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材料类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以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为例

2020-02-15 09:02张尚洲
山东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台海新旧烟台

李 杨,张尚洲

(烟台大学 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2018年国务院批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标志着山东省首先对新旧动能转换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试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以化解行业过剩旧产能与为目标,坚持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的思路,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视察时这样强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的人才也在不断变化。2018年,烟台大学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台海集团合作共建,成立了“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实现了产学研用、校所城产深度融合发展。烟台大学与台海集团围绕核装备与核工程领域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为服务区域战略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现有800余名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设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院设立初心即是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发展要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为学生创造更优的发展机遇和就业空间。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建、共享资源、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校企合作生产实习基地的健康稳定发展,学院致力于打造胶东半岛及国家核电产业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国内外核装备与核工程技术人才高地。不但关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利益,也影响着能源类行业以及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实现。

1 目前材料类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弊端

由于大多企业出于对技术保密及安全责任等多方面诸多因素的考虑,在接待高校本科生进行生产实习中会保留余地,不会讲最先进的设备与工艺展示出来。大学出面联系企业接收本科生生产实习,实习模式大多为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带领广大本科实习生,边走边看,以走马观花只听讲解不实际动手实践,被动接收式的方式进行,最终本科实习生仅仅对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1-3]。这种浮于表面的实习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生产实践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4]。首先各高校每年招生数量不断增长,每个学生单独去某单位实习一段时间变得不现实;其次是企业对于每位前来实习的学生都附有连带责任,如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意外,企业便是难辞其咎[5]。另一方面,生产实习的考核评价方式简单,只需要提交一份没有含金量的生产实习报告就能通过考核。实习报告内容的形式化,导致学生心态上不重视生产实习,这成为以往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生产实习提升的有效途径

2.1 整合校内学习实践资源

我院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努力的改善教学环境,建设实训基地,对校内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与校外机构进行合作,完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平台[6]。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每一学期学院都会安排学生实验课,如在海边实验室及工程实训中心都设有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内各种设备仪器不断更新换代,由从前的较简单粗略的半自动化设备到现在经过改进的节能高效的全自动化设备,不断完善校内实践基地的高水平建设,不断提高本科生实践生产的体验。

针对常规的热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图书馆内查阅珍藏文献,也可在计算机中心利用网络上的学术资源查找相关生产资料,对零部件缺陷进行分析,并对其工艺合理性进行评价,这一过程弥补了学生在校外生产实习时,生产与理论相脱节的问题。

2.2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

为了克服传统模式对现在在校学生的不利影响,当下提出了高综合性的工程生产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改革思路。烟台大学设立的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与台海集团化为一体,就是为了将企业的牵头创新研发作用与学院的培养充满活力的新工科人才目标相适应。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我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车间与更多的在厂时间,设备操作与工艺开发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统一。

我院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在大三、大四学期都可参观台海玛努尔公司的材料加工与成形、表面工程及检测等部门,学生们经由相关负责人带领,先学习关于台海集团主要生产模块如机械加工的相关介绍,学生们在了解台海集团的同时复习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随后通过实地学习,负责人向学生们介绍生产车间具体情况以及产品库中的各类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问,企业负责人也认真解答学生的疑问。这种校企合作为先的生产实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能够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对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设备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认识,而且能更直观的接触到前置刀架式车床、立式车床、龙门铣床等设备。在校虽有校内实习基地但并不能接触到如此多种类的机械设备,所以校企合作延伸的实习达到了提高学生们的求知欲及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等要求。

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的形式,可以为参加生产实习的本科实习生提供合适岗位,对各岗位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和讲解,促进本科实习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产研发能力,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3,7]。

2.3 促进“双师型”与“企业导师”队伍的建设

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组建生产实习的带队指导教师(既“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深入台海集团车间,掌握当前工艺设计及生产整个流程,向车间工程师学习实际生产经验与教训,并聘用这些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双师型”与“企业导师”两支队伍共同指导本科生开展技术转化、推广和应用的综合能力,不断向本科生传输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对人才的要求,而且也进行面向实际生产的新工艺开发,为山东省高端装备与新材料十大产业新旧动能转发做出贡献。

2.4 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改革

为保证教学效果,实施小组式教学,每个小组控制在8~10人。每个车间有一个小组,该车间工程师(既“企业导师”)带领该组成员进行专业实习。1天后每个小组进行实习车间的交换。小组进行实习时,首先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提前熟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状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随后是参观生产线,企业工程师们带领学生对生产车间的具体操作详细讲解,建立学生对于企业更直观的了解;最后,企业工程师会对学生参观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2.5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克服以前实习弊端,建立新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切实保障实习效果[8]。实习考核有三部分组成:车间表现、实习答辩与实习报告。由学院教师与台海工程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提问实习过程中的常见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实习效果。根据实习要求以及在车间实际操作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实习考核以车间表现和实习答辩为主,实习报告为辅的打分模式。这种考核既保证本科生在实习中真正学到专业理论知识,也能加强本科生对生产实习的认真态度与重视程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还需要不断探索,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

3 结语

为了适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支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及时改革更新了生产实习的培养方案,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烟台市加快建设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台海新旧烟台
本期导读
新冠疫情下2021-2022年台海政经形势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耕读事 新旧人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新旧全球化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