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良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

2020-02-04 07:59张娟娟
种子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花椒栽培技术

张娟娟

摘    要:甘肃省临夏县的花椒栽培历史已有1 300多年,至今,临夏县的花椒栽培面积已达到2万hm2,产量达到2 000 t,产值达到1.41亿元,花椒栽培区域涉及莲花镇、南塬乡、坡头乡、河西乡等多个乡镇(村),花椒产品远销河南、四川、山东、广东等省,在当地,近40万人口依靠花椒种植实现脱贫致富。基于此,对甘肃省临夏县花椒良种选择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花椒栽培过程中的选种、挖栽植穴、浇水、整枝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花椒;良种选择;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3-0041-02       中图分类号: S573.9       文献标志码: B

花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香料之一,甘肃省是我国花椒种植大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对花椒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结合当地花椒栽培与种植的具体情况,做好良种选择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甘肃省花椒种植的品质和产量[1]。

1   花椒良种选择

花椒属于芸香科花椒属,在甘肃省临夏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随着花椒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花椒育种水平滞后,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种植需求。为了改变甘肃地区花椒种植的现状,农户应主动了解适应甘肃地区的主要栽培品种、早期栽培品种、常见野生及变异品种,并根据具体需求实现科学引种,根据区域情况引进不同品种。由于甘肃省临夏县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干旱地区,因此要优先选择耐干旱贫瘠土地的刺花椒、高产稳定的大红袍(秦安1号),或大油椒、豆椒、九叶青花椒等[2]。

采用嫁接技术手段选育花椒良种,是保障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品种试验规范要求,将花椒品种接穗在不同花椒砧木上进行嫁接对比,进行优良性状的观测,开展良种培育和选育工作,选育出抗旱耐涝、优质高产、无刺的适生花椒良种,并使其适用于花椒芽菜生产。此外,还要以试验示范引领品种更新优化,促进甘肃地区花椒产业的提质增效和高速发展。

2   花椒栽培技术

2.1   挖栽植穴

每年8—9月适宜栽种花椒,在种植前,根据花椒树根系分布浅、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可以选择黏性小、黏土少、土层厚、地势高的非风口或山顶区域种植。

在已经完成整地的栽植区域,根据栽植地点确保土壤保水量,依据行距230.0 cm、株距160.0 cm的标准,挖设直径30.0 cm、深30.0 cm的栽植穴,为保证产量稳定,还需在穴内距离中心50.0 cm的位置,施加25.0 kg以上、50.0 kg以下绿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之后按每667 m2施入2 000 kg腐熟农家肥,条播花椒种子。

春季出苗后,在3叶期开始间苗,5~6叶期应保持株距2 cm以上,并追施1次氮肥提苗;5—6月追施三元复合肥1~2次,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木质化程度。随后,于5月下旬围绕主干开挖环形沟,半径为60.0 cm,深度为20.0 cm,均匀撒入80.0 kg磷酸二铵、尿素等速效化肥后覆土,达到促进1~10龄幼树生长的目的。

2.2   定植浇水

定植时,农户需于栽植穴中央,依据主干直立、根系舒展的原则,进行苗木竖立。同时在苗木根系周边匀称填埋熟土。之后于苗木盘表面进行生土的密实覆盖、分层踩踏,以保证根系与土壤直接全面接触。

定植作业结束后,农户应第一时间进行充足的水分浇灌,在水分渗入根系后,覆盖一层细密的土壤。除此之外,由于甘肃临夏地区春旱发生较频繁,为了给花椒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应于5月中下旬追肥后,依据水位低于主干基部10.0 cm标准进行1次春灌。同时,在漫长的冬季,为了降低次年的病虫害发生率及晚霜病害,应于当年11月、土壤临冻前期,依据不浸泡主干基部的标准进行1次冬灌。还要注意,在花椒坐果后也要进行1次灌溉,以便为果实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3   定干覆膜

浇水作业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定干,将花椒树主干修剪至长垄凸半球形顶部或背部最高位置,使苗木主干保持在40.0 cm以上、60.0 cm以下。定干后,鉴于土壤温度对花椒栽培成活率的影响较大,还应及时进行覆膜,为花椒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花椒定植的成活率,需要将地膜裁剪成方形,宽度和长度均为70.0 cm,之后在方形地膜的中心栽植苗木主干,并在地膜周边和主干穿越孔的位置覆盖细土。

在花椒颜色逐步演变为鲜艳、有光泽的红色,且存在裂开迹象、可闻到花椒麻香味时,就应及时进行花椒采收。采收完毕后,选择晴朗天气暴晒3 h,将种子分出,即可进行销售或存储。

3   花椒栽培管理

3.1   整枝修剪

在花椒栽植后的1~4年,栽培户应根据骨架培养和树形修剪要求,进行适当整形。一般定植第1年,要将花椒树木主干40.0 cm以上位置完全剪除,并于剪口下方留设5个以上、8个以下饱满的芽;在定植第2年,要以主干萌发侧枝为对象,根据不同方位,保留3个以上、5个以下健康、壮实枝条,同时剪除所有细弱枝条、密生枝条、重叠枝条,促使主干均匀有序地分布于30.0 cm形状整理带位置;定植第3年早春萌芽前,应选择主枝距离主干2/3位置,实施短截操作,为一级侧枝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定植第4年早春,依据方向和着生部位合理的原则,进行一级侧枝短截操作,为二级侧枝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对于已结果的花椒树,可以依据树冠通风、透光条件要求,以及丰产和平衡树木生长势头的要求,于早春萌芽时期,剪除全部花椒树木基部的徒长枝条、病弱枝条、虫害枝条、竞争枝条、密生枝条。同时于秋季采收时期,集中疏除和短截衰弱枝条、病虫枝条、干枯枝条。剪枝后,应在主干60 cm位置向外挖设4~6条条形沟,呈放射状,填埋30 kg左右农家肥。

对于萌发新枝能力较弱且结果枝大量死亡的花椒树(25龄以上),应以逐步更新树冠、恢复树木生长势头为原则,利用剪截回缩手段,处理主侧枝先端衰老部分至4~5年生部位。同时,选取剪口下方萌发的、生长势头强的健壮枝条,作为新的侧枝和主枝,于次年短截,获得前期态势良好的结果枝条组合,在新的树冠生长完成后,从基部将老的主枝和主干全部锯除。

3.2   虫害防治

花椒对恶劣环境以及害虫的抵抗力较差,极易因环境变化受到各种虫害的威胁,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在甘肃省临夏县花椒种植过程中,常见虫害为花椒凤蝶、蚜虫、星天牛、花椒窄吉丁等。

(1)花椒凤蝶:主要在第2年4月中下旬为害花椒嫩芽、幼叶,并渗出臭味液体。针对这类害虫,可以利用摇动树冠振落、踩杀或黑光灯诱杀的方式进行捕捉。

(2)蚜虫:主要通过春季、夏季、秋季成群聚集的方式,啃食花椒嫩叶、吸食枝条汁液,致使叶片卷缩,诱发落花落果、不结果或少结果的情况。发生时可以每隔7 d喷施1次500倍洗衣粉液,连续喷施3次,以达到保护草蛉类天敌、降低前期虫害密度的目的;或者直接喷施大功臣等专用化学农药。

(3)星天牛:会在每年6月上旬至8月蛀食木质部,致使枝干风折、枯萎。

花椒窄吉丁:主要在第2年4—6月蛀入木质部,致使营养、水分供应渠道中断,最终导致花椒树死亡。

针对这两种害虫,可以选择树干阻隔法、树干涂泥法、胶疤刮除法、锤击法等方式进行防治。其中,树干阻隔法主要是选择成虫羽化前期,利用农用塑料薄膜、牛皮纸,密实包裹树干下部,抑制成虫产卵;树干涂泥法主要是利用细麦草、黏土和泥浆,均匀涂抹于树干位置,阻止害虫产卵;胶疤刮除法主要是在排出木屑的位置寻找冲孔,集中刮除胶疤并穿入铁丝处理;锤击法主要是选择幼虫刚刚蛀入时,利用锤子、石块等直接将流胶部位的幼虫杀死。

3.3   病害防治

在甘肃省临夏县种植花椒的过程中,煤烟病、黑胫病发生概率较大,对花椒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前者主要为害花椒叶片和树干,通过妨碍花椒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枯萎或减产,可以在7月上旬或8月中下旬,连续喷施2次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连续喷施3次65.0%代森锰锌5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后者主要为害花椒主干致使植株死亡,为降低黑胫病的发生率,除了在花椒定植前用40.0%乙磷铝100倍液、70.0%代森锰锌20倍液浸没树根外,还需要在每年3月底、6月初,用40.0%乙磷铝200倍液、70.0%代森锰锌300倍液进行1次灌根和培土操作,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此外,在爆皮虫发生蔓延的过程中,花椒还会出现一种以为害表皮为主的干腐病,其会导致树干表皮大面积腐烂,抑制养分运输,甚至导致发病枝条、叶片和植株枯亡。

3.4   养根处理

春季采摘结束后,要将花椒苗移栽到大田进行露地养根,以促发生枝;秋季落叶后,可以再次将该花椒苗移栽回大棚,以生产花椒芽菜或出售苗木。

综上所述,甘肅省临夏县是适宜进行花椒栽培的区域,花椒也是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而花椒的良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花椒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在进行花椒栽培时,应摒弃以往仅重视产量而忽视管理的情况,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修剪枝条,以保证花椒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促进临夏县花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康秀芬.甘肃省花椒良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4):92-93.

[ 2 ] 唐金奎.花椒良种化及花椒基地建设措施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83-84.

猜你喜欢
花椒栽培技术
花椒铺就致富路
江津花椒“变身”20余个产品,年产值8亿元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如何识别假花椒?
花椒记
临夏花椒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