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营养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的影响观察

2020-02-25 02:14赵晓琴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肾功能饮食营养

赵晓琴

(晋城市人民医院 山西 晋城 048000)

糖尿病肾病(DN)为2 型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由微血管病变使得肾小球硬化引起,症状表现为恶心少食、水肿、尿多等,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还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在治疗DN 患者时,主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法,但长时间的血透会导致肌肉蛋白的过度消耗,引起微炎症反应及低蛋白血症,再加上此类患者通常存在食欲不振的情况,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对血透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2]。因此,本文以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72 例DN 患者为例,通过对部分病例应用综合营养护理干预,获得了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18年5月—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DN患者,从中选取72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6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21 例;年龄为45 至82 岁,平均(61.37±5.36)岁;病程为1 至8 年,平均(4.16±0.52)年;体重为43 至70kg,平均(51.34±8.05)kg。观察组中,男16例,女20 例;年龄为46 至83 岁,平均(61.42±5.38)岁;病程为1 至9 年,平均(4.21±0.54)年;体重为42 至71kg,平均(51.39±8.08)kg。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存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生活指导及并发症护理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操作如下:

(1)营养评估。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及活动量等来评估其身体及营养状况,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严格控制能量供给。其中,具体物质的供给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决定。

(2)制定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爱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分别占总量的55%至75%、10%至20%、20%至30%。①遵循限量保质的饮食原则,指导患者多食用鱼虾、牛奶、瘦肉及鸡蛋清等优质动物蛋白,注意将蛋白质均分在三餐中食用,以促进吸收。此外,患者如果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还应对其植物蛋白的摄入进行严格限制,叮嘱其少食豆制品。②对于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选择谷类食物为主,用粗杂粮(如荞麦面、玉米面等)来代替部分精细米面。③每日摄入的胆固醇应控制在0.3g 以下,尽量用植物油烹饪,并尽量少油。对于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尽量少吃或不吃腌制品及快餐食品,以减少钠盐的摄入。④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严密监测,尤其是中后期出现水肿症状的患者,应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适当减少水的摄入,避免加重心肾受到的负担。当患者出现腹泻及呕吐等症状时,则需将饮水量适当增加。⑤对于血钾处于正常水平,且每日尿量达到1000ml 以上的患者,可随意食用果蔬,无需对钾的摄入进行限制;但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需对高钾食物(包括菠菜、油菜、海带、西红柿等)进行严格限制,指导其多食用低钾食物(如苹果、西瓜、葡萄、冬瓜等)。⑥DN 患者的肾脏排泄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血磷升高的情况,对维生素D3 的合成能力也有所减弱,对钙吸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患者的膳食中应适当增加钙吸收,通过低蛋白饮食减少磷吸收。⑦当患者出现贫血并发症时,需指导其增加铁的摄入,多吃菠菜、瘦肉、木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膳食方案进行合理搭配,确保饮食多样化,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3)营养宣教。可通过口头讲解、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并配合讲解、举办病友座谈会等方式,将饮食与疾病的发展、预后之间的关系详细讲解给患者及家属听,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此外,还可建立起微信公众号,定期向患者推送糖尿病及DN疾病相关的营养知识,帮助其巩固知识,提高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充分意识到营养护理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进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合理安排,加大对患者的监护力度,确保其科学饮食。

(4)自护管理。将各种食物成分含量表发放给患者,以便查阅及参考。此外,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变化及营养状态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叮嘱患者或家属记饮食日记,并记录治疗前后的体重、血压、尿量等,并交由医护人员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待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还应定期随访,了解其饮食情况及自护能力,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 等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FBG(空腹血糖)、2hPPG(餐后2h 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肾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BUN、Scr 及血清胱抑素C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为具体数据。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血清胱抑素C(mg/L)观察组 36 7.48±1.13* 89.05±12.74* 1.02±0.31*对照组 36 10.96±4.27 125.03±21.66 1.89±0.65组别 例数 BUN(mmol/L)Scr(μmol/L)

2.2 血糖水平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FBG、2hPPG 及HbAlc 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表2 为具体数据。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FBG(mmol/L) 2hPPG HbAlc(%)观察组 36 5.72±1.31* 7.56±1.48* 6.01±1.29*对照组 36 7.24±2.08 9.02±2.91 8.16±1.73

3.结论

糖尿病肾病(DN)通常会合并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情况,在接受血透治疗时,还会进一步丢失蛋白质,导致其营养不良症状进一步加重;除此之外,DN 患者的饮食还存在不少禁忌,因此,加强对其营养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4]。

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营养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BUN、Scr、血清胱抑素C 等)以及血糖指标(FBG、2hPPG、HbAl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作为国内一种新兴的科学护理模式,营养护理要求对患者展开单独的营养评估,然后根据个体化情况,对患者的膳食营养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控,同时结合是否伴发并发症(如贫血、高血压等)以及每日的尿量,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确保每日所需营养,在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辅助控制血糖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在为患者安排饮食时,通过对蛋白质、水及钠盐等的摄入量进行严格限制,及时调节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可促进透析治疗效果的提升;通过指导患者多食用糖含量低的食物,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通过减少高钾食物的摄入,及时补充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可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贫血症状。另外,通过加强营养宣教及自护管理,可指导患者学会自主安排饮食,以严格的饮食调节来维持血糖、体重的稳定,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5]。

总之,综合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DN 患者的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加快其身体恢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功能饮食营养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