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僵蚕辛荑汤”治疗鼻炎的临床体会

2020-02-22 03:14杨榕榕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鼻炎

杨榕榕

【摘要】鼻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本文总结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贵州省名中医,朱祝生教授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自拟的“防风僵蚕辛荑汤”对鼻炎患者运用辨证加减治疗﹐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经认真体会加以临床运用﹐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以示推广。

【关键词】 鼻炎;“防风僵蚕辛荑汤”;名老中医经验

鼻炎以“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属于祖国医学的鼻鼽、鼽喷、鼽嚏、鼽水、鼽、嚏等范畴[1]

1对鼻炎病因病机认识

①风邪外袭: 由于反复遭受风寒、风热侵袭,肺经郁热,清肃失常,气道不清,鼻窍失利,津液壅滞,日久化为浊涕,滋流如渊而成病。

②肺经伏热:邪热循经上凌鼻窍,可致鼻痒、喷嚏连连;肺经伏热,肃降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水液泛滥则致鼻流清涕不止,肺司降,喜清而惡浊受浊气薰蒸郁结而为痰涕。

③肺肾不足:肺肾不足、肾水亏损,均可导致虚火内生,而上犯肺金。气道不清,浊涕时下而为本病。但本病日久不愈,浊涕流渗不止,阴液耗损也为重要原因之一。故常益气滋阴润肺。

④气阴两虚﹕肺阴虚﹐脾气虚﹐肺阴虚不能滋养孔窍﹐脾气虚抗病能力低下﹐免疫力亦低下。肺气不足,气道不清,浊涕时下而为本病。但本病日久不愈,浊涕流渗不止,阴液耗损也为重要原因之一。故常益气滋阴润肺。

2鼻炎的中医治疗原则:祛风宣肺通窍;滋阴益气通窍;补肺健脾通窍; 或佐以清降胃火,或佐以清泄肝胆。还可结合外治之法使病症痊愈。

2.遣方用药特点

2.1祛风宣肺通窍为重 由于反复遭受风寒、风热侵袭,肺经郁热,清肃失常,气道不清,鼻窍失利,津液壅滞,日久化为浊涕,滋流如渊而成病。故老师常用防风、僵蚕、蝉衣以祛风。肺司降,喜清而恶浊。故临床上老师善用清肺经之热药,如黄芩、石膏、知母等以清肺胃经之热,再选辛夷花、苍耳子﹑白芷、鹅不食草等以宣通鼻窍。

2.2滋阴益气为本 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内因以肺、脾、肝、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以风寒侵袭或异气、异味刺激而诱发。中医治疗本病在辨证的基础上,三因治宜,灵活地以内治法治其本,恢复脏腑功能,以外治法调理气血或直达病所。临床上朱老师善用黄芪、北沙参、麦冬等药益肺气、养肺阴,以提高患者抗病能力,防止风邪内侵,肺开窍于鼻,肺气宣通则鼻窍利。

朱祝生教授根据以上认识,自拟“防风僵蚕辛夷汤”加减﹔

方药﹕

防风10g, 蝉衣10g, 僵蚕10g,白芷10g, 藁本10g, 荆芥10g, 辛夷10g, 鹅不食草10g, 苍耳子10g,黄芪、10g

鼻塞流浊涕热者加用 黄芩10 g,芦根10 g,肺气虚者加用太子参

阴虚内热加、北沙参、麦冬等。并根据鼻炎不同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其中主要药物组成作用如下:

防风:解热镇痛、抗菌抗炎。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解热镇痛作用。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蝉衣: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有很好的抗惊厥、镇静作用。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有抗炎、解热镇痛、解痉作用。鹅不食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功效,且有抗菌抗毒、化痰止咳、消炎、抗过敏作用。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具有抗炎作用。藁本: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具有抑菌、镇静抗炎作用。辛夷花:具有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要药;适合于治鼻塞,头痛,具有局部收敛作用。

其中防风、荆芥、僵蚕、蝉衣具有祛风、抗炎作用,白芷、鹅不食草、苍耳子、辛夷花、藁本均有祛风、通窍作用,且均有抑菌抗炎作用。全方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对患者鼻炎症状明显改善。

典型病案

杨永明 男 46岁

鼻炎病史2年,现觉鼻塞,流浊涕,时觉鼻干,易打喷嚏、出血,感冒后觉头晕,记忆力差,于贵医查鼻中隔偏曲;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脉细弦。辅查:鼻中隔偏曲,鼻甲轻度水肿、肥大。

辨证:鼻炎(外感风邪、肺脾阴虚),

治法﹕祛风清热、润肺养阴,

处方:“防风僵蚕辛夷汤”加减

防风10g ,荆芥10g , 蝉衣10g , 僵蚕10g,沙参15g, 麦冬10g ,天冬10g ,百合10g,黄芪15g ,太子参15g,当归10g,辛夷花10g(包煎),苍耳子10g, 鹅不食草6g,藁本10g ,白芷10g,蔓荆子10g,川芎10g,通草10g,枳壳10g, 陈皮10g,黄芩15g , 甘草6g。5付 , 一日一剂水煎服,水煎450ml,150ml/次,日服三次/日。并嘱咐少食生冷、刺激辛辣食物。

7月30日二诊鼻塞,流浊涕,时觉鼻干,易打喷嚏、出血,头晕,记忆力差症状有所减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前方再服6剂。

8月10日三诊:鼻塞、时打喷嚏、鼻干症状基本缓解,未诉鼻出血、头晕等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前方去黄芩继续服用5剂。

患者鼻炎已有两年,鼻塞,流浊涕,时觉鼻干,易打喷嚏、出血,感冒后觉头晕,记忆力差,多为肺阴虚、脾气虚﹐外感风邪、鼻窍不通有热,上扰清明,舌质红,苔白,阴虚有内热。治疗以防风僵蚕辛夷汤加减而获效。

4总结

朱祝生教授临床善用“防风僵蚕辛荑汤”对不同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祛风宣肺补肺益气清热通窍之法,获得较好治疗效果。可为临床辨治鼻炎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医鼻炎治疗理论认为:鼻炎素体表虚、卫外不固、复感风邪、入里化热、阴寒鼻窍、肺失宣降所致。其关键在于肺气虚弱,易受外邪,如反复感受风热,以至风热恋肺,上扰鼻窍,则鼻塞不通。脾胃素虚,水湿偏盛,复感风寒,水湿得寒而凝,湿浊结聚鼻窍,则产生鼻塞流涕形成鼻炎。因此中医在临床上多以扶正祛邪,宣肺通窍,祛风清热为主。

发生的主要病因,外因多为风、寒、热、燥等异邪之气侵袭肺卫鼻窍,内因多由个人体质禀赋不足和情志失常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机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治疗以温补肺脏,祛散风寒,健脾补肺,温阳敛气,温补肾阳,固肾纳气合方治疗,随证加减,选用防风僵蚕辛夷汤加减,为临床辨治鼻炎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 张天, 李迪臣, 等. 临床中医内科学(下) [M] . 北京出版社, 1994 .

猜你喜欢
鼻炎
缓解鼻炎症状喝橘皮茶
注意! 鼻炎出没!
秋末冬初,青少年如何防治鼻炎
鼻炎能够根治吗?
鼻炎和感冒都会鼻塞、流鼻涕,但二者还有这些区别
鼻炎高发季,常见的种类和症状
鼻炎会癌变?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欢乐堂系列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