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问题与建议

2020-02-24 07:50史先阳蔡德森张仁展
水产养殖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非鱼水槽流水

史先阳,蔡德森,张仁展

(南京市浦口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南京 211800)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在江苏省全面推广的一种新的渔业养殖模式,它具有不污染外部环境、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精准投饵和用药方便管理等优点。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自主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该文以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为例,梳理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为养殖户、生产企业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1 池塘条件

1.1 系统土建部分

流水槽建设在池塘一侧,为砖混结构。4号塘总面积11×667 m2,流水槽长25 m,宽4 m的1个、6 m的 2个(具体见图 1);5号塘总面积 21×667 m2,流水槽长25 m,宽3 m的1个、5 m的2个(具体见图2)。

流水槽进水口深度1.8 m,出水口深度2.1 m。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2道金属网闸门,网目一大一小,出水口另建设2 m长的集污区,养殖区与集污区用金属网闸门隔开。集污区内设有漏斗形集污池,便于集污。集污区出水口建0.5 m高的墙,上方连接金属网(图3、图4)。

1.2 增氧推水部分

在每个流水槽池的入水口处架设1台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3 m宽水槽推水机功率为1.5 kW,5 m宽水槽功率为2.2 kW。此外,池塘配有1套12 kW的备用发电机和1.5 kW的微孔增氧机。

1.3 集污处理部分

集污池内连接排污管道和吸污泵,排污管口径75 mm,吸污泵功率1.5 kW。

2 放养情况

2.1 流水槽放养

罗非鱼共放养3 195.5 kg(表1),罗非鱼苗种外购。

表1流水槽内鱼苗放养

2.2 净化区内放养

净化区内放养花链、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和螺蛳、青虾,鲢鳙鱼数量比例为 1∶1(表 2),花白鲢苗种来自合作社内苗种塘。

表2净化区内鱼苗放养

3 日常管理

3.1 水生植物种植

净化区设置浮床,平均每667 m2设置一个,浮床长3 m、宽1.4 m,用直径32 mm的PVC管扎成框架,用聚乙烯绳织成2 cm×2 cm网孔大小的床体。浮床上种植水芹、空心菜;3月在净化区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3.2 饲料投喂

使用海大饲料公司的鱼用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28%,每天投喂2次,8:00—9:00投喂全天投喂总量的 40%,16:00—17:00投喂总量的60%。视水质条件、天气状况等适度调整。全天投喂量以水槽内鱼体总体质量2%~4%为标准。

3.3 病害防治

前期养殖过程中没有投放过鱼药。每半个月打样1次,检查鱼的生长情况。从6月开始,解剖鱼体时发现,鱼体内脂肪较多,出现脂肪肝症状,部分罗非鱼开始出现肝胆综合征的症状。在8月上旬,4号池两条水槽罗非鱼爆发链球菌病造成大量死亡,泼洒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效果不明显。

3.4 捕捞

在7月18日用围网对净化区达到1.5~2.0 kg/尾的花白鲢进行轮捕上市。7月初开始在流水槽内用自行编制网目尺寸为9 cm尼龙网两边用竹竿,紧贴流水槽内壁将罗非鱼赶到一端,规格小的从网眼中游出,用抄网将规格达到0.5 kg/尾的罗非鱼捕捞上市。

4 收获情况

罗非鱼总产量40 747 kg,罗非鱼总产值33.02万元,净化区产值8.41万元。总成本47.77万元,亏损6.34万元(表3)。

5 存在问题

5.1 池塘基础条件较差

建设流水槽的4号塘、5号塘是老养殖塘口,池塘淤泥多,并且池塘四周采用水泥护坡不利于池塘水质净化,导致高温时期池塘内水质容易恶化。没有设置导流堤,池塘内水体没有形成整体的大循环。

5.2 水槽采用砖混结构

水槽采用的是砖混结构,建设难度大,需要将底部淤泥清除并浇灌混凝土,建设费用高;砖混结构容易吸热,在7、8月时候水槽内水温明显高于外部环境。表面粗糙,鱼体摩擦或碰撞容易受伤,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发生死亡。

表3效益分析表

5.3 设备装置不合理

对流水槽内水速进行测定,在水表水速为5 cm/s,在水深80 cm处水速为0.3 cm/s,在80 cm以下测不到水体流速。在水槽底部残留的粪便和饵料无法通过水流带到吸污区,在整个池塘的大循环内没有形成环形流水。

吸污管道采用的是75 mm PVC管,三条流水槽共用一个吸污泵,排污区吸力不够而且管道容易堵塞。水槽养殖区的污物呈絮凝悬浮状态,一部分可以沉降在集污区底部,但是还有一部分沉淀到塘底后形成絮凝状污泥留在槽内。

5.4 水体监测情况

从5月底到10月,平均每个月对流水槽检测的水质进行一次汇总,主要检测的指标是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以4号池2号水槽为例(图5),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均高于水产动物生长耐受浓度,溶解氧浓度在7月底和8月初有明显下降,pH值在各月之间较为稳定,总体而言,水质较差,不利于罗非鱼生长。池塘内没有形成循环流水、没有排污、净化区效果不大。

5.5 水位偏低

水槽内平均水深1.5 m,低于生产要求的1.8 m;净化区没有起到真正净化水质的作用,每667 m2设置一个面积为4.2 m2的浮筏,整个净化区浮筏数量太少;种植的水草由于缺乏管理,在高温季节出现死亡,加剧水质恶化。

5.6 管理人员不稳定

水产养殖工人流动性大,后期养殖管理的工人频繁更换,生产管理工作无法稳定、有序开展,并且新工人在刚接触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时都有一个学习适应期,对水质管控、饲料投喂等工作,掌握不到位,间接导致后期罗非鱼爆发严重疾病、饲料利用率低、水质差等结果。

6 建议

6.1 合理布局基础设施

建设水槽最好选择钢架拼装式,操作方便、可拆卸且造价低。材质可以选择彩钢瓦、不锈钢板、帆布等,表面光滑,不会对鱼体活动、水流速产生负面影响。漏斗型集排污系统效果不理想,因为吸污口的覆盖面积太小,建议使用平底型自动轨道式的排污方式,同时一定要建设配套的集污池,排出的污水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二次利用。

6.2 科学设置养殖设备

挡水板角度的设置安装后采用可调节式,根据不同推水设备对下层水推动的效果灵活变动;吸污设备的数量可以增加,也可以采用闸阀式,吸污时开一个闸只吸一个槽,提高效能,防止堵塞。

6.3 充分利用水槽优势

充分利用水槽生产容易捕捞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捕捞提高价格增加经济效益。主养品种建议选择斑点叉尾、加州鲈等经济价值高、适合流水养殖的品种。增加浮筏数量,种植水生蔬菜增加经济效益。

6.4 净化区放养

净化区的花鲢、白鲢的放养规格适宜选择6~8尾/kg,放养数量控制在100尾/667 m2以内,国庆节过后达到上市规格一次性捕捞上市,不与水槽中主养品种争氧。净化区不用放养螺蛳、青虾等其它品种,螺蛳繁殖太快,增加池塘负担。

6.5 做好生产管理

首先要选择懂技术且细心的工人进行管理,最好有一定养殖经验,在养殖生产中做到善于观察、精细管理;有条件的最好在工业化养殖区内配置苗种塘,放养已驯化的鱼种,降低病死率;在鱼种入池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拌饲增强鱼类体质、保肝护胆的药品或添加剂保证鱼类健康。

猜你喜欢
罗非鱼水槽流水
茂名罗非鱼产业链上新举措
罗非鱼生态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罗非鱼上半年行情飘红,价格达“最佳”水平!今年能否水涨船高?
流水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流水有心
水槽过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