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2020-02-04 07:59孙文科
种子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

孙文科

摘    要:近年来,彭阳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脱贫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按照“中心带园区、带基地,连农户”的总体思路,坚持“科学规划、毗邻连片”和“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效益驱动”相结合的原则,设施农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对彭阳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3-0129-02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1   发展现状

1.1   生产基地稳步拓展

2007年以来,通过集约设施农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彭阳县累计建成设施农业0.4万hm2,其中日光温室0.24万hm2、塑料大棚0.17万hm2,涉及红茹河流域5个乡镇38个行政村,建设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11个0.08万hm2,建成高标准外销蔬菜基地0.02万hm2,创建农业农村部设施蔬菜标准园3个133.3 hm2。全县设施辣椒种植面积0.3万hm2,占蔬菜生产总面积的79%,番茄、菜心等其他蔬菜种植面积0.1万hm2,占蔬菜生产总面积的21%,以辣椒为主的设施农产品年生产能力达25万t,其中辣椒20万t,总产值超5亿元。彭阳县已成功跻身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区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辣椒产区。

1.2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建成标准化蔬菜育苗中心12 hm2,每年统一繁育以辣椒为主的蔬菜种苗约4 000万株,设施农业塑料大棚集中统一供苗率达90%以上;引进宁夏精英众和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夏盈翠园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大型蔬菜生产龙头企业4家,培育蔬菜种植专业化合作组织20多个和蔬菜种植大户1 000多戶,带动全县0.9万农户参与蔬菜产业化经营,基本形成“中心带园区、带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

1.3   技术体系日趋成熟

成立了彭阳县蔬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全县从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达100多名,技术服务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充分利用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人才优势,建立基地与院所合作模式,定期或不定期邀请自治区专家到彭阳县实地指导,形成全过程、全天候技术服务网络,促进产学研联合发展模式深入推进。

2   主要做法及经验

2.1   加强组织领导

彭阳县始终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脱贫富民的头号工程来抓。历届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各项决定部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成立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干部包抓园区建设,促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技术服务团队包抓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骨干包抓生产指导,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三包抓三促进”工作机制,明确职责,靠实责任,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设施农业建设,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2.2   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在重点支持千家万户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通过“集约项目、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区级乃至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实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规模发展;二是在川道区出现用地矛盾时,充分利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温光效应较好的山塬区发展设施农业,推动了设施农业与其他高效农业竞相发展;三是积极引进供港蔬菜供应商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发展供港蔬菜,丰富蔬菜品种,开展“订单”生产,打造了“高原绿色”和“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使彭阳县蔬菜成功打入香港等区外高端蔬菜市场[1]。

2.3   科学规划布局

在对县情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彭阳县设施农业发展规划2014—2020》和《彭阳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确立了以红茹河流域为重点,安家川流域和工矿区为补充的0.7万hm2设施农业产业带;以宁夏标准二代节能日光温室、新型材料日光温室、新型全钢架结构塑料大棚建设为重点,水泥拱架结构塑料大棚为补充的棚型结构模式;以辣椒、番茄、菜心、食用菌、红梅杏为重点的特色产品搭配模式,形成了棚型结构先进、搭配布局合理、产品特色突出、品种适销对路和周年生产、均衡上市、全年增收的产业格局。

2.4   完善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总结推广“合作社+农户” “企业+合作社+农户” “支部+园区+农户” “订单农业” “农超对接”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将小农户与大生产和小商贩与大市场有机地联接起来,调动了各方力量,推动了信息传播、观念转变、技术推广和产品营销,形成了企业、协会带动,市场、效益驱动,农户、协会鼓动的发展氛围。

3   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装备水平普遍偏低

近年来,彭阳县设施农业建设以宁夏标准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和水泥拱架(钢架)结构塑料大棚为主,棚型结构较先进,但日光温室可移动墙体、大跨度结构等新材料、新棚型和新技术更新换代较慢。同时现有日光温室起架低、跨度小,机械化耕作空间小,种植户劳动强度大,且部分温室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改造提升任务重。

3.2   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

由于集中规划建设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水、电、路、管理房、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设仍需大量资金,自治区每年安排的设施农业建设资金仅限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建设及设施改造提升补贴,其他配套设施尚无专项资金支持,基础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3.3   流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冷链物流系统尚不健全,电商网络发育迟缓,产品销售仍停留在简单的分级分拣和相对粗放的包装运输阶段,流通渠道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增值空间狭小;蔬菜产品宣传推介投入资金不足,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配套滞后,全程化跟踪监测功能不全,产品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品牌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3.4   种植户依赖思想较严重

近年来,彭阳县把设施农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战略主导产业来抓,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从不同环节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农户投资为补充的既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种植户依赖政府的惰性思想,如主动投资经营管理意识不强、产业自我发展后劲不足。

4   发展对策及建议

4.1   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设施建设质量标准

一是增加日光温室可移动墙体(新材料)和钢管结构塑料大棚建设比例,改进棚型结构,提高起架、增加跨度,增强设施抗御冷、冻、风、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延长设施使用年限,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有效解放农业劳动力。二是加快日光温室保温被、卷帘机、首部系统、自动温控等现代设施设备配套,全面提高设施环境调控能力。三是积极争取自治区农业财政项目专项补贴资金,加大旧棚改造提升力度,更新设施装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4.2   建立规范化技术模式,全面提高科技支撑服务水平

一是按照不同蔬菜品种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蔬菜种植制度,加快日光温室“十项技术”和塑料大棚“六项技术”推广应用,大幅提高科技推广对蔬菜生产的贡献率。二是持续完善塑料大棚“三茬栽培”模式、推广日光温室生物秸秆反应堆等提升土壤肥力的适用技术,建立健全蔬菜生产轮作倒茬机制。三是探索辣椒—供港蔬菜高效轮作倒茬模式,着力提高设施利用率,丰富蔬菜品种,破解长期困扰和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四是引进推广设施蔬菜专用品种,提高工厂化育苗比例,提升集约化育苗供苗能力。五是进一步完善设施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4.3   健全专业化营销体系,适时构建产品流通新格局

一是借鉴总结彭阳县生态旅游宣传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政务网络、手机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彭阳县发展设施蔬菜的资源禀赋优势、产品质量和基础前景,着力营造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电商网络系统建设,促进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三是加快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蔬菜生产全程跟踪监测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农产品在线化管理,进一步打响“六盘山珍” “彭阳辣椒”等农产品战略品牌。

4.4   实行多元化投资机制,持续加大重点环节支持力度

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冷链体系配套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加快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物质装备配套,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加大县级财政预算投资力度,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着力开展“一县一品”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标准化发展水平。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以种植户投资为主体、政府及社会投资为补充的设施农业投融资机制,重点推进设施农业精准化水肥管理、环境自动调控、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物联网综合应用和设施维修维护等,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敬斐.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简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9(26):96.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