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0-02-12 15:22薛雅晋陈素红梁金仙邵艳玲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血氧血气呼吸机

薛雅晋,刘 娜,陈素红,梁金仙,邵艳玲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内科ICU,北京 10003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现已证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其潜伏期为1 ~ 14 d。发病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血常规正常或异常,白细胞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低,肺CT表现磨玻璃样改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8岁,因“发热2 d余,呼吸困难1 d余”于2020年1月29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科ICU。入院后体温37.7℃,心率77/min,SPO250% ~ 60%,呼吸17次/min,患者无咳嗽,咳痰,有呼吸困难伴神志不清,贫血貌,眼睑膜苍白,呼唤偶能睁眼,瞳孔2 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闻及湿啰音,腹部饱满,按压无痛苦面容。紧急经鼻气管插管,模式:BIPAP,PC 12,PEEP 5,PS 8,Vtactual 350 ~ 450 ml,f/RR 8/12 ~ 18,FiO20.30,经气管吸痰为淡血性黏稠痰。查血化验结果提示: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血红蛋白52g/L,血小板91×109/L,凝血酶原活动度44.7%,凝血酶原时间17.7 s,淋巴细胞绝对值0.45×109/L,尿酸885µmol/L、尿素37.2 mmol/L,钾3.0 mmol/L,D-D二聚体测定8.42 mg/L。血气分析:PaO240 mmHg(1 mmHg=0.133 kPa)。尿量每日约200 ml。插管后行肺部CT检查提示双肺磨玻璃影,留取呼吸道分泌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查初筛阳性,后经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阳性。入院后治疗:美罗培南1 g,1次/8 h;万古霉素0.5 g,1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2片,1次/d;兰索拉唑30 mg,1次/d;人血白蛋白10 g,1次/d;肠内营养粉40 g,1次/d;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经10 d治疗,患者呼吸功能改善,肺CT无明显异常,PCT、CRP逐渐下降,支气管检查分泌物量减少。体温正常3 d后,2020年2月7日、2月8日两次深部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2月10日病情稳定转出ICU病房。

2 护理

2.1 机械通气 1)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低的情况,应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调节呼吸机氧浓度;2)湿化器内湿化液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并观察管道内积水避免其阻塞通路或反流入患者气道;3)严密监测患者通气指标变化,出现呼吸机报警时,应查找报警原因,使各参数协调一致,避免人机对抗[1];4)观察呼吸机是否正常运行,各种设置有无异常,保持管道紧密连接,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

2.2 人工气道 1)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统一次性吸痰管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需要将人工气道予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概率,需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系统,能有效地防止院感发生;2)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需佩戴正压式头套。

2.3 连续性血液净化 1)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需专人负责,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血氧、体温,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多数体温异常,也可通过血滤机调节置换液温度,起到降温或者保温效果;2)监测实验室指标:严格按医嘱采取体外抗凝,密切观察患者凝血情况;上机后1 h从滤器后静脉抽取血气标记为“静脉”,从患者外周动脉抽取血气标记为“动脉”,其后每4 h抽取1次,根据动、静脉血气结果严密监测离子钙和pH数值,调整ACD-A泵速;3)根据该患者每小时出入量做好脱水计划,配合医生达到出入量平衡。对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2]。

2.4 心理护理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需在负压病房进行救治,该病房相对“密闭”,且缺少家属探视,同时医务人员“全副武装”,可能使患者存在恐惧及孤独感,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舒缓患者焦虑、恐惧情绪;2)呼吸机、血滤机、多功能重症监护仪可能存在各种情况报警,这种“交响曲”会造成患者担忧、焦虑,我们需向患者做必要解释,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进展,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

2.5 标本采集 1)采集鼻咽拭子及痰标本时采样人员个人防护装备要求:N95及以上防护口罩、连体防护服、双层乳胶手套、防水靴套、正压头套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2)由于环境温度及佩戴N95口罩的密闭性,会造成护目镜起雾,佩戴多层防护手套易导致操作不便,护理人员需细心谨慎,谨防针刺伤发生;3)留取新冠肺炎患者标本时需在采集管上标明3个红色感叹号,并装入双层密封袋中,送至外走廊集中放置标本处,随即通知检验科。

猜你喜欢
血氧血气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