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感剧《都挺好》中的苏州文化渗透

2020-02-25 04:44陈爱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0年0期
关键词:朱丽苏明玉都挺好

缪 颖 陈爱国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地域文化是人类深刻的文化记忆,因而对地域文化的渗透与呈现是电视剧艺术升华、成熟的一种特征。地域文化落实到乡土剧、民国剧乃至古装剧,一般体现为传统的或残存的古风,而落实到当代都市情感剧,一般与某个具体的城市的文化景观特点紧密联系。这些进入国产电视剧视线与风景线的景观都市,著名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重庆等都会城市,涵括建筑、美食、风情、民俗、方言、自然等,而地域文化在历史文化发展中,不再局限于经典的历史记忆,体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的当代都市情感剧《都挺好》,在原著故事发生地笼统标为“江南”的情形下,具体选择以苏州为故事发生地,鲜明体现了当前电视剧创作的这种趋势,而且避开了上镜率很高的一线都会城市,将镜头对准了一座上镜率相对较小且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古城,可谓另辟蹊径,独领风骚。选择苏州的具体原因,至今是粉丝们关注的一个谜团,而苏州建筑、评弹等期待值较高的文化因素,都不是创作者最初选择的初衷。

阿耐是浙江宁波人,属于吴越文化地区,也即江南地区。作者的生活环境必定会直接影响其作品的空间呈现与文化区间。阿耐已被投拍的《欢乐颂》(1、2)、《大江大河》(1、2)等电视剧作品,其拍摄地点均选择上海、安徽,属于江南地区。加上《都挺好》,根据阿耐小说改编的这5部电视剧,均出自以侯鸿亮为首的浙江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该团队注重资本运营,注重电视剧的商业定位与预期,对剧本、拍摄、后期、销售等每个环节都极其讲究,自然就会对每部电视剧的拍摄地点都进行精心策划。避开热点,另辟蹊径,是其地点、地域的选择标准之一。其实,《都挺好》之所以指向江苏名城,深层原因是阿耐对著名企业家董明珠素有研究,苏明玉的一些经历明显有着董明珠的痕迹,而“苏明玉”与“董明珠”在字面上具有相似性。避开董明珠工作与发迹的南京,选择具有陌生化意义的苏州,就成为一种可能。在《都挺好》的带动下,具有独特地域文化意义的苏州,开始成为香饽饽,纷纷被一些都市情感剧选择为故事背景空间,如《逆流而上的你》《推手》《飞鸟集》等,迅速将苏州城市空间、苏州文化景观拍了个遍,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对苏州地域文化渗透最浓烈、最经典的电视剧还是《都挺好》,几乎是全方位的。该剧中,苏州风情、苏州评弹、苏州建筑等苏州文化元素,都被大量加入,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呈现都高度契合,对这部都市情感剧的人物形象、文本结构、空间意境等层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地域文化的渗透更好地诠释了原著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了这部都市情感剧的内容与思想,使之迅速成为一部爆款剧、话题剧,还进一步带动了历史名城苏州的文化旅游,剧中的许多标志性空间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地点。

一、苏州风情与《都挺好》中的精致人物形象

因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源不同,各个区域的风俗人情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是物质供养,而且是性情培养。地域文化主要依托于人情民风,这就涉及地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探讨苏州文化,只有紧扣‘苏州人’这个文化主体才容易说得清楚”。苏州人的外形、穿着、思维、言行、生活等各个层面,无不透露出一个显著特点:精致。“自古以来,历代苏州人都注重内修外引、自我完善;保持上承下启、与时俱进,铸就了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宣教、精细雅致、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就典型地体现出精致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风情。该剧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角色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两个方面展开:对外在形象的把握首先在于演员选择、服装搭配,而人物言行举止则投入到事件、空间中去,通过演员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将江南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苏州女子大多长相秀丽,瘦削小巧,形如弱柳扶风,具有一种东方古典风韵。小说原著中描写朱丽的外貌时,这样写道:“朱丽大眼小嘴,细皮嫩肉,整个一美人胚子,在家是个受尽娇宠的独女。”原著对于朱丽的描写,很符合苏州女子的外形长相。电视剧中饰演朱丽的演员李念,长相与朱丽十分符合,说话时嗓音柔美缓慢,有意慢半拍。朱丽的父亲在剧中是典型的苏州男性形象,虽然已过中年,但一点不显得“油腻”,眉目清晰明朗,发型干净利索,穿着讲究得体,说话慢条斯理,温文尔雅,儒雅有内涵。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会根深蒂固地延续到下一代身上。朱丽从小家境优越,又是家中独女,追求物质,生活考究,是典型的苏州精致小女人。小说原著中,苏明玉第一次去苏明成和朱丽结婚后的新家中时,对朱丽家中布置进行诸多的细节描写,落实到电视剧中,变成一种扫视式的交代性镜头。此时节,朱丽接待小姑子第一次的拜访,慢悠悠端着现磨咖啡,并小小地炫耀茶具品牌。这些都可看出朱丽对精致生活的追求。电视剧中,朱丽和苏明玉的穿着搭配,在该剧播出不久,就凭借各种媒介不断传播,成为隐性广告,使得一些时尚年轻女性争相参照、模仿。

阿耐是都市时尚女性,是著名财经专栏作家,对商品经济、时尚消费及其对人性、人情的深刻影响,必定有着深刻的见解。当代都市情感剧除了探讨时下人们的感情问题,还紧跟流行的服饰、通信器材、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娱乐休闲,这些都是物品、商品,是都市情感剧的物质文化、景观空间的重要构成。在由大量高档物品所构筑的都市背景下,都市男女们表演着各种欲望,包括对大量高档物品的占有与消费,建立一种“形象感情”。在女性形象建构中,女性挎包往往成为身份与形象的特定象征符号,因为它们透露出的信息是女性穿着打扮中最典型、最直观的显现,而各种质料与造型的品牌性挎包,最能直观地体现女人的品位和性格。《都挺好》在女性挎包上的细节设置,也体现出对女性形象的精心建构。有一个时尚博主对剧中朱丽和苏明玉所配用的包袋做过仔细的统计与分析,有理有据,能看出两人的精致追求是截然不同的。朱丽的挎包配合穿着,都是颜色艳丽,符合小女人气质的粉嫩色系,基本不会考虑到挎包的实用性。朱丽一家人“好面子”的性格设定,也通过挎包传递出来。在见婆家苏家人时,朱丽在服装搭配上会使用更为大牌的挎包,显示自己的尊贵与颜面。相反,电视剧根据苏明玉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个人性格所选用的一些挎包,再配合其穿着,大多以色系稳重、包型线条硬朗大气实用为主。

苏州人讲究吃穿住玩,吃的是苏州菜,穿的是苏绣,住的是苏州民居,玩的是苏州园林、苏州评弹;一言以蔽之:精致。这种精致既反映了苏州人的相貌外形、生活品位之精致,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之精明。该剧中,朱丽的父亲在面对苏明成因殴打妹妹而被拘留的事件时,不慌不忙,分析问题透彻明晰,处理事情有决断,柔中带刚。朱父在与朱丽的对话中,在得知苏明成将苏明玉打成重伤后,对素有“宠妻狂魔”美誉的苏明成产生了质疑。他认为苏明成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下了毒手,很可能品性狂躁,潜意识里具有暴力倾向,将来一旦与朱丽发生争执,很可能也会对之家暴。朱丽的原生家庭始终和睦幸福,父母工作稳定,通情达理,护雏意识强,对朱丽给予了足够的爱,让她从小便未受大风大浪。因此,她的思想较为单纯,在苏明成的“宠妻狂魔”的表象下,她自认为在婚姻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朱父面对天真的女儿依旧怀有质疑,等剧情发展到后续,他的担忧果真被验证了,因为苏明成在一次与朱丽的吵架中,气急败坏,不慎掌掴了娇妻朱丽。最后一集,朱丽与苏明成离婚后,对出国打工的苏明成依然抱有幻想,但得知他出国打工需要两年,赶紧借故离开了约会的餐厅。她变得成熟起来,需要慎重考虑感情复合的问题。苏州人对待感情的感性与理性、传统与现代,在此得到鲜明的交织与融合。

苏州女子一般很能顾家持家,在外小鸟依人,在家里贤惠能干,都要掌握财政大权。这一点在该剧中的朱丽、朱母身上得到典型的体现,尤其是在苏母身上得到极端的体现。精明而市侩的苏母在该剧开场就突然去世,本身就是一个隐喻,打麻将赢钱,喜极而心脑梗塞,为钱而死。她在去世前,对于苏家经济大权的掌控滴水不漏。她对两个儿子的偏爱同样表现在经济支出上,对待懦弱“妻管严”的丈夫苏大强与冷漠无感的小女儿苏明玉,俨然变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苏母对于苏家经济支出的掌控,源于她最初对娘家的付出、对婚姻的不满,以及对爱情背叛的痛恨。她将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希望儿子早日成才,赚钱来回报她,甚至给予极端的溺爱,让苏家两个儿子一个自负,一个啃老。所以她对于每份感情的金钱投资都在心思精细地计算回报。苏母的婚姻本身是一场投资,在这场投资中,她用婚姻交换所需的经济利益,满足自己对经济大权的支配欲望。她对丈夫的蔑视,让苏大强完全丧失在家庭中作为父亲角色的责任感。她对苏明玉物质上的苛刻、情感上的冷漠,源于她对心爱男人的承诺未曾兑现的痛恨。她感情上的投资失败,让她对“绊脚石”苏明玉也吝啬投资。

情感和物质都得不到满足的苏明玉,在苏家的地位与苏父一样低微。一如朱父对朱丽的影响那样,主角苏明玉虽痛恨母亲不公正的冷遇与虐待,但身上依旧承袭了母亲行为方式的影子,最后活成了母亲的样子,活成了自己先前讨厌的样子。剧中,苏大强多次直言,苏明玉像极了苏母,内心同样惧怕这个女儿。苏明玉行为方式成熟内敛,冷静客观。在感情方面,她善于平衡各种人际关系。即便她素来憎恶对自己刻薄寡恩的母亲,长期不回家,跟家里断绝关系,在母亲去世时,也主动承担了丧葬费、坟地费,出资四十万。即便她知道父亲极少爱护自己,仅有的房产依旧留给苏明成,在两个哥哥不在国内的情形下,依然承担起赡养父亲的责任。最后一集,她只能从心理、幻觉上安慰自己,假想父母从小疼爱自己,由此给予自己更多的精神动力、感情基础,以便将赡养责任好好承担下去。在事业方面,她精明能干,临危不惧,淡定从容,能够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

由此可见,《都挺好》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从长相气质、穿着打扮、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多种层面,都呈现出苏州人的精致特征,渗透于各种性格特征之中。都市情感剧将人物形象依托于特定的地域文化空间作为叙事背景,从人物塑造方面来说,会更加鲜明地具有地域性、具体性、合理性,也更加鲜明地符合人物性格及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内在规定性”,也即法国人文学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言的环境、时代、种族三要素对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

二、苏州评弹与《都挺好》中的双层文本结构

影视配乐的主要作用是烘托叙事气氛,营造特殊情境,或者埋下伏笔,铺垫情节,或者评价剧情,表达主题。大部分影视配乐是根据当下剧情进行谱曲,追求各种风格,如果需要作词,歌词就直接唱出这段情节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较少照搬、借用其他的已有文本,开展含蓄婉转的表意行为。中国影视剧配乐的照搬、借用,大多是利用传统戏曲,以京剧为主,很少利用传统评弹等曲艺形式。《都挺好》在音乐配置上就充分运用了苏州评弹艺术,从音乐风格、唱词内容上都保持传统特色,而且不断出现,贯穿始终,俨然使该剧具有相互交织的双层文本结构,正文本是现实剧情,副文本是传统评弹,从而起到相互映衬的表意作用。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这两个曲种的合称”,二者都运用苏州话,“在艺术上又有一些相同的规律和技巧”,一个“说故事”,一个“说唱故事”,经常互渗合用,因此名称上经常相提并论,一起俗称“说书”。苏州评弹是中国南方评弹艺术的代表性曲种,代表性原创曲目是《珍珠塔》《描金凤》《玉蜻蜓》。此外,南方评弹艺术还有扬州、南京、杭州、福州等地的曲种,《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榴花梦》《珍珠塔》,是明代晚期至清代晚期出现的南方优秀原创长篇弹词作品,而且大多出自江南岭南才女之手,具有一定的女性主义、人道主义色彩。北方平话(评书)、诸宫调(弹词)自南宋流传到江南地区,大约于明代晚期,与苏州方言结合,形成了独具地域风情的苏州评话、弹词,晚生于昆曲。这种结合让当地民众更容易接受评弹的审美趣味,借此交流思想感情,又便于反映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情风俗,丰富评弹艺术的创作素材。至今,到苏州旅游的人几乎都会去苏州园林或者休闲会所,聆听一段苏州评弹的传统曲目,借此感受、理解“文化苏州”。在这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中,聆听传统样式的传统曲目,似乎是一种最正确的“打开方式”。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振兴戏曲与曲艺的计划中,苏州评弹就逐渐形成以传统剧目为主的格局,现当代题材剧目极难开拓演出市场。有人指出,经过几年的提倡和艺术团体的工作,传统书逐步恢复到能占上演书目的一半左右。现代和当代题材的书目,在恢复演出传统书后逐渐减少。到80年代中期,已经很少演出了。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苏州始终是很浓厚的,同时解释了为何《都挺好》中的评弹曲目几乎都是传统题材。

《都挺好》是一部当代都市家庭剧,其故事主线围绕苏明玉一家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展开,基本都是原生家庭一些琐碎而重要的烦恼与冲突,即便是殴打、离婚、自杀、受骗等最强烈的冲突,最后都逐步化解,成为苏州人的一道道人生风景。其故事副线是职业线、爱情线,也紧紧围绕家庭主线展开。这是原著小说的故事文本。电视剧版《都挺好》在这个故事文本之外,增加了苏州评弹的地域文化元素,时而是剧中人物进入书场听书,要么交际,要么休闲,时而是画外音配乐,仿佛是他们日常所听曲目的心理再现,自然而然,始终贯穿,还包括片头曲插入苏州评弹曲调和江南世情工笔画予以提头,从而给该剧增加了一个系列的苏州评弹的音乐文本。苏州评弹在剧中作为配乐的方式相对独立存在,唱词都是神话故事、历史事迹、家庭情感等,传统文化特征强烈,与剧中的现代生活文本形成对照、间距,于是全剧就具有了一正一副的双层文本结构。剧中演绎的现代故事与评弹咏叹的传统故事这两层文本结构的作用,类似于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互文,“传统的修辞理论把互文现象完全当作一种表达手段”,原本两层文本看似在自说自话,但细致琢磨,音乐文本与故事文本实则内容互相呼应,互相阐释,互相补充,共同诠释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思想主题。

具体地说,《都挺好》在重要场景中都插入《三国演义》《白蛇传》《长生宫》《玉蜻蜓》《枫桥夜泊》等传统题材的苏州评弹曲目的唱词,在意义互文的副文本层面中,多种唱词选段分别被运用在不同的叙事环境下,具有评价、参照的叙事功能。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传统评弹改编曲目《白蛇传》,突出了“情”“惜”二字。《白蛇传》本是讲述许仙与白素贞人蛇相恋的奇异情感故事,经历了种种磨难、劫难,最后修炼成正果,因而具有较强的情感隐喻意义。剧中重点运用的是《白蛇传》中的《赏中秋》一节,在第五集、第十集、第十二集、第三十九集中多次出现,唱词不一。第三十九集,唱词是“夫妻原一体,何分奴与君。哪有夫妇之间论什么恩。官人啊!如水流年须珍惜,莫教误了少年身。”这部分唱词,对应的剧情是苏明哲为自己忽视小家的错误向吴非道歉,吴非感动原谅,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此时,苏明玉与石天冬恋爱关系明朗,甜蜜互喂美食,苏父以为美好生活与爱情降临,与老友听评弹,又与保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哈哈大笑,都配置于这段唱词的演唱之中。唱词中,白素贞对许仙所诉唱的劝诫,表达夫妻本是一心,互相尊重爱护,没有隔夜仇怨,珍惜青春韶光,珍惜彼此的美好愿景。这与剧中所表现的苏明哲悔悟自己小家的重要性,夫妇互相理解和好,苏明玉与石天冬之间互相深入了解,融入对方生活,知道彼此没有心理隔阂,以及苏大强自认为老来遇到夕阳红,爱情不易,要暗自珍惜,都一一对应,相映成趣。该剧既是借这段唱词来诠释画面中每对恋人之间的各种状态,又是用剧中故事画面来弥补唱词只可听闻而没有具象表达的缺憾。

剧中另一典型运用的音乐文本是传统评弹改编曲目《三国演义》,突出了“义”“勇”二字。主要是《单刀赴会》《战长沙》两节,出现于第六集、第七集、第四十集、第四十四集。第六集,故事讲被家中琐事牵绊的苏明玉不慎与合作方失约,从而失去合作机会,为挽回公司的损失,她不听师父蒙总的劝阻,一意孤行去成都找洪总谈合作,吃了闭门羹,还坚持赖在公司求和。同时,剧情穿插了石天冬接到苏明玉的请求,第一次登门给苏父送饭的场景。这是石天冬第一次介入苏明玉的家庭生活中,而且石天冬见的是未来丈人,丈人与女婿从来都是不对味的,也就为后续苏大强反对石天冬喜欢苏明玉的情节埋下伏笔。此时,画面配置《单刀赴会》的一段唱词:“波涛滚滚东水流,鲁大夫设宴请君侯。是月十三亲赴会。”唱词讲述赤壁之战后,关羽赴鸿门宴,利用过人谋略化解困局,与剧中两层故事具有相似之处,但内容又并非完全一样。关羽影射勇敢仗义的苏明玉,只身一人远赴成都求和解,却遭洪总闭门不见。同时,单刀赴会似乎又影射石天冬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第一次上门给苏大强送饭,巧合介入苏明玉在困境中挣扎的生活中去。这一段融合起来传达的意思,是两层文本中人物各自紧张冒险的赴会。

第七集,苏明玉一意坚持终于见到洪总,与洪总机智对话,一同吃饭,这与上一集《单刀赴会》的主题相呼应。此时,苏明玉以为这是求和的机会,在饭桌上洪总拒谈合作,打起“太极”,洪总让苏明玉吃兔头,她为难,他见状就说:“你们江南女子一项都讲究惯了,跟我这种大老粗吃不到一起去。”又说:“我还以为你们讲究惯了呢,吃不了这种东西。”曾两次提及江南女子讲究,实则有一种不屑意味在其中。苏明玉见状,逞强吃下,喝酒道歉自罚,洪总并不领情,依旧没有答应合作,最后苏明玉酒醉,回到宾馆大吐。这一段故事的画外音唱词是《战长沙》:“他们二人杀得无胜败,喊杀连天有众三军。关公善用拖刀计,老将追,急急奔,不料马失前蹄他翻下身。”唱词讲述刘备占据荆州,命关羽攻打长沙,对方派出宝刀未老的黄忠前来应战。二人厮杀,不分伯仲,关公善用拖刀计,佯装败走,使黄忠急追,从而马失前蹄,战败。与唱词文本中相似的,是苏明玉以往谈生意都是游刃有余,英姿飒爽且不失分寸,而这次遇到老手洪总,洪总假装给予谈判机会,让她以为有逆转的契机,却再次给下马威,让她彻底在二人博弈中战败,还将自己灌醉喝高,依旧无济于事。剧中的故事文本又再次与评弹唱词的故事文本巧妙契合,具有评价人物、强化意义的叙事功能。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大体上属于套层结构的双层文本结构,不是中国电视剧的首倡,甚至不是评弹题材电视剧的首倡。1987年,上海台与深圳台联合拍摄过一部描写评弹艺人生活的电视剧《江南明珠》,将两代评弹艺人的艺术人生与传统曲目《玉蜻蜓》的重要情节相互交织、促进,而且全剧插入了二十四段各种流派的评弹唱词,每集都有二至三段。这是现代艺人传记剧的一种构建方式。当代都市情感剧充分吸收评弹等地域文化的元素,是都市情感剧深入发展的一种标志。《都挺好》大胆尝试将评弹艺术运用、发挥到极致的地步,再次构建了双层文本结构,这在21世纪10年代以来国产电视剧几乎清一色运用复线结构的情形下,多少是一种可贵的形式探索。这两层文本贯穿始终,互相呼应,剧中讲述的故事与评弹唱词中的故事,往往是围绕同一主题,或者在情感体现、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上有相似之处。两种文本系统相结合,互相阐述,迸发出“1+1>2”的艺术效果,让两个故事文本都得到更好的诠释。

总之,《都挺好》运用评弹配乐曲目,让该剧植根于现代生活故事与典型地域特色,与本地传统文化生活、思想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碰撞,体现出全剧以及苏州人特有的思想价值取向,即传统文化浸润深厚,当代苏州人大多具有亦新亦旧、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性格特点。

三、苏州建筑与《都挺好》中的江南空间意境

都市情感剧《都挺好》将故事地点江南更加具体地定位为苏州,还有利于将镜头对准苏州特有的城市空间,营造江南空间意境,呈现江南空间景观。苏州建筑文化植根于传统,发展在现代,也是较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多元并存的文化特点。正如有人指出的:“现代化并不排斥小桥流水,苏州现代化建设需要保持小桥流水的风韵。”

苏州建筑最有名的是江南园林、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苏州园林的建造始于晋室南迁,盛于五代吴越、南宋、明清,其中“私家园林的数量占全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足见苏州人对生活条件精致而奢华的考究。这类建筑技术与描述,见诸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曹雪芹《红楼梦》、沈复《浮生六记》等古典文学名著中。苏州园林著名的有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等,“在布局上,采取划分景区和空间的办法。规模较大的园林都把全园划分为若干区,各区都有主题风景和特色”,而且善于借景造势、以小见大、突出特色,足见苏州人的精致、精细、精明。临水而建、小桥流水的苏州民居,往往白墙黛瓦,几间相合,错落有致,具有“淡、素、雅”的特点,较好地反映了苏州人的性格喜好。同时,很多苏州民居、菜馆、茶馆、书场也设计独特,借鉴了古典园林精致巧妙的布局方式,不仅是私人生活、交际的空间,还承载着自然风景、文化艺术的陶冶功能。这些在该剧的某些场景中得到一定的镜头再现,体现了苏州作为中国大陆十大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的特点。该剧毕竟是都市情感剧,外加商战剧、美食剧的内容,没有旅行剧的情节设定,因而古典园林只一笔带过,显露冰山一角,没有充分展现。此外,当代苏州的经济发展之迅猛有目共睹,这座一线大城市的现代建筑设计也具有超前性,如苏州工业园区中很多建筑都在该剧中出现多次。

该剧中,苏明玉一家最初居住在苏州古城中一个名叫同德里的巷弄中,故事即起始于这里。同德里位于苏州城区中部,毗邻同益里,是建造于民国时期的古旧民居建筑群。走进巷子里,巷外车水马龙,嘈杂人声渐渐远去,留下的是节奏缓慢的家居生活。剧中多次出现这条巷弄,以及巷弄中的苏家。苏明玉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度过年少时光,直到高中毕业,跟家里闹翻,一边打零工,一边上师范,毕业后入职,十年没有回到同德里的这个民居,直到母亲突然去世。

故事开始就聚焦于巷弄中苏家的丧事,苏明玉返回老家,触景生情,回忆往事,触发原生家庭之痛,直截了当,戳中人物痛点。老家旧宅这一通道逼窄、备感压抑、具有情感症结与隐喻意义的叙事空间,多次利用不同的理由将苏明玉拉回到年少时光,那些不受家里待见的不堪历史。重男轻女本身是守旧思想、文化传统的体现。这里没有暴力,只有歧视,各种借口,各种压制,正符合江南人的阴柔特征。苏明玉与苏明成夫妻算账部分,故事又再次回到这一老宅空间中。苏大强回老宅拿出账本,放在客厅的桌子上,清算着兄妹三人从小到大的开销,足见苏州人的精明世俗。假设将空间大小与金钱一样公正计算,三人本该等分,然而苏明玉的那一份从一开始就是被割据,被占领。故事发展到后面,是苏明玉逐渐开始与老家旧宅这一情感空间和解,她将已经卖掉的老宅重新买回来,是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根性买回来。这个原本让她痛恨的地方,也是她感情世界最深刻的地方。她能够出资买回,就是试图与自己和解,敢于直面这一空间里曾经发生的所有不快。最后,故事回到原点,苏大强走丢,苏明玉着急寻找,最后在老家门口找到父亲。画面最具感染的一幕,就是苏明玉扶着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哭着走在巷弄里。狭窄的巷弄,终于在自己的主观幻觉中体现出了家的温情,苏明玉解放了这一空间,将自己安置进来。

“食荤者”餐厅是苏明玉触及爱情的空间,也是极具苏州建筑特色的土菜馆。剧中的“食荤者”位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大儒巷内,旁边有小桥流水。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区域,是苏州古城传统建筑的缩影。从店门入内,并非直达餐厅内部,绕过石板小道才能找到入口。这种内敛含蓄的建筑风格,为苏明玉的爱情萌芽提供了保护壳。“食荤者”的空间存在对于苏明玉来说,是心灵的慰藉,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她都会来这里宣泄一番。环境安静舒适,充满隐私感,让她能够放松下来,睡一个好觉。如果换成人声鼎沸的闹市、酒吧,换成自己购买居住的豪宅,就不适合她宣泄内心那些不愿被人知晓的隐秘痛苦。她在事业上面对钩心斗角后的疲惫,在家庭上面对不断被伤害的痛楚,都需要这样一个古朴而宁静、饭菜含有“家的味道”的地方,来休息疗伤,获得身心的重生。甚至有一回,在那个固定专属她的餐桌边的沙发上,她莫名地跟石天冬发生了关系,因为她太需要有一个温馨的小家,有一个体贴的丈夫,以便安慰自己此时此刻的身心。“食荤者”对于老板石天冬的存在,其实也有与苏明玉类似之处。相似的是,无论在小说原著中,还是电视剧版中,石天冬这一角色同样没有归属感,他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处。石天冬本人的爱好、性格,都能在这一空间特点里充分体现。镜头在这一空间很多次展示,石天冬慢悠悠地做菜,边做菜边想心思,不慌不忙。这个空间疗愈了石天冬和苏明玉的内心创伤,是他俩之间的联系纽带与爱情萌芽的土壤,因此不管小店老板与企业金领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最后他们克服种种障碍,走到了一起。

该剧中的现代建筑也比比皆是,比如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景区附近的高档写字楼东方之门、国金中心、圆融大厦等,体现出苏州现代化的一面。工业园区是发展苏州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地区,是充满了科技感和高档感的新城区。此外,类似建筑还出现了苏州各大中高档商场及酒店,体现了苏州位居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市第一名的年轻活力。苏大强成天念叨要搬离老宅,远离令他窒息的亡妻的影子,要买新房,开始自己奢华而舒适的时尚生活。大儿子苏明哲给他在金鸡湖边买了一套高档小区的房子,这一现代家居空间,既符合苏明哲爱逞强好面子的“愚孝”特点,又满足了苏大强自私、攀比的虚荣心理。这一豪华空间为此后的多种故事还埋下了伏笔,如苏明哲承担巨额房贷,满足父亲的要求,最终让自己的家庭鸡飞狗跳,同时为保姆骗取苏大强的感情与金钱等事件创造条件。最终证明,老宅民居、现代高楼都是祸害,都充满各种纷争,没有谁会真正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只要人的欲望还存在,只要人的差别还存在。苏大强搬迁的现代高楼也反映出现代城市生活中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有些老人为老不尊,不顾家庭现实条件,追求奢华生活享受,闹出种种哭笑不得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人没有因为经济高度发达而出现“冷血无情”的一面(此类极端在华北、西北、华中表现得很残酷,甚至发生殴打、活埋自家老人的恶性事件),依旧表现出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一面。苏家三兄妹没有因为父亲为老不尊、喜欢折腾、追求享受而嫌弃他,丢弃他,而是想方设法满足他,跟他讲道理,在博弈中求同存异,毕竟是骨肉一家亲。最后,两个哥哥身在国外,最不受原生家庭待见的苏明玉主动接纳了父亲,在自己的豪宅里尽心照顾他,不抛弃,不放弃。

剧中还有一个重要建筑空间,是都市金领苏明玉的工作场地,大多选择现代简约大气的写字楼,且装修现代简约,正符合苏明玉的办事风格、工作性质以及社会地位。其办公场所是她战斗的战场,因此她淡定自若的性格、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体现在她工作空间的建构上,所采用的都是简约干练的线条,与其恋爱、家庭的空间构建都不同。剧中由此也更加让观众了解到明玉的内心世界之丰富,大女人风格之显著。同样是工作场景,朱丽和苏明成公司的空间构建就拘束得多,小气得多,尽管他们的工作都算体面且收入可观,比起苏明玉来还是有很大差距,派头上都只是办事员,最多只是急需重用起飞的起跑者。还未奔跑起飞,他俩都折翼落败。虽然夫妻俩的工作空间都选择在规模较大的写字楼里,但是一个人的工作空间,自我区域很小,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单独工作区域。这首先符合人物的身份,其次为剧情后续做下铺垫。苏明成遭遇失败,在公司大厅与领导大吵大闹,闹得领导颜面尽失,公司形象大损,也就有了后来给他穿小鞋的剧情。苏明玉却是王者风范,跟《欢乐颂》中的安迪一样,属于生意场食物链的顶端部分,剧中能够拿捏得住她的只有蒙总、洪总。但是,苏明玉并未在父兄面前过多显示社会地位的优越感,而是处处为父兄着想,心思细密,如帮助大哥苏明哲找到了外资企业的体面工作,还不让大哥知道内幕,免伤自尊。她在一次资产评估的会议中让朱丽颜面扫地,主要是为公司着想,为蒙总着想,朱丽不过是误打误撞,刚好撞在枪口上。兄妹三人不同办公场所空间的多次出现,建构出一种职场生活的紧张感、差异感,营造出酸甜苦辣的职业副线,并为酸甜苦辣的情感主线服务。

苏家三兄妹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时代挑战,在这种经济压力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发展而打拼,历经坎坷,也即“都挺好”。苏州人的现实生活并非处在缓慢流淌着苏州河水的粉墙黛瓦中,苏家的男人们都走出了民居旧宅的过往,脱离了传统家庭的庇佑,需要闯出属于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新家,因而需要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对于苏明玉来说,她过早离开民居老家,脱离传统家庭的庇佑,早已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她的成长和经历都发生在被传统空间排挤出来之后,因而能够快速地与现代都市融为一体。剧中传统风格建筑空间与现代风格建筑空间的交错使用,符合了苏州城市建筑两种风格并存的特点,同时服务于剧情发展,给予人物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这些空间分别具备不同职能,展示着不同人物生活、工作、情感的不同层面。

四、结 语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都市情感剧《都挺好》对于苏州文化元素的渗透、融合。演员的选择符合苏州人外貌,剧中角色的言行和情感都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让人物塑造更加立体生动。剧中多次采用苏州评弹作为画外音配乐,于铺垫剧情、烘托气氛之外,剧中的现实故事与唱词中的传统故事形成两层文本结构,贯穿全剧,充分发挥了互文修辞的表意功能,共同传达出一个主题思想。这在电视剧叙事上具有一定探索意义,让整部作品更具“苏州腔调”,同时艺术性地评价并推动了剧情。受苏州园林风格影响的民居、古镇,以及苏州一批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写字楼、商场、小区,被合理运用在剧中不同叙事环境下,为剧情发展提供了合适且富有意蕴的叙事空间。

这三点都让整部作品充满了苏州文化的意蕴,传达出当代苏州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有人指出,“苏州人文精神衍化在城市风貌和建筑形态上的守与望,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它衍化在物质与非物质产品上的守与望,就是率性与刻意的结合;它衍化在市民态度和生活方式上的守与望,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它们是矛盾的,却又是统—的”。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是准确的,跟《都挺好》所折射出的苏州人文精神、文化内涵是相一致的。正是这些文化因素、人文精神的带入,使得都市情感剧《都挺好》极其接地气,播出之后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产生极大的文化认同,也让观众更多地了解苏州文化,从而带火了一批苏州“网红打卡地”。在这意义上,很多优秀电视剧作品其实都是特定的“地域文化剧”。这是当前中国都市情感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经验,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朱丽苏明玉都挺好
石头的石头
我也是“苏明玉”
浅谈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现象
苏家“都挺好”,美剧“更摩登”
《都挺好》:探讨现代家庭情感关系
雨 水
《都挺好》发布演员阵容 姚晨、倪大红“父女”搭档
《都挺好》发布演员阵容姚晨、倪大红“父女”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