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力作绘就青春亮色
——蕞议青年作曲家刘普群的审美实践

2020-02-22 23:02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荣获湖南省湖南

□ 肖 舞

长久以来,了解一个人时大家习惯看其履历,履历成了个人成长经历与成就的说明书。

日前,笔者有幸阅读了一位80 后青年作曲家“亮眼” 的艺术履历,其看似平凡却非凡的音乐人生与成就,令人肃然起敬。 比如最近这两年里,他创作的歌曲《大学我穿上绿军装》 《爱的家园》 《美丽的中国春常在》 《神奇的雨母山》 分别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征兵之歌” 最佳作品奖、 “礼赞新中国,共圆小康梦” 湖南省“潇湘好歌” 铜奖、 “音乐长沙” 原创作品征集评比二等奖、 中国村歌大赛百佳村歌奖以及《生命的嘱托》 《童童回家》 荣获湖南省文旅厅“抗击疫情·云游湖南” 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奖,还入选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 文艺家。 可谓获奖不断,收获满满。

湘楚大地,“弦歌三千年”,音乐人才辈出。 这位才情满怀的青年作曲家就是出生于“中国歌剧之乡” 湖南株洲的刘普群,迄今已创作300 多首(部) 音乐作品,其中40 多次荣获国家、 省、 市级音乐创作奖项与荣誉。 曾在原武警湖南省总队文工团担任音乐创作人长达12年,多次立功受奖。 现为三湘“首善之区” 长沙县文化馆副馆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音协青年音乐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省音协创作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长沙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等,成了湖南青年作曲家群中一颗耀眼的“星”。

在学校,刘普群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等生”。

一棵大树的枝繁叶茂源于深埋土壤里的根。 现在生活于省会城市的刘普群,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但三生有幸的是他有一位满身全是文艺细胞的母亲。 母亲从小爱看戏、 爱唱戏,能歌善舞,后来炼就了演戏的“十八般武艺”,长年活跃于十里八乡的花鼓戏舞台,对湖南本土的花鼓戏可谓张口就来,倒背如流。 刘普群天然地遗传了母亲的最强基因,从小跟着母亲演戏、 看戏、 学戏,上学后就是班里的文艺尖子,那种藏入骨子里的艺术特质截然不同,经常代表学校到县、 市里参加文艺调演和比赛。 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为湖南工业大学)。

甫一进校,他就被同学们推举为班上学习委员。 从此也开启了新的师范类学习旅程,既是学习声乐又是学习舞蹈,还要学习乐理、 钢琴演奏等,每天如饥似渴地吸纳新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当他第一次看到钢琴时,犹如看到了自己久违的“心肝宝贵”。 后来的3 年学习里,他每天陶醉于钢琴房,练习各种乐曲,培养了很好的音乐感受,为他的演唱与舞蹈炼就了相当扎实的“诗外功夫”。 据他的同学回忆,刘普群在学校期间,不仅学习特别认真刻苦、 特别拼,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出去玩,唯独他要么在琴房要么在练功房,而且表现出了过人的艺术禀赋,每次考试文化、 专业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 曾有一位授课老师对他说,你哪里是“普群”,明明就是“超群”,这么一句简单、 朴实的话直到20 年后的今天,他依然记忆犹新,在给与他鼓励自豪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一份莫名的精神力量。 毕业前,他在湘潭市歌舞剧团实习了4个月,参加了各种文艺社会实践活动,大大增强了实践能力; 毕业时,他被评为全省优秀毕业生,当年株洲地区仅有两位学生获此殊荣。

花有梦,草有梦,人更有梦。 学校毕业后,当一名优秀的文艺兵成了刘普群心中最大的梦想与追求。 于是,他奔赴原武警湖南省总队文工团参加考试。 首先现场表演了自己编创的一支舞蹈,评委鼓掌肯定了他的精彩表演,但根据文工团实际情况,急缺一名键盘手与编曲录制人,问他能否有这方面的特长。 顿时,刘普群不急不忙,立刻自弹自唱,表演了一番,评委拍案叫绝,当场录取了他。 在经过几个月的新兵训练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文工团的一员,圆了当兵的梦。当兵期间,他继续上学深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以出色的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

在部队,刘普群是一名立功受奖的“优等兵”。

“你的定位就是作曲、 编曲,半年之内必须学会,否则就把你调回去。” 来到文工团的第二天,团长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十分严肃地对他下达了此命令。 军令如山倒。 对于刚刚跨出校门的刘普群而言,当时一脸木然,之前从没有接触、 见识过录音棚,也没有老师指导,咋办?这是军令,是任务,更是舞台、 战场。 尽管他心里完全没谱但必须想方设法完成。 就这样,他根据有限的录音设备说明书及书籍,凭着自己良好的音乐感受与素养,硬着头皮扎进录音棚的系统学习中,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慢慢摸索、 慢慢尝试,碰到困难也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更是不急不躁、 循序渐进。

时间是改变一切的灵丹妙药。 经过半年的潜心研习与攻关,刘普群基本上掌握了录音棚的操作技术,学会了编曲、 录制,达到了文工团团长提出的要求,开启了文工团演出的工作模式。 一年后即2003年,正值弱冠之年的他如鱼得水,除了歌唱表演与舞蹈表演之外,在参加各种演出之余,创作了《再续缘》 《最后一次拥抱》 等多首激情飞扬的“刘氏青春之歌”。 虽然歌曲质量不高、 至今印象不太深了,但都是他的发轫之作,打开了创作的第一道门。 2004 年,刘普群正式迈入音乐创作的“绿色通道”,创作的歌曲《长话短说》 荣获武警部队文艺汇演三等奖,赢得了“开门红”。 自此以后,他的创作热情被点燃,满怀才情像喷涌的泉水一般源源不断,越流越长,越流越远,一浪高过一浪,可谓一发不可收拾。

一方面,他创作的歌曲接二连三地获奖,比如歌曲《三湘四水兵歌飞》 2005 年荣获武警部队文艺汇演三等奖,歌曲《当兵的阿哥回来了》 (袁双洋演唱) 2006 年全军文艺汇演中荣获创作二等奖,作曲、编曲与创演的原生态舞蹈《侗族踏歌》 (与湘西音乐家郭巴老师合作)荣获2006 年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歌曲《建设新农村》 2007 年代表武警部队在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评比中荣获音乐创作奖,歌曲《三湘四水兵歌飞》 《爱把路铺平》 2008 年分别荣获武警部队第九届文艺作品评比的创作二、 三等奖,歌曲《瑶山金银花》 2009 年荣获湖南省庆祝建国60 周年优秀作品奖,歌曲《云端小路》 《卫士情愫》 2013 年均荣获全军业余文艺汇演三等奖,歌曲《我是雷锋故乡一个兵》 2014 年荣获全国首届原创歌曲金奖。

另一方面,他创作的歌曲广为传唱与采用。 比如,2007 年荣获群星奖音乐创作奖的歌曲《建设新农村》 被收入《湖南文艺60 周年·音乐卷》、 在全军“八一” 晚会中演唱的歌曲《忠诚卫士,跟党前进》 被下发武警湖南总队教唱; 2008 年,先后为湖南省储备局、 湖南省公安厅、 总队“三共” 表彰晚会创作晚会主题歌《心手相牵》、 为湖南赈灾晚会创作歌曲《军中硬汉子》、 为欢送老兵专题创作歌曲《老兵慢走》,得到业内专家和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网上点击率达到18 万次; 2009年,为武警总队庆祝建国60 周年创作歌曲《三湘武警颂祖国》 《三湘武警进行曲》,受到总队首长的高度关注; 2010 年,歌曲《童心映军营》 被湖南教育电视台选为少儿春晚主题曲,歌曲《情润玉树》 《三湘武警光荣的兵》 《光荣花》 被武警湖南省总队庆祝建军83 周年晚会选用,歌曲《擦亮太阳》 被省司法厅晚会选为主题歌; 2011 年,歌曲《童心向党》 被选为湖南少儿建党90 周年主题曲,且被推荐到中央文明办展演; 2012 年,歌曲《国旗下盛开的警花》 成了武警部队新近向基层推荐的20 首“忠诚卫士歌曲” 之一,歌曲《南湖的灯》 被选为武警总队庆祝建党90 周年主题歌; 2015 年2 月,为湖南军嫂颁奖晚会创作主题曲《湖湘军嫂》 及表演唱《俺的那个他》 等,并担任晚会音乐总监。

稍作总结,无疑有几个亮点: 第一,获奖次数多。 13 年创作音乐作品200 多首(部),荣获各种奖项与荣誉有数十次。 第二,奖项级别高。 比如2006 年分别荣获全军文艺汇演中创作二等奖、 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2007 年荣获第十四届群星奖音乐创作奖,以及多次荣获比赛的金奖。 第三,作品影响大。 多次为省级以上的晚会创作主题歌,多首为部队官兵创作的歌曲被广为传唱或点击率高。 第四,作品特色鲜明。 军旅题材歌曲多、 专业水平高,将军营生活写得深、 写得透,湖南味道与侗族特色也很浓。 第五,作品种类多。 既有军人歌曲也有少儿歌曲,还有舞蹈音乐、 表演唱等。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品是作曲家的立身之本,唯有好作品才有话语权。 刘普群在文工团专业的作曲、 编曲岗位一干就是12 年,从自学作曲、 编曲到逐渐出色地完成创作任务,再到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作曲家、 编曲、 歌舞演员,一路歌声一路风雨,发生了很多故事,走过了很多弯路,经历了很多高光时刻,获得了很多鲜花与掌声,更是留下了很多优质作品,打造了创作成长的新高地。 诚如他曾在从军日记中写的,文工团的从艺经历是他这一辈子的最大财富与最大荣耀,在做事风格与音乐修养上为他转业到地方从事文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他的音乐创作铸造了核心引擎。

在单位,刘普群是一名获奖连连的“专业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2015 年7 月,刘普群转业,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部队,离开了熟悉的舞台,来到了长沙县巡防办交警大队,做了一名奔跑中的交警。 刚上班不久,他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为素材,将其化作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即歌曲《谁在奉献爱》,既献给自己也献给同行交警,歌词朴实,音乐精美,歌赞了交警的奉献精神,唱出了新时期交警的心声。 歌曲在网络上传后,广受欢迎,短短几天时间内点击次数高达40 万,多家本土主流媒体纷纷予以采访报道。

翌年,他被调至长沙县文化馆工作。 新环境,新岗位,新作为,这一年他创作了十余件音乐作品,其中6 次获奖,即自编自演的音诗画《守望》 荣获长沙县“五一” 劳动节文艺节目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歌曲《爱的阳光》 《记住这一仗》 《长沙有个家训村》 分别荣获“品质长沙我在现场” 长沙市原创歌曲评比二等奖、 湖南省新人新歌大赛铜奖、 长沙市“欢乐潇湘” 展演银奖,歌曲《妹妹生得乖》 荣获长沙市“欢乐潇湘” 展演金奖和湖南省文联、 省音协主办的潇湘好歌“潇湘追梦” 原创精品歌曲金奖。 还有歌曲《文明之花满人间》 被选作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我们都来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省原创广场舞歌曲,广泛发行与推广。

强者恒强。 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即2017 年至今,他不仅以长沙县新农村建设为背景、 以长沙山歌为音乐素材、 以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标准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星沙山水谣》,共5 个部分、 14 首作品(作品获得了国家一级作曲邓东源、 杨天解、 尹晓星等多位专家的高度肯定),而且每年有2 到4 件作品获大奖,成了音乐界的“获奖专业户”。 比如,2017 年,歌曲《记住这一仗》 代表长沙县到省里比赛,荣获湖南省新人新歌大赛铜奖,歌曲《长沙有个家训村》 代表县里参加长沙市“欢乐潇湘” 展演,荣获银奖; 2018 年,歌曲《妹妹生得乖》《每当我唱起国歌》 分别荣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 音乐类专业组金奖、 银奖; 2019 年,歌曲《大学我穿上绿军装》 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征兵之歌” 最佳作品奖,歌曲《爱的家园》 荣获由省文联、 省音协主办的“礼赞新中国,共圆小康梦” 湖南省“潇湘好歌” 评选铜奖;2020 年,歌曲《生命的嘱托》 《童童回家》 荣获湖南省文旅厅“抗击疫情·云游湖南” 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奖,《美丽的中国春常在》 荣获“音乐长沙” 长沙市原创音乐作品征集评选二等奖,《神奇的雨母山》 荣获2020 年中国村歌大赛百佳村歌奖。 此外,他还荣获长沙市委宣传部、 长沙市文联主办的“文艺新人” 奖,入选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 艺术家,其个人成就与生平被收入《湖南当代音乐史》 名人专栏,是当时年龄最小的作曲家。

“我们的作品必须要有创新、 有特点、 有记忆点,从内容到风格、形式到情感表达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否则就是大路货,不如不创作。” 在去年湖南省音协组织的青年词曲作家交流座谈会上,刘普群以军人的口吻铿锵有力地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我们的羽翼,理应倍加珍惜。” 他的这一简短而犀利的发言,戳中了当下音乐界不少创作者的“痛点”,引得现场一片掌声,更是让笔者顿时脑洞大开,联想起了他多年以来作品屡屡摘金夺银的“独门秘笈”。

纵观刘普群的音乐作品可以得知,他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早期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的歌曲《建设新农村》,在现代、 时尚的音乐中巧妙地采用了湖南湘西侗族民间音乐的精华元素,给人一种“点石成金” 的美妙感受。 又如,荣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 音乐类专业组银奖的歌曲《每当我唱起国歌》,首先一开头就用小号引用《国歌》 的一句旋律,号角声“135” (do mi sol) 大和弦色彩鲜艳、 明亮,接着一个纯四度的向上移位,且采用大合唱“我的祖国,我的国歌”,深情地表达对祖国、 对国歌的敬畏和热爱。 然后,就是“135” 旋律的变奏,速度渐快,催人奋进,再次回到原来的速度。整个主歌旋律简约、 质朴,犹如一个人在尽情诉说,逐层推进,最终到达情绪的沸点。 副歌一开始就升到整曲的最高音,领唱加合唱反复引用《国歌》 中那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纯四度旋律,将“激励着你我” 作为整首曲子的情感宣泄口,把对《国歌》 的敬仰之情灌注在这句高音上。 整首歌曲结构鲜明,调式调性对比鲜明,通俗易唱,以领唱加大合唱的演绎方式,大气磅礴,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呐喊!

值得击节赞叹的是,荣获湖南省“潇湘好歌” 2016 年“潇湘追梦”原创精品歌曲金奖、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 音乐类专业组金奖的歌曲《妹妹生得乖》,他一手作词、 一手作曲,一气呵成,魅力十足。 可以说,这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湖南音乐界近年来少有的好作品。 曾有专家评委称其为新时代的“辣妹子” 之歌。其一,歌唱的对象特殊——长沙妹砣(女孩子,长沙话)。 其二,歌词对长沙妹砣的描写专业、 精到,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譬如“妹妹吔妹妹吔,相貌生得乖吔,红红的脸蛋儿好比那牡丹开,妹妹的小手儿好比那藕芽白,不高不矮好身材,走路好比蝴蝶舞,坐下好比那莲花开……性情真可爱吔,妹妹的山歌儿甜醉了哥的怀,温柔体贴又可爱,天真活泼又勤快”,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既生动、 形象又贴切、 到位,将长沙女孩的外貌、 性格、 品质等描绘得淋漓尽致。 其三,音乐清新、 地道,传统韵味与现代意味完美融合,美不胜收。 作者以长沙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长沙山歌为创作素材,在全球化语境下大胆创新,采用民族化的作曲方法与现代作曲的理念与技巧,构造了最质朴、 最现代、 最富民族个性的音乐语汇,塑造了鲜活、 独特的音乐形象,表达了细腻、 深邃的情感,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令听众感到格外新鲜、 亲切,印象深刻。

青年塑造未来。 回望过去,刘普群无疑是一位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作曲家,用“四力” (指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创作了一批“四讴” (讴歌党、 讴歌祖国、 讴歌人民、 讴歌英雄) 的音乐力作,擦亮了奋斗的青春底色,绘就了人生的青春亮色,形成了个人的风格特色。 当然,这绝对离不开陪伴、 指导、 支持刘普群一路成长成才的家人、 老师、 朋友,以及单位领导的栽培与提携,刘普群对此心存感激与感恩。 展望未来,刘普群的音乐创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谱写个人音乐人生的辉煌篇章,为新时代的三湘乐坛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荣获湖南省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三线建设在湖南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岁月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