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20-02-19 07:30黄健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小学生

黄健华

[摘要]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明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厌学、自私、任性、懦弱等心理行为问题。基于此,以广东省茂名地区426名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而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家庭氛围不和谐、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生理缺陷、身心发展矛盾改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包括父母层面上的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和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学校层面上的转变教育观念和注重心理品质培养,个人层面上的积极参加群体活动和善于寻求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3-0091-03

一、引言

小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据统计,美国大概有30%的小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中国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60%,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小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探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致力于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际,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和小学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调查量表。接着,选取广东省茂名地区的5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426份。然后,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统计分析总结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总结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显著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性的建议措施。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比较有效的测量工具,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本文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分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维度,各维度分别设置“是”与“否”两个答案,选择“是”记为1分,选择“否”记为0分,最终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以及维度总分,如果各维度平均分≥8分,以及维度总分≥65分,则表示小学生存在某个方面或者是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男生样本中,总得分为63.66,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55、7.16、7.26、8.05、7.96、7.68、8.99、9.01,可见,小学男生整体上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在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3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女生样本中,总得分为66.96,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38、9.12、7.85、8.66、9.28、7.55、7.89、7.23,可见,小学女生整体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四个方面。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

(1)父母的过度期望。

当今父母一般都对小学生有着过高的期望,往往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旦小学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则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导致自信心不足,再加上父母的指责和批评,很容易让小学生积累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

当今父母对小孩的教育方式要么是过分保护,满足小孩的一切需要,代替小孩完成一些事情,阻碍了小孩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得小孩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要么是过分干涉,要求小孩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去活动,对小孩的生活和学习有着严格的限制,阻碍了小孩人格的完善。

(3)家庭氛围不和谐。

当今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父母之间的冲突变得更加普遍,对小孩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是小孩变得更加的放纵,压抑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倾向于在外释放,不仅没有形成自律,反而随意放纵自己;二是小孩变得更加暴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充满暴力倾向。

2.学校因素

(l)学习负担过重。

学校过分重视分数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对小学生的评价中,也主要是以考试分数为主,导致小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则容易产生消极的心态。

(2)人际关系紧张。

当今小孩都是家里的“宝贝”,在占有欲方面都比较强,在人际关系中都表现得比较强势,进入小学后,往往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够相互谦让和迁就,结果便是小学生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张。

3.个人因素

(1)生理缺陷。

当今义务教育的背景下,每个小孩都有上学的权力和机会,所以很多存在生理缺陷的小孩也都能够接受学校教育,但同时,自身的缺陷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在社交方面也都是“退缩”的心态,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2)个人品行误区。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小学生非常容易接收到一些不良的信息,容易让小学生产生自私的心理,将自己的个人欲望扩大到脱离实际,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容易造成小学生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最终影响到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身心发展矛盾。

当今小孩的早熟现象比较严重,而家长和老师义没有进行及时的疏通和引导,极容易让小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小学生开始产生独立与孤独、开放与自闭之间的矛盾冲突。

综上分析,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因素指标包括父母过度期望Xl,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X2,家庭氛围不和谐X3,学习负担过重X4,人际关系紧张X5,生理缺陷X6,个人品行误区X7,身心发展矛盾X8。设计5级李克特调查量表收集影响因素指标数据,最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示在10%的水平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显著

如表2所示,“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对小学男生的“恐怖倾向”问题,以及小学女生的“学习焦虑”“过敏倾向”问题存在显著影响。“家庭氛围不和谐”对小学男生的“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问题,以及对小学女生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问题存在显著影响。“学习负担过重”对小学男生的“自责倾向”问题,以及小学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问题存在显著影响。“人际关系紧张”对小学男生的“冲动倾向”问题,以及小学女生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问题存在显著影响。“生理缺陷”对小学男生的“恐怖倾向”问题,以及小学女生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问题存在显著影响。“身心发展矛盾”对小学男生的“自责倾向”问题,以及对小学女生的“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问题存在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显著影响因素包括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家庭氛围不和谐、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生理缺陷、身心发展矛盾。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父母方面

(1)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针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正确的教育方法。一是学习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自己小孩的心理发展阶段,多总结小孩的优点和不足,对于优点多加鼓励,对于不足针对性弥补,结合小孩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二是改变自己的角色扮演,和小孩成为朋友,以朋友的姿态辅助小孩学习,能够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交流,打破和孩子之间的代际障碍,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2)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针对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应该学会包容的心态,相互理解,尽量减少矛盾,为小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是要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相互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小孩面前尽量不要发生争吵行为,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家尽量不要处理工作的事情,也不要将工作的抱怨带到家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愉悦。

2.学校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和成才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再追求绝对的文化成绩,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成绩不是评判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思想动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要经常激励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懂得自我调节学习压力。

(2)注重心理品质培养。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矛盾,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开导。一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经常审阅,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中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以培训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心理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3.学生方面

(1)积极参加群体活动。

针对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问题,学校应该经常性地开展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教师应该经常设置团体性的任务作业,帮助学生在协作中改善关系。而学生自己,则应该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此来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2)善于寻求帮助。

针对小学生的生理缺陷,父母、教师应该经常性地给予关怀和鼓励,让学生养成自尊自强的精神。而学生自己,应该勇于面对现实,敢于走出自卑心理,多和同学、老师、父母进行交流,多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要善于将自己的困扰表达出来,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加的轻松快乐。

五、结束语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男生整体上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在一些具体方面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女生存在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一些具体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方面,影响男生和女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均表现为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家庭氛圍不和谐、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生理缺陷、身心发展矛盾。

关于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对策方面,父母应该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和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和注重心理品质培养,小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群体活动和主动寻求帮助。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