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2020-02-21 08:46曾亚妮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荔枝防治

曾亚妮

摘 要 荔枝种植中面临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影响荔枝产量。随着农业种植中生态环保意识的强化,荔枝病虫害防治更多地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这也是现代农业种植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必然趋势。基于此,结合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探讨,明确当前影响荔枝产量的常见病虫害类型,根据病虫害为害情况提出综合性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 荔枝;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09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关注作物产量,更关注生态环保建设,集中体现在作物的绿色病虫害防控上。荔枝作为岭南地区的特色水果,其受病虫害影响明显,近年来荔枝病虫害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传统的防控技术又引发绿色食品、生态环保的担忧。因此,关于荔枝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取得了部分成果。以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指导荔枝病虫害防治,保障作物的安全生产,也切实提高荔枝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绿色综合防控效果明显。

1 荔枝病虫害主要类型

荔枝多分布在南方,果肉饱满,水分充足,其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很多病虫的侵害。1)椿象主要啃食荔枝幼果时期的果梢、花穗和果实,导致果实落果。2)荔枝蛀蒂虫会在荔枝幼果時期啃食果蒂,从果蒂处进入果实中,啃食果核,使得荔枝传输组织被啃空,植株叶片枯黄。3)尺蠖主要啃食叶子和幼果等。4)卷叶蛾与尺蠖一样,幼虫啃食叶子、果梢并蛀食果实,较为活跃。5)金龟子成年后会吃叶子和果实,而幼年金龟子则啃食植株根部[1]。6)锈蜱引发的荔枝植株毛毡病主要为害荔枝嫩叶,严重者会为害荔枝花穗或者枝条。

2 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荔枝病虫害类型多样,受害部分较广,不同病虫害具有不同的季节高发特征,这使得荔枝病虫害防治工作较为复杂。针对荔枝病虫害实际情况,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而生态环保理念下,荔枝病虫害防治也更倾向于绿色生态化的防治,在生态化防治实践中也取得比较理想的成果。绿色防治主要是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

2.1 生态防治

2.1.1 间伐种植

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中生态防治技术应用效果好,内容多样,其中利用间伐种植技术在病虫害应对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间伐种植技术进行病虫害生态防治更针对于种植密度大、存在严重交叉重叠现象的荔枝植株,以间伐种植与及时修剪相配合的防治措施,有利于稳产型树冠的培育。间伐主要是优选树干植株[2],品相良好、生长趋势佳的荔枝植株作为保留植株,对于不符合保留植株特征的植株间伐处理。有多种间伐规格,分别为3 m×4 m、5 m×5 m、6 m×8 m,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间伐规格。间伐的最佳时间是荔枝果熟成熟后。

2.1.2 回缩处理

回缩处理技术在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也有一定成效,其更适用于树干不生长、状态较为良好的荔枝植株,有轻度回缩和重度回缩两种。其中,轻度回缩过程是将已经结果的母枝或者是生长超过一年的基枝及时修剪掉,将基部树梢有效保留;重度回缩主要针对树梢直立生长的植株,将其距离地面1 m的主干部分切除,修剪树冠只保留粗细在3~6 cm、长度在90~120 cm的侧枝[3],及时修剪其他枝条。回缩对应的管理频次要高,要加强对荔枝植株生产过程的动态监管,及时修剪。

2.1.3 修剪处理

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中也常用到修剪处理的方式。修剪就是对枯枝、残枝以及发生病害的枝干、过密的枝干进行修剪或者是清除,确保阳光从树冠顶部可以照射到植株底部。在修剪实践中常常以阳光从树冠顶部照到地上洒下金钱眼光斑为最佳。具体的修剪规格是每平方米树冠大约保留20条枝条。此规格下的修剪对应的荔枝植株养分供应更为集中、高效,也更有利于培养强壮的结果母枝。

2.1.4 清园处理

清园处理在间伐、回缩与修剪工作之后,主要是针对荔枝果园内的间伐树、回缩修剪的枝条、枯枝、落叶、杂草、灌木和乔木等进行重点清除[4]。通过这些杂草余枝的清除,减少其养分的吸收,同时在清除完毕后及时铺设石灰,达到防虫防蚁的防治效果。

2.1.5 改革施肥技术,发挥树体生长优势

生物防治中也常用到生态性肥料,以有机肥尽可能地取代化学肥料或者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坚持科学的施肥管理模式。于每年春季施加攻花肥和恢复肥,同时兼顾保梢肥、保果肥和壮果肥。而有机肥为主,兼顾少量的复合肥。有机肥的主要成分建议为鸡粪+花生麸+磷肥,并按照5∶1的比例有效混合,具体的施肥量根据荔枝植株的结果量确定。一般情况下,50 kg对应的有机肥施钾量为15 kg,复合肥施加量为0.75 kg。攻花肥和采后的恢复肥应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80%以上[5],攻花肥的目的是攻花保花及壮花,而恢复肥主要是帮助提升土壤肥力,恢复树势生长,起到养分积累的作用。

2.2 生物防治

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生物防治法,就当前来说,应用较为广泛且有效的生物防治主要有3种。1)利用荔枝害虫的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引入适当数量的病虫害天敌,对应较低的农药使用频次与较低的病虫害防治成本,间接减少病虫害数量,也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中平腹小蜂是荔枝种植中最主要的虫害,借助其天敌进行害虫的全面捕杀,绿色防控效果十分理想[6]。2)借助性诱剂进行蛾类病虫的诱杀,主要是干扰雄蛾与雌蛾的正常交配,以产卵量的降低达到虫害抑制的目的,配合使用诱捕器进行诱杀,效果更为理想。可以使用矿泉水瓶在瓶底部2/3处两侧瓶身各打四排小孔,瓶体下部连接一个水瓶,瓶中含有适量洗衣粉水,铁丝穿过瓶盖,悬挂于荔枝树上,该做法可以进行雄性蛾虫的长期诱杀,从整体上降低其幼虫的出生率。3)借助生物制剂进行虫害诱杀,生物制剂相较于农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更不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也不会对荔枝虫害天敌造成生命威胁,因此在生物防治中应用较广,当前应用较为理想的生物制剂有阿维菌素和农抗120。

2.3 物理防治

在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应对中也常用到物理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表现形式也较为多元,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两种,分别为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和黄板诱杀。1)太阳能杀虫灯主要是借助太阳能进行连续作业,即使在连续阴雨天的恶劣环境下也能持续灯亮,随着太阳光的强弱变化,其亮光程度自动控制[7]。杀虫灯不仅起到亮光诱杀的作用,而且通过光波、光色、气味等辅助进行诱杀,主要是基于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特征。研究害虫的这些特征,设定具体的波段、波频范围,通过近距离与远距离的用波用光调整,促使害虫落入灯下接虫袋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针对荔枝病虫害中的金龟子、蛾类的蛀虫等有明显的捕杀效果,而捕杀到的害虫也可以用于家禽喂养,生态环保价值高,一台太阳能诱捕灯的辐射范围可以高达1.67 hm2。2)黄板诱杀更针对于荔枝病虫害中的蚜虫、木虱、叶蝉。黄板诱杀主要是用黄色的黏虫板,基于对荔枝虫害生物趋向性的分析,吸引害虫进行黏贴捕杀,一般每株果树配1个黏虫板。

2.4 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

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使得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治取得更理想的效果。生态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农药防治,特别是荔枝病虫害集中暴发与病害大肆流行时期。但在农药的使用上,要坚持科学与适度的原则,使用农药前必须做好荔枝病虫预测分析,把握荔枝病虫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加强对荔枝病虫害整个发生机制和施害过程的调查分析,抓住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用最少的药物投入获得最理想的病虫害防控效果。在农药类型的选择上,以生物农药为优选,配合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以巩固绿色防治带来的防治成果,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对环境的污染较少。

3 结语

荔枝种植与管理中必须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荔枝产量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病虫害防治不仅要高效,更要突出绿色性,尽可能从源头做好病虫害数量的控制,加强病虫害管理中的防控力度,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于荔枝病虫害防治,采用单一的防控技术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因此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中,常常搭配几种防治方法,发挥其防治合力,以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但任何防治技术的应用,都要讲求科学与环保性,关注人体健康,关注生态。

参考文献:

[1] 刘刚.我国荔枝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登记农药[J].农药市场信息,2019(22):43.

[2] 陈一帆,吴雪琴.荔枝周年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20):123-124,127.

[3] 王松,谢银燕,张成彬,等.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7):120-124.

[4] 林裕伟.探究荔枝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低碳世界,2019,9(8):375-376.

[5] 徐伟东,邓育東.荔枝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9(14):106.

[6] 杨奇青,陈接磷.荔枝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现状[J].江西农业,2019(12):40-41.

[7] 姚丽贤,周昌敏,王祥和,等.施用常用有机肥对荔枝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5):87-93.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荔枝防治
吃荔枝
Fruit of the South
荔枝红了到灵山
荔枝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