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个体化护理影响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具体效果

2020-02-22 03:14张佳佳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张佳佳

【摘要】目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并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个体化护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可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6-0077-01

胆结石成因复杂,与饮食习惯、药物刺激、年龄、基因等均密切相关,早期胆结石症状不明显,有轻微不适,但极易被忽视,多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胆结石手术治疗。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手术缺乏了解,经济负担、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出现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影响预后[1]。因此,本文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并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5.47±2.43)岁,胆色素结石5例,胆固醇结石22例,混合结石9例。对照组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6.02±2.52)岁,胆色素结石6例,胆固醇结石20例,混合结石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护理、生命体征变化监测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具体包括:(1)个体化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减轻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全面、动态评估,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了解患者的喜好,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嘱咐其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2)个体化饮食及运动护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体魄,在营养师的指导下,为其制定个体化食谱,嘱咐其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多食用肉、米、面、蛋、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芹菜、洋葱等易胀气的食物;(3)个体化疼痛护理:向患者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避免患者过度担心;加强镇痛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尽量使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必要时使用镇痛药;(4)个体化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环境,除基本设置外,可做一些简单的、个体化、符合患者喜好的布置,例如摆放绿色植物,播放舒缓的音乐,提高患者舒适度;(5)术后精心护理:加强手术切口护理,防止切口感染,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尽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护理需求,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使其保持良好的机体及精神状态,提高恢复速度。

1.3评价标准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评价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利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胆结石在临床上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胆结石患病人数明显增加。患者出现胆结石后,极易诱发感染,引起急性炎症,刺激胆囊粘膜,甚至可发展为胆囊癌[3]。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隐痛、胆绞痛等症状,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但在手术时,可能造成胆管损伤,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反流性胃炎。由于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缺乏了解,因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不仅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甚至可能干扰手术顺利进行,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复杂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妥善的考虑,与患者沟通不足,且日常护理不够严密,极易出现护理差错和遗漏[4]。

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可弥补常规护理工作的不足,能够围绕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差异,从而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有证据表明[5],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缓解,睡眠质量得到提高,表明其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个体化护理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满足其生理、心理的多方面需求,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可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唐丽.个体化护理对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效果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4):106+110.

[2]张丽华,缪亚萍,梁芳红.个体化护理影响膽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05):680-681.

[3]崔艳荣,姜彩红,杨美洁.应用个体化护理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0):106.

[4]胡晓娅.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2):166+168.

[5]林英霞.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98.

猜你喜欢
个体化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