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15 09:02徐宁宁
山东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画课件多媒体

徐宁宁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

事实上,各高校也在越来越多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各级的信息化教学比赛也层出不穷,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善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活跃了课堂,便利了师生,但是,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全面的了解 ,并对此做重新认识 ,更新观念 ,以确保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1 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状况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是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高低不一,差距较大。水平低的没有经过相关知识培训的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课时就会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感觉很困难,从心底排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设计课堂内容,就是要制备ppt课件,搜集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还要进行编辑处理,有时视频或动画还无法播放,制作ppt时还要编辑、排版等,因此许多老师平时上课做的ppt相对简单一些,只有公开课或一些教学比赛才精细得制备ppt,采用大量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

2 教学中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

2.1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动画和视听结合起来,只是将图片累积在ppt页面上,这是静态的内容,学生不会过多的关注,印象也不会深刻。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有的教师采用视频教学,但是视频过长,有时一节课都在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时,没有老师讲解,便会逐渐厌倦,或者注意力转移,也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有的教师制作一些微课,课堂教学上,展示给学生。

2.2 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过多不利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以前的传统教学变为一整节课都在播放课件,而且播放的速度和讲解的速度很快,基本是照着课件念一遍,这种模式下,教师很累,不给学生思考和记录的时间,时间长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与思路,只能机械的观看,师生间不能进行互动,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也不能及时得到,课堂效率肯定非常低下。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的课件展示,忽略了板书,有的老师一节课都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没有板书设计,讲解的知识零零碎碎,没有系统性,课件讲完就翻篇了,学生记不住,笔记也不能及时记下来,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时时中断,往往一个知识点还没有记住,老师又开始讲另一个知识点了,不能连续的进行知识强化吸收。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碎片化的,不知什么是重点,不知什么是难点,笔记也是零散的,课后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去复习巩固,这样的教学必将是低效的。

2.3 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硬件和软件还有待加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信息技术如果要很好地应用于专业课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硬件条件。我校多媒体教室充足,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但是使用的时间长了设备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电脑不能开机、屏幕黑屏、电脑和屏幕连接不上、视频不出声音、动画无法播放等。出现问题,大部分教师会束手无策,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课堂效率。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相应的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另外,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急需提高,否则,信息化的教学不会深入进行。除了多媒体教室,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还需要其他的设备,比如白板,比如和实训室结合的一些设备等,也要完善,才能促进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2.4 教师的现代信息水平参差不齐

药物制剂技术教师,大部分都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但是水平高低不一,原因跟每个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关,年轻的老师喜欢钻研,能够熟练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年龄大的教师,就比较抵触,习惯了传统的教学,觉得自己教学经验丰富,传统教学可以很好的开展,没必要进行信息化教学,并且自己不喜欢用多媒体教学,也不熟悉课件的制作,不会制备动画、视频等,尤其是在课堂操作多媒体课间时,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有的老师感觉很尴尬,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时,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进行板书设计。这是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从水平上来说,年轻老师信息化水平较高一些,不仅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备、动画的开发、视频的拍摄、微课的制作,而且进行在线课程的开发、上课运用学习通等进行教学;年龄大的老师信息化水平一般,仅仅局限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而且是和传统教学交替进行,这种现象有待改善。

3 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3.1 学校教学环境

3.1.1 加大硬件软件资源的投入

为了保证信息化教学,教室应打造成多媒体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音箱、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并对教师进行培训,保证能充分合理的使用,避免造成浪费。并保证这些硬件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正常使用。在软件教学方面,鼓励老师自己制作ppt课件、制作微课、动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或者购买教学资源库。

3.1.2 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组织、指导、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学生能否高效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习惯了书本、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排斥信息化的教学,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每学期进行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制作、白板的使用、动画的制作、在线课程的开发等,通过培训,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才能全面进行信息化教学。另外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如微课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课堂设计等以赛促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信息化教学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要处理好信息化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不能为了信息化教学而信息化,在上课时,制作的ppt要容量恰当、动画视频的使用应少而精、ppt翻篇的速度应缓慢,信息化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应给教学起到方便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学的轻松。

3.2 学生接受信息化教学的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最终还是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电脑水平有限,教师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加以强调,多跟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水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否则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就会受到限制。

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上课时很多人对手机依赖,对学习排斥,对老师的多媒体教学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尽量避免课件上堆积枯燥的内容,一成不变的照着课件读。而是多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利用信息化,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推进现代信息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教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加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最终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动画课件多媒体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