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从肝论治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0-02-22 03:14夏海丹赵旭东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中医证候甲亢

夏海丹 赵旭东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从肝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5例患者在从肝论治理念的指导下使用疏肝培脾汤治疗,对照组使用甲巯咪唑片(賽治)治疗,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甲状腺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优化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治疗中遵循中医从肝论治理念,合理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中医症状和甲状腺功能的改善,且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关键词】中医药;从肝论治;甲亢;中医证候;甲状腺功能

【中图分类号】R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6-0061-01

甲亢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特征,患者往往病情绵延,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生活质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甲亢引发的心脏相关病症往往较为严重,并且随着患者甲亢病症的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也随之增长,且患者恢复的难度较大,部分患者甚至始终无法恢复正常心脏功能。若甲亢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出现甲亢危险,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随着甲亢疾病发病率的提升,以及对疾病认知和防控重视的增加,医疗卫生部门对于甲亢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宣传力度显著增加,在社会层面上形成了足够的重视。甲亢的发病机制常被认为属于阴虚阳亢,临床中患者发病后会有气短、消瘦、烦躁易怒、倦怠乏力以及大便频和多汗等症状。中医治疗甲亢中,采取疏肝健脾法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基于肝脏在甲亢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选取适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甲亢的安全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7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选取70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中有8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57岁,平均(42.42±3.57)岁,病程最短是2个月,最长为16个月,平均(8.34±3.7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男性,26例女性,最小年龄是23岁,最大56岁,平均(42.75±3.64)岁,病程最短是3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8.24±3.62)个月。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能够配合治疗,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证;排除甲亢危象、精神或语言障碍患者,入组患者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治疗方法

入组患者均接受饮食、运动、生活和心理针对性干预。

对照组使用赛治治疗,10mg/次,2次/日,餐后口服,依据患者病症调整使用剂量。

研究组采用中药疏肝培脾汤治疗,方剂成分是:生黄芪24g,柴胡16g,生牡蛎15g,石斛、麦冬、郁金、茯神各12g,生于术、广陈皮、生麦芽各10g,川厚朴8g。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28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评估两组的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心悸不宁以及手指震颤以及消瘦、气短等症状,分级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检测记录两组的血清TSH、FT3和FT4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x2)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治疗前的甲状腺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优化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甲亢发病后往往病程较长,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后才能够被治愈,且复发风险较高。在甲亢发病初期,患者主要是气滞肝郁、气结脾伤,机体气血运行阻滞,津液逐渐凝聚成痰,此阶段患者是以气滞症状为主。若是长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气滞痰凝导致血脉运行瘀阻,疾病发展到中期阶段时,患者呈痰凝血瘀特征。甲亢疾病绵延反复,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患者的肝阴和心阴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出现脉数和心悸等表现。甲亢疾病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属于虚症。在甲亢较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患者在饮食、情志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出现多种临床表现。中医理论认为,从病因机制方面来看,甲亢的病位在于肝脏,随着疾病发展累及脾脏、肾脏及心脏。因此,中医理论认为在甲亢治疗中,应坚持从肝论治的理念,从肝脏治疗和调节出发,针对疾病发展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化特征,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甲状腺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优化对照组(P<0.05)。甲亢发病机制中,脾虚肝郁属于重要作用机制,采取疏肝健脾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研究中使用疏肝培脾汤针对性地治疗甲亢,能够发挥方剂中多种中药材的疏肝健脾功效,达到甲亢治疗效果。方剂中的柴胡具有显著的疏肝效果,黄芪有健脾补气之功效,两种药材均符合甲亢患者肝郁脾虚的对症治疗机理,作为君药能够发挥显著效果。白术具有健脾功效,生麦芽具有生发脾气的效果,而厚朴、陈皮在理气、下气方面功效显著,能够实现脾胃自健。加之石斛、麦冬等药材在凝神等方面的功效,方剂整体的疏肝健脾效果十分显著。基于此,研究认为,甲亢治疗中遵循中医从肝论治理念,合理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中医症状和甲状腺功能的改善,且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布天杰,闫璞,张宁.张宁教授从肝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采撷[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5[2020-09-08].https://doi.org/ 10.13210/j.cnki.jhmu.20200818.001.

[2]韩青青,王颖,段飞,王泽瑾,郭盼盼,燕苗苗,陈亚琳,闫诏,燕树勋.燕树勋教授从肝论治甲状腺癌术后疾病经验总结[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5):138-141.

[3]韩雪梅,何泽.何泽教授从肝论治甲亢之临床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7):78-80.

猜你喜欢
甲状腺功能中医证候甲亢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双唑泰棉栓联合中药冲洗、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妊娠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分析
新兴县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的调查和分析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