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描写“演”出情节

2020-02-14 06:03龙点睛
关键词:一连串单人茶汤

龙点睛

【导语】

连动描写,即把短时间内的连续动作描写出来。连动描写适用于写“情节”,能体现动作的速度感和变化感,把情节“演”出动态效果。本期“写作大课堂”栏目,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如何运用连动描写。

【指点迷津】

问:如何才能发挥连动描写的巨大作用呢?

答:下面以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连动描写的层次性

写人记事类的文章常会用连动描写来写活人物、写真事件。“连动”包括“单人连动”和“多人连动”,写作时,应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描写手法。

1.“单人连动”适合描写瞬间动态情节。比如下面这段: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这是《张大力》中的一段。“俯下”“问一问”“撼”“摇动”“握”“挺”“举”,这一连串动作描写,如快镜头一般把张大力不费吹灰之力举起大石锁写得酣畅淋漓。

2.“多人连动”适合描写场景动态情节。比如下面这段:

過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这是《苏七块》中的一段。这段既写了张四前来接骨时的动作,又写了苏七块给张四接骨时的一连串娴熟的动作,多人连动,使得这一接骨场景极具画面感。

此外,“单人连动”和“多人连动”还可以综合运用在文章中,丰富故事情节,增强文章的可视感。

二、连动描写的丰富性

在写作时,连动描写也可以搭配其他的描写手法一同呈现,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恰当组合运用,能提升文字表达的生动性,展现出情节“镜头”的5D效果。比如下面这段:

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

这是《好嘴杨巴》中的一段。李中堂品茶汤时发怒,“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的神态描写,加上打落茶汤时的一连串动作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结合,互相渲染,使读者如临其境,感觉那茶汤似乎泼到了自己身边。

猜你喜欢
一连串单人茶汤
韩国“单人洗浴店”生意火爆
韩国单人家庭占比首次超过30%
与外隔绝
写一连串动作
香港警方:在近期一连串示威冲突中已拘捕420人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一字蚀骨
金牌瞬间
“隔夜茶致癌”没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