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研究

2020-02-04 07:59毛佛有卢杰刘剑丛
种子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技术研究

毛佛有 卢杰 刘剑丛

摘    要: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植物的认识逐步转向观赏型、生态型植物,因此也带动了南蛇藤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在南蛇藤繁育过程中,扦插繁育是重要的繁育手段之一,不仅能够使亲本的优良特性得到有效保留,而且操作非常简便,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优质苗木,为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加大对南蛇藤的应用与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主要探讨和分析了南蛇藤扦插繁育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南蛇藤;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3-0019-02       中图分类号: S793.9       文献标志码: B

南蛇藤又称为南蛇风,属卫矛科、南蛇藤属落叶藤本植物,其姿态非常优美,常常被作为岩壁、墙垣以及棚架的攀缘植物。进入秋季后,南蛇藤叶片会变黄、变红,硕果累累且不断开裂,待果实假种皮露出时颜色鲜红,极具观赏价值。同时,南蛇藤的根、茎、叶都是良好的中药材,解毒消肿、益气活血、镇静安神功效非常显著;在人造棉生产过程中也常选择应用南蛇藤的茎皮纤维,其种子还能生产工业油[1-2]。

在进行南蛇藤繁殖时,主要通过扦插和播种等方式进行。本文主要针对南蛇藤应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后的扦插生根效果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指导南蛇藤繁殖工作的高效开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试验选择小陇山河峪沟林场无病虫害且已开花结果的成年南蛇藤枝条。

1.2   处理方法

1.2.1   采集插穗

2020年6月,在小陇山滩歌林场河峪沟内进行南蛇藤插穗采集。

1.2.2   插穗的处理

完成插穗采集后,按照长10~20 cm、保留2~3个腋芽的标准进行修剪,每捆10根,在清水中浸泡2 h后再在激素中浸泡,分别利用浓度50 mg/L、125 mg/L、200 mg/L的IBA、 ABTI 号生根粉对南蛇藤插穗浸泡10 s。

1.2.3   育苗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且土壤疏松、具有良好排水性的苗圃地进行育苗。

1.2.4   改良土壤

开始播种工作前,按照平、松、匀、细的标准,精细整地。如果土壤为黏土或沙土,则运用施加有机肥和混合客土等形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并施入5%的辛硫磷颗粒2~3 ㎏/667 m2。

1.3   试验设计与调查方法

运用随机区组形式进行2个试验,各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表1),各试验处理中,每个组合90根插穗,进行3次重复。插穗在扦插32 d后,于8月中旬开始大量生根,在各处理组中随机抽取30根插穗进行生根率调查,再随机选取插穗进行根长与根数调查,对组织愈伤情况进行观测。

1.4    插床准备

设置宽0.8 m、深30 cm的苗床,将土壤均匀耙细、整平床面,如需要设计腐殖质混合床,应铲起苗床土层,将下层土壤运出一些,把腐殖质土均匀混合于表层土中,再在苗床上回填土壤,并确保床面的平整性。扦插前2 d用0.3%高锰酸钾进行苗床消毒,同时要保证苗床的湿度合理。制作河沙床的过程中,应铲起苗床中的表层土,将下层土壤运出一些,均匀混合河沙与表层土,并在苗床上回填,确保床面平整,用0.3%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消毒,2 d后便可进行扦插,并对苗床合理补水,增强其湿润度。

1.5   扦插与插后管理

运用直插法进行扦插,扦插过程中保证插条叶片彼此不形成重叠,控制扦插密度,深度應以插穗1/3插入土中为最佳,将插穗周围的基质全部压实并喷透水,保证插穗充分接触基质。合理设置拱棚与遮阳网,科学调节苗床温湿度,确保棚内的湿度处于80%左右,温度控制在25~30 ℃。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蛇藤短枝扦插生根特点及指标测定

试验发现,通过扦插方法繁育南蛇藤,其愈伤组织不是非常发达,皮下生根是其主要生根类型,切口下部1 cm范围是主要的生根部位。对南蛇藤插穗运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出现不同的生根效果。表2对其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侧根数等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2.2   南蛇藤插穗不同处理对其生根率的影响

应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蛇藤插穗进行处理,其生根率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125 mg/L的NAA处理下的插穗生根率更高,达到了87.5%;125 mg/L的IBA、IBT处理下的插穗生根率相对次之,分别为87.5%、86.5%;经200 mg/L的IBA、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为82.8%、83.8%,效果不佳;清水处理的效果最差,为75.2%。

2.3   南蛇藤插穗不同处理对其根数的影响

通过表2可以发现,经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南蛇藤插穗的根数明显增加,通过方差分析F检验得知,经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南蛇藤插穗,插穗根数增加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和对照相比差异比较明显,经200 mg/L的ABT处理的插穗效果最佳,平均生根数达到67.6条,超过对照17.3倍;经50 mg/L的NAA处理的插穗效果最差,平均生根数为37.5条,是对照的9.6倍;清水处理的插穗,平均生根数仅为2.5条。

2.4   南蛇藤插穗不同处理对其根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经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南蛇藤插穗,有的抑制根长,也有的促进根长。通过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经不同处理后,插穗的不定根根长有明显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发现,IAA处理相较于NAA处理根长明显较低,而通过ABT和NAA处理以及IAA、ABT处理,根长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不同浓度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50 mg/L、125 mg/L、250 mg/L处理的插穗,其根长差异明显。

总体而言,在应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过程中,低浓度效果更好、高浓度相对次之。经50 mg/L的NAA处理,南蛇藤插穗的平均根长达到8.31 cm,超过对照1.257倍;经200 mg/L的IBA处理的效果不佳,有抑制根长的作用,南蛇藤插穗的平均根达到3.15 cm,超过对照0.59倍;清水处理的南蛇藤插穗的平均根長为2.13 cm。

2.5   南蛇藤插穗不同处理对其侧根数的影响

各种激素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而浓度不同的处理间,差异性比较明显。总体而言,高浓度反而会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经200 mg/L的IBA处理的南蛇藤插穗,其侧根数量明显受到抑制,平均侧根数为4.83条,和对照相比少9.59条;经50 mg/L的IBA处理的南蛇藤插穗,其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平均侧根数为12.11条,和对照相较少12.11条,清水处理的平均侧根数为3.72条。

3   结论

经过3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南蛇藤插穗,其插穗间有着显著的生根差异性,生根率都有所提高,但125 mg/L处理下的效果最佳,其次为NAA、IBA和ABT;经过3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插穗的生根数量明显增加,其中,200 mg/L的ABT处理的效果更好。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插穗有增加和抑制两种作用,经过50 mg/L处理后的插穗,其生根长度增加明显,其次为NAA、IBA和ABT。经过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南蛇藤插穗,均出现抑制侧根数的作用,其中50 mg/L的ABT处理的影响最小。

综合分析以上测定值得出试验结果:125 mg/L的NAA处理的南蛇藤插穗,具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对南蛇藤插穗成活以及生长影响较大的因素非常多,本次试验中主要依照激素浓度二因素三水平对南蛇藤插穗生根性进行对比与筛选。但是,对于在各种药剂以及多种浓度中处理南蛇藤插穗的生根影响,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何峰军.南蛇藤育苗和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8(12).

[ 2 ] 郭强铣.南蛇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8).

猜你喜欢
技术研究
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技术
兴义市旱地主要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浅谈机械动态与渐变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