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当“宝贝”

2020-02-06 03:59付郁香
新班主任 2020年1期
关键词:巨婴宝贝长大

付郁香

“谁想当咱班的宝贝?”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这句话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唉!今天好几个孩子忘了带作业。”早上一来,数学老师告状。“昨天再三强调演完节目把演出服脱下来归还,可班上还有好几个孩子带回家了!”音乐老师也来告状。都五年级了,班上总有一些学生今天忘带书,明天忘带竖笛……家长头疼,我也郁闷。

“想个什么办法来帮帮这群孩子呢?”我苦苦思索着。“孩子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也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被别人说成小娃娃,甚至婴儿。我何不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个激将法?”

班会课,我走进教室,微笑着问大家:“你们今年几岁了?”“11岁!”“12岁!”孩子们抢着回答。“哦,都这么大了!”我话锋一转,“可是,我怎么觉得班上有些孩子不像11岁左右的少年,而像——”我故意拉长了声音。“像什么?”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问。

“像巨婴!”有个孩子站起來说:“巨婴,就是巨大的婴儿,虽然人长大了,但是思想和行为仍然停留在婴儿阶段。”“哦,我知道了,就是妈宝男。”“是啃老族!”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那你们想当巨婴宝贝吗?”“不想!”“我可不想,丢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是,我们班许多同学的表现就像巨婴。我宣布——”我郑重其事地说:“从本周起,我们开始评选班上的巨婴宝贝!”“啊?!”同学们大吃一惊,有几个孩子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

我接着引导大家制订“巨婴宝贝”评选标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认为凡是自己的事不操心,要家长或老师多次提醒的行为就得1分。如,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不按时参加清洁值日,不完成作业,上课讲话走神……评价标准定了,我又宣布“奖励”措施,每月评选5名“巨婴宝贝”,按得分从高到低发放“奖状”,由班主任亲自送到家里。

下一节课上,小鑫低着头在下面玩玩具,被我发现。我决定敲山震虎,马上宣布:“恭喜小鑫同学获得巨婴宝贝1分,这么大了还不能管理自己,上课玩玩具。”小鑫的脸红了,立马坐直听讲,再也没玩玩具了。其他同学也引以为戒,不敢分心。那节课的纪律出奇地好。

刚开始,孩子们得分比较多,毕竟很多孩子习惯于依靠家长和老师:路队讲话得1分,忘带作业得1分,忘戴红领巾得1分……得分的孩子往往面红耳赤。毕竟,谁都不愿意得到这个“奖状”啊!

一周结束,我让班长公布“巨婴宝贝”的得分,得分高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得分低的也有一丝羞愧,没有得分的则自豪地抬起了头,似乎在说:“我长大了。”

渐渐地,孩子们在校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得分的同学越来越少。我正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次和一位家长聊天,她说:“这段时间,孩子对于老师要求的事情确实上心多了,可在家里还是事事不操心,天天起床要叫好几遍,衣服乱扔……”我心中又有了一个好主意: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巨婴宝贝”评选中来,从学校走向家庭,甚至逐步走向社会,让孩子们真正长大!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孩子们无论在校还是在家的自理能力都大大增强,家长们也夸自家的宝贝长大了,懂事了!当然,我的“巨婴宝贝”“奖状”再也没有送出去。十月,应大家的一致要求,我们将“巨婴宝贝”评选改成“自立之星”评选,5名同学在大家赞赏的目光中走上了班级领奖台,笑容格外灿烂。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栖凤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巨婴宝贝长大
儿要八旬母陪着看病缘于“巨婴”心理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无处不在的“巨婴”
无处不在的“巨婴”
“神奇”宝贝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
《宝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