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民生态道德教育*

2020-02-20 07:36
阴山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抗疫公民道德

刘 霞

(南京晓庄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一场全民防疫阻击战。经过全国上下的积极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此次疫情犹如一面镜子,人类现代文明的很多畸形和病态的一面,在镜子下被暴露出来。对生命的敬畏、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人类在生物链中的关系……这些都是与生态相关的伦理问题,但当下最为急迫思考的是抗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冲击。因为环境一旦被污染、生态一旦被破坏,不仅增加治理的时间、成本,而且会造成很多不可逆的污染。抗疫与全民生态道德教育应并行不悖。

一、抗疫对公民生态生活方式的挑战

为了战胜疫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挑战着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绿色生态观和价值观,无疑对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关键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巨大挑战。

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与接触性传播,阻隔病毒传播和扩展的有效办法就是切断传播源。就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冠肺炎防控公众预防指南汇编,要求公民尽量居家,减少出行、聚集,以阻隔病毒传播。为了防疫的需要,很多公民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但这些改变如果不加引导,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大量的“生态足迹”。如每日三餐选择无接触的外卖、送菜上门等服务,这无疑增加了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在全国范围内的巨大消耗;考虑到飞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防疫的需要全民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虽没有明确界定一次性口罩是医疗垃圾还是生活垃圾,但口罩用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且将其作为生活垃圾简单处理,必然产生排放和污染问题;杀消是防疫的重要手段之一,家庭和很多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导致消毒液大量使用,不少地方出现了过度消毒现象,如消毒液在道路上层层喷洒、小区启动无人机对绿植大面积消毒。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有高速出入口一天喷洒40吨消毒液,导致出入口周边大量鸟类死亡。令人担忧的生态问题还有,如果战疫防控延续较长时间,那么公民是否会对抗疫时期的生活方式习惯性延续?会不会对一次性塑料制品习惯性大量使用、优先使用?会不会出现疫情后的报复性出行、消费以及对自然的过度享用?

当前,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但生态防疫的弦不能松。我国人口基数大,一旦对资源的消耗和排放突然增加,对环境的破坏力必然增大,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当前,全球环境污染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过度开发、过度索取和过度排放的结果。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地球的生命支撑力,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经是垂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不能生态防疫,将造成人与自然更为紧张的关系,引发不可预知的生态危机。防疫中的生态维护,不能等一等、放一放、松一松,每个人必须在防疫面前接受一次生态素养大考验。

二、抗疫呼唤具有生态道德的公民

生态道德,在广义上与环境美德、生态伦理同义使用。具有生态美德的公民称为生态公民。生态公民具备一定生态知识,能够进行生态思维,并能将自己的道德情感投射到自然,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道德约束,以道德的力量关注非人类生命和整个生态系统,从而自觉践行生态绿色生活方式。

1.具备基本的生态知识

基本的生态知识是公民生态道德素养养成的前提。生态知识是生态道德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生态伦理学是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理论之上的,并由此确立生态道德的原则。”[1]生态行为方式的自觉践行是建立在生态认知基础上的。随着对生态的研究不断成熟,很多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法规,将生态学知识转化为对公民的日常生态行为规范。如禁塑令,因为塑料袋在大自然中很长时间难以分解,污染土地和水资源,排放到海洋中,成为海洋垃圾,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因而也是海洋的污染源;为何要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因为一次性筷子的制作生产消耗树木,而树木对净化环境、维护生态非常重要;减少家庭每日碳排放是为了降低温室效应,阻止全球气温上升;要减少消毒液的使用,因为过量的消毒液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而且残存的消毒液会进入地下排水系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留下生态隐患。具备一定的生态知识,并非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生态学专家,而是能更好地执行生态道德规范。不少破坏生态的日常行为都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生态知识,不能准确清晰地理解各种生态行为规范和生态道德准则。

2.能够进行生态思维

人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是统一整体的关系。生态哲学家汉斯·萨克塞指出:“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2]。科学家彼得·拉塞尔也强调:“我们和地球就是独立整体的一切,我们不再能把自己从整体中分离出来。”[3]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联性的认识与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致的。生态思维是中国文化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性思维、后果思维,强调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行为方式影响的传递性,强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就是强调人的行为方式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必须通过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道德约束,才能改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只有得到改善,才能继续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以及一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生态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公民在缺乏外在指导和他人监督的私人领域自觉践行生态行为。只有意识到良好的生态与公民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当下的环境行为不仅对自己、对他人的生态权利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代际公平,涉及子孙后代的生态福祉,人们才能够自觉纠正自己不符合生态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公民是否能在“隐”和“微”处,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方式进行生态反思,从而进行正确的生态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

3.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明确将“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纳入“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层面。生态道德实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主要评价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和政治相结合,我们才能逐渐地使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最终使每一个民族、国家的生活方式)与天然节奏和自然循环相一致。”[4]生态生活的内涵就是充满环保意识的绿色生活。

目前,全国上下处于集中精力抗疫的关键阶段,公民在抗疫的过程中更加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诸如,居家生活期间,从减少污染、减少排放、降低生态足迹出发,多自己做饭,少点现成外卖;在烹调结构上、食物消费上也要生态化;送菜上门多选择可以循环使用的餐具及包装;每天的日常生活,要关注减少垃圾排放,注重垃圾分类,合规处置生活垃圾,节约水电暖等能源使用。为了降低传播风险,疫情严重的地区,不鼓励在疫情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选择私家车出行或骑行,因而公民在选择出行方式的时候,以遵循抗疫要求为先,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时刻绷紧抗疫与生态环保的弦。通盘考虑,理性选择,生态抗疫,才能在行为实践中成为具有环境美德的生态公民。

三、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教育路径

我国的生态公民道德教育起步比较晚,公民普遍存在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思维能力薄弱、生态道德水平较低、生态实践欠缺的情况。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巨大挑战,生态公民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1.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这是新时代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到当下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公民在任何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都必须毫不松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强制执行。法律固然对约束人们的行为十分重要,但局限性非常明显,“那些虽不符合法律要求而又不触犯法律的行为,就不能受到法律的约束。因而,就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强化道德意识,把维护生态平衡内化为人们的自律”[5]。无论是执行法律规范,还是强调私人领域的自我约束,都需要道德的参与,尤其在举国集中精力抗疫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要求“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是总书记对道德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令。

当前,抗疫中的生态问题还有很多道德空白地带,这既与传统伦理学将道德关怀的范围限定在人与人之间有关,又与西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影响有关。尤其是后者,特别强调公民私人领域的权利和自由。德里克·洛克指出的,自由主义通过获得权利保护公民私人领域的自由,“自由主义以传统的个人主义作为立足点,把公民身份看作是一种法律地位以及法律上对权利的消极保护,认为公民身份核心在于获得权利和保障权利,权利的目标又在于保护个人、私人领域的自由。”[6]然而,很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多发生在私人领域。私人领域的生态行为只能受到道德的约束。当前,要充分认识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公民内心道德自律的作用,在心灵筑起生态屏障,通过生态道德自觉,践行生态生活方式。道德品质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高度的道德自觉一旦产生,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约束,是能够管长久的,会时时刻刻发挥作用。

2.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题与内容

公民生态道德教育要走向深层、关注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要在主题和内容上做精心选择。

在主题上,要注重敬畏自然教育。大自然在为人类提供发展需要的资源能源时,有其自身的生态结构和运行规律,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时候,都必须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要学会感恩自然。自然孕育了人类,是生命之母。自然慷慨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资料,同时默默地消化、吸收着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并静静地自我修复。人类只有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自然,才能主动缓解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当前,人对环境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已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人类必须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自觉主动补偿自然。人类必须补充自然还因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是唯一能够通过智慧、能动性改善生态环境的生物,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要关注人与动物、人与非自然生物以及与未来人类的生态道德关系。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人不仅不能伤害动物,还必须把人类的道德关怀和道德情感投射到动物身上,维护动物权利,强调生命平等。人不仅要对有意识的生命投入道德情感,也要关怀自然界的非生命。森林、植被、河流、大气等,每个生态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在维护生态结构、保持生态平衡上有不可替代的贡献。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任何物种,尊重、保护物种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说人对动物、对生态系统进行道德关怀,是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那么人对未来之人进行道德关怀,则是人际伦理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拓展。因为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生态正义不仅是代内的,也是代际的,当下的人必须对未来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3.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生态道德建设有多种路径,行政的、法律的等,但教育路径是最为重要的。当下,要利用“两微多端”新媒体进行生态抗疫宣传教育。新媒体在信息接收方式、共享方式和表现方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要通过简明扼要的生态宣传,对抗疫人员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生态抗疫的宣传教育。捕捉抗疫中的生态主题和素材,以普通公民听懂、识记和理解为目的,唤醒公民内心深处的生态良知,不断激发公民的生态觉悟,促使他们自觉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如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并由此扩大到对所有公民进行维护生态链、站好“生态位”的生态责任宣传教育。抗疫是需要付出经济代价、需要消耗资源,但也需要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尽可能减少资源索取、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家庭教育是培养生态人的基础性工程,家庭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抗疫期间的居家生活使得家长拥有了跟孩子较长时间的独处时光,是生态教育的最佳时期。父母长辈要重视言传身教,做生态文明人,成为孩子的榜样,培养子女的生态素养,要让子女感受到父母作为普通公民强烈的生态责任。环保组织可以组织“低碳小管家”“抗疫生态小卫士”等宣传活动,让青少年学生成为生态抗疫的实践者。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是培养生态公民的主阵地。但当前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仍然存在重认知、重灌输的现象。道德教育不能“无土栽培”,生态教育不能缺乏实践。要以这次疫情为契机,引导学生将生态认知运用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鼓励参加生态实践,完成“知”向“行”的生态转化,让学生在践行绿色生活中成为生态公民。这次波及全世界多个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疫情过后,要让学生通过生态抗疫叙事,把生态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应承担的生态责任。高校要组成生态学、教育学、伦理学的专家团队,为生态防疫进行教育指导,因循利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共同构成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当前防疫工作以及疫情结束后,都必须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助力。

猜你喜欢
抗疫公民道德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画”说抗疫
论公民美育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