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玉米的栽培技术及作用分析

2020-02-21 08:46邓海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作用

邓海梅

摘 要 与普通的玉米相比,饲料玉米具有更好的纖维品质和更高的生物产量。因此,在实际生活、应用过程中,饲料玉米极适合制作成草食性牲畜的饲料。因此饲料玉米的种植经济效益、种植情况与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饲料玉米的种植。基于此,详细分析和探讨饲料玉米的栽培技术和其实际作用。

关键词 饲料玉米;栽培技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18

玉米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尤其是饲料玉米,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因此应合理掌握并提升玉米栽培技术,让其在畜牧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只有根据种植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展开精细化的种植管理工作, 才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玉米的种植产量与品质,从而提高饲料玉米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率,达到提高饲料玉米种植经济效益的目的。

1 饲料玉米的作用

1.1 作为畜牧饲料

饲料玉米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饲料玉米中的糖分含量较高,纤维含量也较高,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因此,将饲料玉米作为畜牧业养殖饲料能够有效提高家畜的食欲。饲料玉米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促进家畜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进而缩短家畜的整体饲养周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饲料玉米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等都是家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

1.2 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料

饲料玉米种植、收获之后所获得的玉米籽和秸秆都能够被用于制作畜牧生产养殖所需要的青贮饲料原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秸秆的长度进行严格控制,要保证被切碎的青贮原料长度精准控制为1~2 cm。除此之外,还应当严格控制秸秆的含水量,通常保持在65%左右即可,若是发现水分含量高于65%,就需要根据实际的含水量高低来将合适比例的秸秆和甘草粉混合后再进行贮藏,以制作出优质的青贮原料[1]。

2 饲料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在种植饲料玉米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气候、环境等因素,若是错过了最佳的栽种时间,会对植株的生长期和产量都造成很大影响。在种植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在有限的种植时间内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种植过程中,饲料玉米的行间距、水分供给情况、土壤覆盖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饲料玉米的整体生长情况和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确保植株能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确保作物能够优质生长。

2.1 选择合适的种植土壤

种植土壤直接影响后期饲料玉米的整体种植效益。在以往种植过程中,农户无法选择具体的饲料玉米种植土地,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土壤管理工作,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为饲料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在种植土壤内施加复合肥料或者是农家肥等来提高土壤肥力,并采用耙地、深翻等操作来精细整地,促使种植地土壤更为平整,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疏松才能够确保后期的种植效果。在土壤深翻之后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杀虫灭菌,有效减少后期作物感染病虫害的概率。同时,在播种之前完成施底肥工作,有效提高饲料玉米的整体种植产量与品质。

2.2 做好种子选择及处理工作

优质的种子是作物健康生长发育、保证高质量高产的基础保障。多数优质的农作物都是由优质选种开始的, 因此选择抗病性强、高产量、适应性强的饲料玉米品种,也是培养出优质饲料玉米的基础、必要条件。

在挑选种子时要尽可能选择符合当地地域环境、气候等的饲料玉米品种,也可以选择包衣种子,因为包衣种子具有较高的抗病虫害能力,包衣剂在播种、发芽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播种没有包衣的饲料玉米种子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提前处理。在播种前3 天应当将种子中虫蛀以及发霉的种子挑选出来, 再将种子放置于太阳光下曝晒2 d,提高种子的透水性, 进而在播种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3 挑选合适的播种时间

在播种之前应当从多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种植人员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温湿度、饲料玉米品种等因素,掌握最佳的种植时间。通常饲料玉米的种植时间会比普通的玉米种植时间提前30 d左右。若是出现播种过早的情况,种子的整体发芽速度会变慢,影响到整体作物的生长长势、产量和质量等[2]。若是种子的播种时间较晚,则会使作物的生长期变短,降低饲料玉米的整体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并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保证播种后能够给种子萌芽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作物拥有良好的生长态势,进而有效提高饲料玉米的整体种植产量。

若是在旱地播种,在播种后需要使用镇压器对表面的土壤进行磙压,以提高玉米种子的水分吸收能力。在种植饲料玉米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农作物进行间作套种,提高土地的整体经济效益。另外,为了确保饲料玉米种植达到高产、稳产的情况,需要科学控制、规划饲料玉米的种植密度。通常对于发育期较短的饲料玉米品种来说,在种植过程中种植密度可以较大,每667 m2地种植4 000 株左右。对于雨水较为充足、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密度可以适当缩小。

2.4 田间管理

1)幼苗管理。在饲料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饲料玉米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在饲料玉米出苗之后应当及时展开查苗、补苗、定苗等工作。通常在玉米植株生长到3叶之后开展间苗、5叶后开始定苗。在此期间要及时去除田地里长势较弱的小苗、弱苗、杂苗,若是发现有幼苗感染病虫害,也要及时清除,只保留田间的大苗和壮苗,为后期的高产量、高品质奠定良好基础[3]。

2)中耕除草。通常应在雨后进行中耕,改善土壤的板结情况,为饲料玉米的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除草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幼苗的损害,对于一些靠近幼苗的区域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对于面积较大且远离种植区域的地面,可以采用除草剂或是机械辅助除草,以有效提高除草的整体工作效率。

3)及时灌水,为饲料玉米的发芽以及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时合理追肥,为饲料玉米的生长提供养分。浇水需要根据饲料玉米的实际生长情况和种植地区的降水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幼苗期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从而促进作物正常生长。

4)施肥。施肥则需要按照前期轻施肥、中期重施肥、后期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补肥的理念来进行。当前无机化肥的出现让优质饲料玉米的产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无机化肥对土壤有着很大的破坏,长期使用单一的无机化肥会使土壤的肥沃程度逐渐下降,进而影响到饲料玉米的整体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在此基础上使用有机化肥,以确保在土壤状态稳定的情况下提高饲料玉米的产量[4]。

2.5 病虫害防治工作

饲料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会影响到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饲料玉米的整体质量和产量等等,其中病虫害是对饲料玉米的质量、产量为害最为严重的因素,同样也是饲料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的防范重点。因此,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有必要。在饲料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等等,因此要展开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幼虫以啃食饲料玉米的嫩叶、茎秆为生,每年受到玉米螟为害的饲料玉米可达到30%左右,更会造成饲料玉米减产。因此,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可以使用灭幼腮3号胶悬剂等进行药物喷洒,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玉米螟的天敌种类繁多,有赤眼蜂、瓢虫、草蜻蛉等等,都对玉米螟有着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通过引进天敌、为天敌构建适宜的生活环境来减少虫害的发生。

黏虫通常会在温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大量出现,主要以食用饲料玉米的嫩叶、心叶为生。防治黏虫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的方式,通过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500倍液等等,均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5]。只有做好防治工作才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对饲料玉米的侵害。

其中,在选择农药之前要充分考虑药物的残留性与毒害性。在杀灭病虫害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选择药物毒性残留度较低的农药,以有效减少饲料玉米带毒等对家畜造成影响。

2.6 收获

在收获环节,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在饲料玉米的最佳成熟时间收割。饲料玉米需要整株收割,若是无法整株利用,在后期会被作为秸秆青贮饲料。在收获过程中, 种植人员要观察并找准玉米粒定浆的阶段,及时展开带穗整株收割。收割后的饲料玉米可以直接加工成青贮饲料,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短時间贮存,更便于销售和运输、调用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饲料玉米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饲养家畜最为常用的青绿饲料。饲料玉米既能够直接饲养,同时也能够制作成青贮饲料,是家畜在冬春季枯草期时的主要饲料来源。为了有效提高饲料玉米的整体产量和饲用利用率,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种植,并在种植过程中全面展开病虫害防治工作,为饲料玉米的种植、生长构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培琳.安徽省饲料玉米贸易及其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19-10321.

[2] 马红红,张敏娜,马兴旺,等.施用硫酸铵对饲料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7,54(8):1429-1436.

[3] 曹雪松,李和平,郑和祥,等.不同灌水量对饲料玉米耗水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6(1):16-18,22.

[4] 马永升,胡乔永.优质饲料玉米的栽培及注意事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7):166.

[5] 邓建宏.饲料玉米生产及青贮调制技术试验示范[J].当代畜牧,2016(8):38-39.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