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造”特色食品品牌打造的实践与启示

2020-02-25 02:54李小丽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手工食品特色

李小丽

(中共宜宾市叙州区委党校 四川 宜宾 644600)

一、背景与原因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突出优势特色,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

为积极响应号召,叙州区启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合什手工面”“冠英有机米”“泥溪芝麻糕”“黄山绿茶”等“叙州造”品牌。特色食品作坊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很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坊整体上存在“多、小、散、乱、差”的问题,是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此问题,让品牌得以持久更新,为更多的特色食品提供新的模式,指明新的方向。

二、发展概况

叙州区(原宜宾县)历史久远,文化厚重。伴随历史留下的,还有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这些特色农产品(如合什手工面、柏溪潮糕、安边苕巴丝、横江眉毛酥、普安冠英有机米、喜捷砂仁糕、观音晒醋、合什盐花生等)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城市的变迁,静静的等人发现、寻味,形成儿时的我们对于一个地方的成长的记忆。下面以“合什手工面”等为例,积极分析“叙州造”特色食品品牌打造的做法成效,探寻更好打造特色品牌的对策建议。

三、做法与成效

为改善此类状况,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类措施。

(一)宣传活动呈现丰富多样

成功举办了“记忆宜宾县·畅想新叙州”、“2019中国旅游日宜宾分会场活动”,“我们的节日·欢乐宜宾年”等活动,加大了对于特色食品的宣传力度。相比传统的宣传,更加的直观、有人情味、注重了体验。且同比销量是以往的2倍,产业经济效益更加良好。

(二)政府作为助力转化升级

一是政府主动作为,引导其自觉规范生产,提升管理水平,并鼓励帮扶一部分食品作坊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二是打造“企业+农户(加工点)”的手工面生产模式,统一组织“农户(加工点)”的生产人员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持证上岗;三是县食药局等部门落实合什手工面规范监管,确保了合什手工面的产品质量,又使品质有了很大提升,从而推动了合什手工面进一步发展。

四、问题分析

(一)空间位置分散,缺乏统一规划

一是有些特色食品没有统一的市场和固定的卖场,交通不便,距离太远。比如合什手工面在合什,从柏溪驱车大概2个小时。二是没有形成产旅结合,没有去耍的价值,带不动周边产业和旅游的发展,留不住客人,没有再次去的欲望和留宿的冲动。

(二)生产技术落后,传承面临困难

一是此类特色食品大多是小作坊,规模不大。技术工艺复杂,速度慢,效益低。二是因制作技术都是手把手传授,且懂制作工艺者多为年老者,面临着严重的技术后继无人的状态。三是生产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缺乏推广手段,宣传资金不足

“好产品、卖不出、价格低”成了农民的心头痛,“找不到、买不了、不敢吃。”成了城市人难以言说的伤心。推广手段单一,宣传不到位。以至于很多本地的客人都不知道这些产品,更遑论外地的人。信息不对称造成商家的利润低。

(四)品牌影响不够,产品结构单一

一是同样是醋,千禾醋占据各大市场商场,名声大,效益好,良性循环。而观音晒醋也有些可以与他媲美的产品,但是,却不为人所知,这也是品牌影响不够,名声不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力。二是有些产品,结构单一,品种档次上不去,没有专业人士指挥坐镇,开拓市场,各种大型商场就更没有这类产品的一席之地。

五、经验与启示

(一)科学统筹发展,实现产旅融合

一是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对照标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产品开发、品牌创建、配套设施建设、形象宣传推广、服务质量提升等。要实现:第一,资源配套。完善生产加工条件,统一规划配套围墙、水、电、气、暖、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服务配套。方便流通交易,提供产品质量检测、产品研发、信息物流、金融法律等服务平台。第三,管理规范。落实负责人或投资者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着力打造创意商品、特色产品、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实现全业态旅游。三是固定卖场市场,打破交通局限,让周边旅游与特色食品真正实现产旅深度融合。让游客有来的想法,看的美景,吃的冲动,买的愿望。

(二)探索生产技术,着力人才培养

一是提高生产技术,产业革命带匠人收入。优化发展环境,严格质量标准,改变脏乱环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二是重视人才培育,转变人们思想理念,邀请手艺传承人,举办专业人才培训班,一对一重点培养,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业务能力、技术水平。重点是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真正做到把钱用在匠人身上。

(三)加大推广力度,争取政策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节会、展览、赛事、媒体、网络、高铁等平台,用新媒体思维精准开展宣传推广。比如每年举办至少1次境内外旅行商宜宾深度游体验活动,互推产品。二是立足现在,规划长远,制定实施宣传推广计划,争取每年去别的地方的大型的展厅或者市场展览产品,把产品的名声(知名度)打出去。三是请专业人士制作几分钟的小视频,专门推广叙州区特色美食的制作和成品,在各大网上播放,赚取点击量和流量,让大家都知道叙州区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产品。四是争取政策支持,做一档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的节目,加大宣传力度。

(四)深挖品牌故事,丰富产品种类

一是深度挖掘产品内涵,发掘品牌背后故事,赋予产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蕴和历史色彩,通过项目包装策划,积极对外宣传推介,以此对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二是扩大产业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推进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消费等形成产业链条。提高包装档次,让产品出的厅堂,真正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民以食为天,对于许多人来说,横江眉毛酥、双河凉糕、泥溪香糕、叙府糟蛋、合什面……喜欢上宜宾,或许就是因为它们当中的“一员”。一个区域,多因为一个品牌,被世人所瞩目。一个地方,多因为一种名吃,被大众所记忆。在当前文旅发展、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叙州区特殊的地理、人文优势条件,加强特色农产品与线上线下电商的融合,更好的把“叙州造”发扬光大,为宜宾市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叙州新贡献。

猜你喜欢
手工食品特色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完美的特色党建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手工DIY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