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综述

2020-02-11 00:47吴国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观理论政治

李 强,吴国清

(南京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的调研,多次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高校学生勉励奋进,为高等教育发展谋篇布局,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重要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新观点和新要求,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习近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本文通过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一方面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启迪,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和完善提供现实的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的整体状况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度的加强,在学界的相关研究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来看,对该理论的研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研究的作者类别上来看,以高校思政专业的师生为主力军,其中也有不少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对此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大多数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会议上的系列讲话以及相关政策为主的理论研究,主题大都包括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以及当代价值等,也有一些针对性的部门实践研究,如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融入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及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研究等。从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基本上以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为主。

总之,学界对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另一方面,随着党中央对思政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界对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相关研究必定会迎来热潮。

二、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目前,学界对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的研究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渊源,同时又立足于新时代、新变化增添了新的思想和内容。张凯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是其思想基础。[1]牛艺虹认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德育观以及教育思想是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沃土。[2]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从习近平的人生阅历出发,如魏有兴等认为习近平的梁家河知青岁月、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涯以及基层干部的实践经验等都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3]另一方面,杨增岽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是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4]郭瑞认为当今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使我党在意识形态上面临严重的挑战也是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形成的重要背景。[5]

(二)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主要内容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王越认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以及生态文明观教育等。[6]冯刚指出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中蕴涵着明确战略定位、加强理论教育、强化道德实践、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加强党委领导等五个方面。[7]康秀云将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内容体系概括为“一个主题、三个层面、八个论域”[8]。房广顺从“四个融合”出发,强调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9]

(三)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基本原则的研究

当前,学界对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基本原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张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原则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10]贾绘则指出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话中蕴含着实践性、主体性、创新性的三个原则。[11]陈桂花强调了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遵循着实践性、分类性和渗透性原则。[12]

(四)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重要方法的研究

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重要方法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概括。陈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以辩证思维指出了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四个结合”与“四个突出”。[13]侯勇从“三个维度”出发认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实践路径包括宏观上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中观上加强高校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微观上强调多方主体力量协同整合。[14]此外,张智从习近平讲话的比喻语言出发,以“总开关”“钙”“扣子”“空气”和“盐”五喻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潜移默化、脚踏实地、把握时机和分寸。[15]

(五)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当代价值的研究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目前,学界主要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从理论价值上来看,顾海良认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6]张详认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17]从实践价值方面来讲,王东维认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有助于高校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远大理想,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18]贾丽华指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其站位、明确了其目标、规范了其功能、扩展了其内容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19]

三、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背景和视角出发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了积极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首先,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使得人们对该理论背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其次,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发和完善,为后来的相关研究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学术参考。再之,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实践运用进行了一定的针对性分析和有益的探索,使得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有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价值意蕴及其影响进行了准确的定位,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带动了相关研究的热潮。

另一方面,由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内涵丰富、理论深刻,切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学界对此的相关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一,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待创新。从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较为单一和重复,大多是对习近平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相关讲话进行理论分析和文献总结,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和针对性的调研。其二,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当前以单一的背景、内容和价值研究居多,对其特征、逻辑、规律等其他方面的深入考察甚少,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理论专著。其三,跨学科、多视角研究有待扩展。只有跨学科,从多角度出发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好的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纵观当下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教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主,其他学科的涉足却很少。

因此,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研究。第一,加大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系统化、全面化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相关专著,从而在学术界构建一个体系完整的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第二,在研究内容上,既要加大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研究,使得理论研究紧跟时代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研究,如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考察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实践运用情况。第三,加大跨学科,多视角交叉研究,注重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出发来进行相关研究,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从多视角理解、研究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第四,加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精细化、针对化研究,如加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学生群体、课堂教学等多形式的研究,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实践。第五,注重比较研究,不仅要把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相关科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比较研究,也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教育思想开展对比,以促进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的更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观理论政治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