镜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每个叶片的上、下表皮随机选取10个不同的视野,上、下表皮各30个视野,统计气孔数。

计算植物上、下表皮气孔密度的公式是:气孔密度=视野气孔平均数/视野面积。用以测量视野中的气孔长度(L)和宽度(W),计算植物上、下表皮气孔长宽比。

(2)使用10倍物镜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每个叶片的上、下表皮随机选取10个不同的视野,上、下表皮各30个视野,统计表皮毛数。

计算植物上、下表皮的表皮毛密度的公式是:表皮毛密度=视野表皮毛平均数/视野面积。用以测量视野中的表皮毛长度,计算后得出一个种类的表皮毛长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堇菜属植物气孔密度

由表2、图1可知,15种堇菜属植物的下表皮气孔密度都大于上表皮气孔密度,其中堇菜上表皮气孔密度最大,达到65.00个/mm2;东方堇菜、凤凰堇菜、鸡腿堇菜、南山堇菜、毛柄堇菜的上表皮可能不具有气孔分布;毛柄堇菜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最大,为325.83个/mm2;凤凰堇菜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最小,为80.00个/mm2,整体气孔分布稀疏。

堇菜属植物的上表皮气孔密度小或无气孔、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大,不同种间也存在差异,说明不同种堇菜在叶表皮显微结构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从图1可以清晰看到,堇菜属植物上、下表皮气孔分布的差异,该结果对堇菜属植物的分类和区分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2  气孔长宽比数据及表皮毛密度

由表2堇菜属植物上、下表皮气孔密度、长宽比和表皮毛密度、长度数据可知:①气孔长宽比数据显示,其上、下表皮气孔均为横列型椭圆形气孔,紫花地丁上表皮气孔长宽比最大,达到4.03;大叶堇菜下表皮长宽比最大,为2.63;上表皮最小的为堇菜,仅2.29;下表皮气孔长宽比最小的为毛柄堇菜,仅2.08;下表皮的气孔长宽比较为接近。②表皮毛密度方面,除东北堇菜和毛柄堇菜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紫花地丁上表皮没有发现表皮毛,维西堇菜、东方堇菜、南山堇菜下表皮无表皮毛外,其余种上、下表皮均具有表皮毛;斑叶堇菜的上、下表皮毛密度均最大,分别是0.22根/mm2、6.12根/mm2。③表皮毛长度不一,凤凰堇菜的上、下表皮毛长度均最长,分别为579.12μm、465.95μm。同一种间的表皮毛长度差异不是很明显,不同种间的差异较大。

3   讨论与结论

叶片作为植物体最重要的营养器官,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与植物抗旱性密切相关,易受到水热等微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14]。叶既是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场所,也是呼吸器官;叶的表皮具较多气孔,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水汽蒸腾的通道。不同植物的气孔数、形态结构和分布有差异。本试验中观察的15种堇菜叶表皮结构呈现多样化,气孔密度差异明显且形态各异,有的不具备表皮毛,有的只有上表皮毛、无下表皮毛。

堇菜亚属种类多、结构变化大,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可以为属种间的分类提供依据[15]。本研究中涉及堇菜属2个亚属7个组。为进一步识别和认知堇菜属植物提供了一定的参照资料,对其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和表皮毛进行研究,对于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堇菜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上、下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气孔和表皮毛特征,筛选出适合园林领域应用的抗旱性植物。

参考文献:

[ 1 ] 王庆瑞.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 2 ] 李骥云.东北植物检索表(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3 ] 辽宁省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草本植物志:第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 4 ] 黄勇,陈汉斌.山东堇菜属(Viola)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分类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8(3):78-82.

[ 5 ] 杜倩倩,陆耕宇,齐娟娟,等.堇菜属植物的药用历史和品种考证[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38(2):60-65.

[ 6 ] 王晓丹,田如男.南京堇菜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33(4):38-42.

[ 7 ] 杨姗姗,明晓,朱蕊蕊,等.堇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9(11):114-117.

[ 8 ] 翟强,曲波,苗青,等.辽宁省几种堇菜属植物叶形态解剖结构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5(6):14-15.

[ 9 ] 王旭红,秦民坚,吴永强.南京地区6种堇菜属植物叶表皮的显微结构比较[J].中药材,2003(10):706-709.

[ 10 ] 柏景珊,南春松.堇菜属植物叶片下表皮微形態特征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7,46(5):12-16.

[ 11 ] 张彦文.丹东地区的生物多样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 12 ] 孙雪芹,刘玫,孙天航,等.东北堇菜属植物叶形态结构的研究及其分类学价值的探讨[J].草业学报,2014,23(2):223-234.

[ 13 ] 刘明智,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潘晓玲.指甲油涂抹撕取法制取植物叶气孔装片[J].生物学通报,2005(10):44.

[ 14 ] 马红英,吕小旭,计雅男,等.17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1):340-346,352.

[ 15 ] 李巧峡,黄小霞,陈纹,等.紫花地丁两型花相互转变过程中花部形态结构的变化式样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17,41(11):1190-1198.

猜你喜欢
辽东研究
心向辽东
略论明末辽东地区战争中后金军进攻时间
蝉诉
公司研究
辽东公孙氏政权的兴亡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明人马文升镇抚辽东诗作略论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