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

2020-02-25 02:14谭静李霏霰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颈股骨头

谭静 李霏霰

(1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北 宜昌 443413)

(2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1)

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减轻疼痛感,恢复患者关节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1]。但由于高龄患者自身体质较弱,骨质较脆,术后极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现象,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患者恢复造成不利影响[2]。可见,尽早发现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可能的风险因素并给予合理的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但目前临床上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较为少见,且现有的结论也尚未形成统一共识,难以为制定干预计划提供主要依据。基于此,旨在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6 年4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68 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68 例患者中男89例,女79 例;年龄70 ~89 岁,平均年龄(78.81±2.32)岁;体质量指数17 ~2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13±1.08)kg/m2。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②具有完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③无精神疾病史;④年龄≥70 岁。(2)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异常;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心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④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骨科医生进行手术,由麻醉师依据患者实际选择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等麻醉方式。全部患者均取侧卧位,经后外侧入路操作。人工假体均选用双极头股骨头,依据患者骨量、髓腔形态等病情及自身临床经验决定股骨柄假体固定方式,包括生物型和骨水泥型。

1.3.2 基线资料调查方法 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般情况,内容包括: 年龄:划分为<80 岁、≥80 岁;性别:男和女;假体固定类型:划分为水泥型(型号:PALACOS R+G)、生物型(钛合金多孔涂层非骨水泥柄);假体形态:划分为直柄型、组配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比较

168 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有20 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11.90%(20/168)。

2.2 单因素分析

将发生假体周围骨折与无假体周围骨折分组,两组的性别及假体形态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周围骨折组的年龄(≥80 岁)及假体固定类型(生物型)占比较无假体周围骨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2.3 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80 岁)及假体固定类型(生物型)为导致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高龄群体中高发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机能有所减退,骨质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流失,当患者跌倒后,受到外力作用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及病死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将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4]。

表2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手段,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现象,不仅会增加其疼痛程度,还可能会加重病情,提高各种不良结局发生几率[5]。本结果显示,168 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有20 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11.90%,提示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风险较高,早期干预尤为关键。目前,临床关于影响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研究已有开展,但现有研究结果较少,且存在差异,均未达成统一。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80岁)及假体固定类型(生物型)为导致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年龄过大,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骨质钙含量流失严重,骨质疏松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故年龄越大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几率越高[6]。对此,建议高龄患者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应及时评估身体状况,并相对应的给予干预措施,尽量为手术做好良好的基础条件与准备[7]。还有研究表明,临床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通常选用生物型或水泥型假体进行固定,且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假体均存在应力遮挡现象,而生物型假体为在固定上能够紧密压配,需借助骨组织向假体多空面的生长,从而实现生物型假体的固定,但假体多空层与松质骨之间的距离超过2mm,骨组织生长困难,即会提高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几率,与本结果一致[8]。对比,建议高龄患者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选择假体类型时不仅需考虑生物型股骨柄的优势,还要高度警惕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以减少术后骨折发生风险。此外,生物型假体相比于骨水泥型假体还可有效避免骨水泥相关的急性致死性并发症,如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以低血氧、低血压或意识丧失为表现,发生机制包括骨水泥单体毒性作用、髓腔内高压引起的脂肪栓塞等,高龄、心肺功能受损、骨质疏松、高ASA 分级是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年龄(≥80 岁)及假体固定类型(生物型)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颈股骨头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