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初心不忘
——读《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随感

2020-02-24 19:45陈国发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福州厦门福建

陈国发

《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读后使我深受感动、启迪和教育。

强烈的政治意识。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定不移。他在厦门制定发展战略时强调,我们是搞经济特区,不是搞政治特区;我们是搞社会主义,要严格把握制定战略发展的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1988年,他抓厦门计划单列,省里对此总体支持,但在有些方面,省市的看法不一致。组织决定由习近平同志负责协调,他总是告诫大家要从大局出发,从中央的意图出发,从省里的考虑出发去解决这些问题。他反复强调:“我们是国家大局中的一颗棋,不能闹独立,要发挥特区的作用,不为难省里。”

深邃的战略眼光。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后又为厦门擘画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战略。他深入宁德9县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摆脱贫困的思路。他主持制定了福州“3820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海上福州”“国际化大都市”的构想。本世纪初,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率先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三农”问题,有次他在南平市调研中发现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与农户契约关系不明确、不规范,农产品丰收时公司压价收购,歉收时农户不交货。他深刻洞察到这一“龙头”坑“龙身”或“龙身”坑“龙头”的问题对农业产业化的不利影响,提出要加强和培育农村不同市场主体间的契约精神,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让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茅塞顿开。

卓越的创新思维。习近平同志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他在福建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提出生态问题;第一个提出“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第一个提出逐步在厦门开展离岸资金业务;第一个推行一条龙服务的“一栋楼办公”;第一个提出“数字福建”建设;第一个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治理餐桌污染;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等等。上世纪90年代,面对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私企等企业的竞争,福州的国有企业遭遇困难。当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还存在姓“社”或姓“资”的争议。习近平同志冲破思想和体制的重重阻力,推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成为福州首个“试水”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吹响了福州乃至全省国企改革的“冲锋号”。

优良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担任省长后,为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率、完善监督机制,2000年5月,他亲自组建福建省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当时我挂职省财政厅工业处副处长即将期满,组织上把我抽调到新组建的省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任督查组长。记得2000年8月中旬,台江一片棚户区被大火烧毁,习近平同志赶赴现场,随即指示相关部门及时拨款赈灾。一周后,《福建日报》刊发一则新闻,报道称台江火灾救灾款尚未到位。习近平同志从报纸上得知后迅速作出批示:请省效能办立即督查并反馈。我和同事得令后火速赶赴台江区政府、人民银行、民政厅、财政厅展开调查,形成报告向习近平同志反馈,并督促赈灾款及时拨付到位。这件事令我终身难忘,我从中深深感受到习近平同志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优良作风。

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始终饱含对人民的深情。他大力推动畲民下山、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全省棚户区改造,不仅实现“居者有其屋”,而且还让老百姓住得舒适、住得安全。他的红色基因深入骨髓。1998年1月18日,他乘车十几个小时到光泽县,看望慰问长征老红军陈伯钦并调研“三农”工作。当日他风尘仆仆走进老红军陈伯钦家慰问,并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关爱“五老”人员,同时鼓励陈伯钦发挥余热,多到党校、中小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习近平同志亲民务实,与普通记者、在校大学生、贫困乡党委书记等基层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并给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习近平同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我们要持续学、深入学、带着感情学,并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落深落细落实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重大政治原则,为做强做优做大福建投资集团,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福州厦门福建
厦门正新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偶”遇厦门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厦门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