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桑树坪镇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2020-02-21 08:46赵旭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赵旭

摘 要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资源挖掘不够,知名度较低,配套设施不足,应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大开发力度,推动桑树坪镇旅游经济发展。基于此,简要介绍韩城市桑树坪镇情况,分析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促进当地旅游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60

1 韩城市桑树坪镇简介

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地处韩城市北35 km处,东临黄河,西依黄龙,南靠龙门,北接宜川,韩宜线、乡雷线、沿黄旅游公路穿境而过,是韩城市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是陕西省东大门,为经济重镇。目前,桑树坪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地区贫富差距比较大,煤炭工业正处低迷期,发展旅游型小城镇是值得推荐的发展方式。桑树坪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充分利用镇内的旅游资源,从而带动整个城镇经济的发展。

2 韩城市桑树坪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1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韩城市桑树坪镇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秦晋交界处,是韩城市北大门。区域内有韩宜线直通黄龙县白马滩镇,乡雷线由山西省乡宁县直通桑树坪镇雷镇村,还有南梁环线等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能夠助推以现代物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2 自然条件优越,特色农产品较多

桑树坪镇地理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丰富的水文资源。韩城的天然氧吧——雷寺庄林区,是全国最大的白皮松天然林基地,有金钱豹、野羊、野猪等国家保护动物40余种,还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禽类褐马鸡的主要栖息地。

桑树坪镇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0.5 ℃,最高气温为42.3 ℃,土壤类型较多,质地良好。林源川道各村以花椒、核桃、玉米为主导产业,加上褐马鸡、刺五加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奠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2.3 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发达

桑树坪镇辖区内已探明煤炭储藏量超过3亿吨,其中大部分属动力煤,低硫(含硫量小于1%)中灰(灰分20%~25%),发热量高,备受用户青睐,多年来畅销省内外。此外,辖区内还拥有煤层气、铁矿石,为全镇发展煤炭精深加工与转化新能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2.4 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保存完好

桑树坪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该镇自古而得名。相传,穿桑树坪镇区而过的凿开河原叫错开河,是当年大禹的父亲鲧(人名)所开;秦汉西楚霸王避难于林源霸王沟;汉高祖刘邦居于川梁最高山,后命名高祖山,修建祖师庙;东汉刘秀追杀王莽于独泉蟒头山;南北朝时前秦皇帝苻坚曾入驻五池山;萧银宗葬身王峰“龙骨岭”;千佛洞建在东池梁。其中,很多明清古迹,如王峰古寨、凤凰古寨均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

2.5 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多元文化

当地生态资源较为突出,主要包括凿开河、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堰庄河、雷寺庄林场以及黄河石门。当地人文旅游资源集中为王峰古寨、凤凰古寨以及杨湾、姚埝两个美丽乡村。当地区域文化丰富,包括耕读文化(王峰)+道教文化(玉皇庙、坤元庙)+工业文化(煤炭)+禅佛文化(坤元庙)。

2.6 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服务设施较为薄弱

桑树坪镇酒店接待量有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餐饮业同质化严重,外向性不足,就餐环境有待提高;购物方面商品种类单一,缺乏品牌形象,购物环境有待提升;娱乐形式单一,缺乏特色文化,娱乐休闲氛围不足;交通形式单一,辐射客源半径较小。

总之,桑树坪镇属于典型的工农结合乡镇,主导产业为煤炭和花椒,是韩城北部山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和经济重镇;另外,该镇还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青山秀水、人文古迹之间点缀神秘而古老的传说,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可以把桑树坪镇打造成为新旅游模式下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地域文化浓郁、服务设施完善,集珍稀野生动植物观赏科考、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山地运动、古道探险、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3 韩城市桑树坪镇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 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桑树坪镇旅游资源特征、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围绕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提出桑树坪镇旅游发展的战略举措。

3.1.1 泛景区化战略

与传统封闭式景区不同,桑树坪镇应以“泛景区、泛旅游”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当地不仅要完善景区的基础配套与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与旅游环境质量,更要打造主题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项目,丰富旅游节庆与主题化活动,采用集吃、住、行、游、购、娱、研、教、修、文、体、养等于一体的泛景区化的新型景区化发展模式。

3.1.2 产业集聚战略

产业集聚能够形成集聚优势,通过集聚形成规模,通过规模形成产业,通过产业形成效益。将桑树坪镇的宗教、民俗、文化、林业、水利、养生产业、休闲产业和度假产业等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可实现产业聚集、产业融合,创造更多的效益。

3.1.3 全域旅游战略

依托镇域生态自然保护区、林场及流域治理,构建由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龙门古渡景区和堰庄河乡村旅游带共同构成的全域旅游格局。

3.2 进行全方位宣传

3.2.1 景区联动,组合营销

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促销、统一服务”的思路,将各旅游景区产品设施、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和营销网络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联合交通运输、旅行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机构提供“一揽子”服务,突出各自拳头产品,合理配置特色产品,优化特色旅游线路,实施营销平台共享,开展联动营销,发挥规模效应。

3.2.2 全面公关,品牌营销

通过媒体公关、行业交流、汇报沟通、树立权威意见、社区公关、网络宣传等形式,积极将桑树坪旅游向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

3.2.3 活动拉动,事件营销

参与省市内外各类旅游节会,针对主题旅游活动或重大事件进行现场咨询或开设推广会,在适合的时段根据旅游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集中宣传和推广。

3.2.4 智慧旅游,网络营销

随着大数据等业务逐渐融入智慧景区服务之中,可通过搭建旅游在线服务平台、建设WiFi智能网络工程、完善网络投诉处理系统等有效手段,大幅提升景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包括创建自媒体联盟、整合在线旅行社与传统旅行社、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等形式等。还可以融合新兴科技成果,在新媒体营销中采用直播形式,通过权威级媒体,与广大网友连线直播实时互动;同时可通过旅游达人、旅游网红进行旅行直播,随时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

3.3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3.3.1 旅游咨询服务

根据桑树坪镇旅游景区(点)区位、交通条件及空间环境,将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规划为若干个旅游服务点、旅游综合服务区以及旅游咨询服务点。

3.3.2 住宿接待服务

桑树坪镇全域住宿接待应主要集中在镇区及村落民宿。其中镇区以发展星级酒店、商務及快捷酒店为主,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及住宿品质。结合乡村旅游景区的村落改造开发,对于农家民宿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体验式乡村特色精品酒店。

3.3.3 餐饮接待服务

餐饮服务应注重类型丰富与品质提升,以农产品、水产品及野生蔬菜为餐饮特色。大型饭店、美食街应集中布设于县城、镇区内,强调餐饮类型的多样化。乡村旅游景区(点)及服务区建议以生态农家乐、特色餐饮为主打,以桑树坪镇土产、当地美食服务游客。

3.3.4 文化娱乐服务

对桑树坪镇的民俗、民风进行深度挖掘。旅游镇区建议结合节庆、国定长假的旅游旺季,安排常规性娱乐活动及节庆特色活动,组织集市、庙会、歌会、文艺展演等互动项目,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同时,结合各景区(点)的旅游特色,以户外运动、山水游览、动植物赏析为主题,组织季度、年度赛事活动、文化节庆。

3.3.5 旅游购物服务

桑树坪镇旅游购物服务应在县城、镇区集中设置,在县城、镇区设置精品购物街、步行街,提供丰富多样的各类特色旅游商品。景区(点)则强调旅游商品的精致感、特色化,以手工艺品、特色农产为卖点,同时以顺应景区(点)主题和文化内涵进行商品开发与包装。

3.3.6 医疗保障服务

布设综合医院于旅游集镇,提升医疗品质与接待能力。在各旅游综合服务点设置急救医疗室。

3.3.7 智慧旅游系统

根据桑树坪镇旅游发展进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从旅游服务智慧化、旅游管理智慧化和旅游营销智慧化等方面分阶段逐步建设和完善桑树坪镇智慧旅游系统,在吃、住、行、游、购、娱、教、管、研等领域服务于公众,从而提高桑树坪镇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桑树坪镇旅游形象。可以设置桑树坪镇旅游网站,开通桑树坪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在重要的集散地,如旅游服务中心建立专用WiFi热点,开发桑树坪镇旅游App等,完善智慧旅游系统。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辽宁锦州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