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的应用探究

2020-02-22 03:14邓丽梅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邓丽梅

【摘要】目的:观察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对老年人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社区就医的老年人120名,纳入到本次试验中展开探析。以奇偶数分组形式,将60名奇数老年人设为对照组,将60名偶数老年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行社区综合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人实施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于社区中推广。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护理服务;老年人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与此同时,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模式,是结合实际情况而形成的一种养老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居家养老模式就是社区养老模式,由社区护理人员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社区就医的老年人120名,纳入到本次试验中展开探析。以奇偶数分组形式,将60名奇数老年人设为对照组,将60名偶数老年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老年人信息:男性、女性分别有32名和28名;年龄范围是51岁至77岁,年龄平均值是64.23岁。观察组老年人信息:男性、女性分别有31名和29名;年龄范围是50岁至78岁,年龄平均值是64.56岁。纳入标准:(1)入选老年人均于社区就医;(2)入选老年人均了解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疾病的老年人;(2)资料不全的老年人。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

一方面,健康宣教。向老年人讲述护理服务的内容、重要性等,提高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另一方面,心理干预。积极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掌握老年人的不良情绪,为其实施个性化心理指导。

1.2.2观察组行社区综合护理服务

首先,正确认识居家养老服务特点,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集人、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统一体,其中,特别加强后三者对人的影响,社区护理的核心是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健康的护理服务,以达到预防疾病为目的,所以能被广大老百姓接受。其次,针对性护理服务。依据不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如居家护理除执行医嘱外均要求自主独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护理。除了传染病,应鼓励家属间的互相接触和管理,提倡自主与自我管理,因为这可以看到家庭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作用[1]。同时,可充分评估老年人及其家庭在生理、社会环境、心理等影响,帮助寻找最合适的社区资源,最终能达到自主生活的目标。最后,健康筛检。对老年人实施健康体检筛查,及时发现高危老年人群,并对其展开持续性的监测。家护理指的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患者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患病个人、出院后的患者以及长期家庭疗养性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慢性病人包括肺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骨和关节病变、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必须在家卧床或者器械辅助者。而对他们护理的主要内容是: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其中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生活等,单项评分25分,总分100分。分数高,生活质量好。护理满意度标准:①十分满意:老年人生活质量好;②满意:老年人生活质量一般;③不满意:老年人生活质量差。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曾经是我国最普遍也最被老年人所接受的一种养老方式,现却遭受着家庭结构改变所带来的考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院等养老机构不断出现,但是机构养老由于成本较高、缺乏家庭温暖、社会隔离等原因不被大多数老年人及家庭所接受,同时这种养老方式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在物力、精力、财力等多方面投入,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人员等,受多种条件限制的机构养老很难满足养老的需求[3]。因此,采用居家养老模式,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则显得十分必要。研究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总分(95.46±1.24)分,高于对照组,且无论是躯体、心理,还是社会等单项评分,观察组的评分均更高。此外,观察组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综合来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两组采用的护理服务不同。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服务,其内容比较普遍,缺乏针对性。观察组采用的社区护理服务,是基于居家养老模式而展开的。在对老年人实施社区护理服务时,通常是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护理需求,为老年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内容,通过对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筛查,及时发现老年人的高危病种。在护理服务期间,社区護理服务人员始终以老年人为核心,致力于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考虑老年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从老年人的餐饮、娱乐、学习、活动等多方面进行护理。与常规护理服务相比,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因而效果更好[4]。

综上所述,对老年人实施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于社区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娟.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的应用初探[J].家庭保健,2018,000(017):122-123.

【2】薛谨,刘永兵.社区老年人群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033(024):2286-2288.

【3】刘美丽,刘娜.医养结合新模式下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J].心理月刊,2019,014(005):71-71.

【4】陈冬青.居家养老背景下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建构[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03):284-285.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