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双创”语境下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①

2020-02-25 04:44张中波丛曙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0年0期
关键词:民俗艺术设计艺术

张中波 丛曙光

(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夏建文:《新知新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人民日报》2018年7月20日,第7版。“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2)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民俗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艺术载体,具有“母体艺术”的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俗艺术“指依存于民俗生活的各种艺术形态,作为传承性的下层艺术现象,它又指民间艺术中能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从艺术形态来看,民俗艺术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造型类民俗艺术、表演类民俗艺术和口承类民俗艺术三类”。参考陶思炎:《民俗艺术学》,南京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第88页。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随着赖以生发的农耕社会土壤的逐渐流失,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困境日益严峻。民俗艺术唯有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当今民众生产生活相适应,民俗艺术传承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的生存土壤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民俗艺术传承人是推动民俗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肩负着民俗艺术传承人培养的重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此则是责无旁贷,大有可为。笔者旨在通过对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价值、路径及保障机制的系统探讨,丰富民俗艺术教育传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的理论成果,为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民俗艺术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协同发展。

一、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

把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有助于促进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师徒传承、家庭传承是民俗艺术最主要的传统传承方式。当前,由于学习时间长、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差、比较收益低等诸多原因,民俗艺术传统传承方式受阻,以致民俗艺术后继乏人,不少民俗艺术传承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此外,民俗艺术传承人虽技艺精湛,但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市场意识不强,在“原汁原味”地传承民俗艺术的同时,缺乏对当代民众需求的敏锐感知,导致民俗艺术产品在题材、功能、工艺、材料等方面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以致供需脱节,民俗艺术在现代替代品的冲击下,生存空间变得愈加狭小。总之,在自身及外部不利因素的双重挤压下,民俗艺术的传承危机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一新鲜血液加入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承人群,而这有赖于民俗艺术学校传承工作的大力开展。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民俗艺术的生力军。从专业教育角度而言,将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培养“懂民艺,善设计”的高层次、专业化的民俗艺术传承人。学生将所学民俗艺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艺术设计实践,可以使民俗艺术借助现代艺术设计手段得以传承与创新。一方面,通过对民俗艺术题材、功能、工艺、材料等要素的改良设计,设计生产出符合当代民众需求的民俗艺术产品,有助于促进民俗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民俗艺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创意资源。学生汲取民俗艺术的造型、图案、色彩等元素符号,运用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对其进行解构、重组与再创造,设计出既有民俗艺术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有助于促进民俗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此外,从非专业教育角度而言,将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习民俗艺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其对民俗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传承民俗艺术的文化自觉意识,为民俗艺术培养庞大的认同者与传播者群体,从而为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空间。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质量

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从专业建设角度而言,有助于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本土化、民族化、特色化发展;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有助于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

1.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本土化、民族化、特色化发展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受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深刻,长期以来以西方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为主导,课程设置多模仿乃至照搬西方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传统艺术教育资源的重视和利用不足,导致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趋同,课程体系雷同,专业特色不鲜明,制约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鲜明的民俗艺术,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区域特色民俗艺术资源,将其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办学特色,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特色化发展,助推中国特色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

2.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

长期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各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传统文化认同感弱等问题。体现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在教学内容上偏重对西方艺术设计理论与技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对以民俗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或知识传授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对民俗艺术无知、漠视或者茫然。学生设计实践对民俗艺术的应用因之表现出两种倾向:要么因无知而不用,以致设计作品缺乏民族文化底蕴;要么因缺乏专业认知,囫囵吞枣,对民俗艺术元素进行生搬硬套、贴标签式的滥用。现代艺术设计对民俗艺术的创意应用不是对民俗艺术元素的简单复制与符号拼贴,而是基于设计人员对民俗艺术的深刻理解,汲取民俗艺术的精髓,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与表现手法对民俗艺术元素的提炼、加工与再创造。因此,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亟须在以民俗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养具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与美学修养的创新型、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促进我国艺术设计的民族化发展。

民俗艺术的造型、色彩、图案等有着自身独特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形式语言方面,民俗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造型体系、色彩观念、图案形象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从中可以提炼出现代艺术设计所需要的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的创意素材。文化内涵方面,民俗艺术作为吉祥文化的艺术载体,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意蕴,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民俗艺术常用谐音、喻义等象征手法,将吉祥观念与现实物象有机结合,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吉祥纹样,如松鼠葡萄、连(莲)年有余(鱼)、五福(蝠)捧寿、喜上眉(梅)梢、马上封(蜂)侯(猴)、事事(柿)如意等吉祥图案,表达了民众辟邪、求吉、纳福的吉祥艺术观。民俗艺术具有生动的视觉语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将其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拓展学生创意思维,丰富设计语言,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从而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二、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路径

(一)民俗艺术融入第一课堂

1.融入的方式

“第一课堂是指高等学校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课、实验、作业、考试、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实现形式。”(4)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4页。民俗艺术融入第一课堂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开设民俗艺术类专题课程,一种是民俗艺术融入相关专业课程。

(1)开设民俗艺术类专题课程

民俗艺术类专题课程,按课程性质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分,按修习性质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分。该类课程对民俗艺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较为系统,有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民俗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民俗艺术融入相关专业课程

将民俗艺术纳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计划,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合理设置民俗艺术的授课内容,有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与之相关的民俗艺术知识与技能,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与教学质量。其中,将民俗艺术融入专业考察、毕业设计两大集中实践课程,可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掌握民俗艺术的调研方法,加深学生对民俗艺术的感性认知,提升学生对民俗艺术的创新设计应用能力。

①专业考察

田野考察是民俗艺术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考察环节,合理安排民俗艺术的田野考察任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艺术设计与民俗艺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主题,制定民俗艺术的田野考察方案,针对民俗艺术的各种依存载体,如乡村古镇、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历史文化街区、民俗艺术节会、民俗艺人工作室等,展开专业考察,运用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等调研方法,搜集文字、图片及影音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创作具有民俗艺术特色的设计作品,作为专业考察的课程考核作业。专业考察作为学生专业学习中一段宝贵的学习经历与体验,可使学生在民俗艺术原生文化空间中亲身感知民俗艺术的文化魅力,提升民俗艺术的学习效果。

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系统性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将民俗艺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选题融入学生毕业设计,有助于拓展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增强学生对民俗艺术的创新应用能力。概括而言,民俗艺术融入毕业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感兴趣的民俗艺术设计选题;二是将教师相关科研课题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三是源于企业生产实践课题,一般来源于校企合作企业或毕业生实习单位的实际设计项目,与虚拟选题相比,此类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具体而言,由于学生实践经验缺乏,自拟选题多为虚拟选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空洞性、滞后性,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需要教师给予相应指导,提升毕业设计选题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此外,指导教师将个人承担的相关科研课题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将课题中的适宜部分纳入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供学生结合个人兴趣选择,师生探讨确定选题并展开具体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方案的针对性、实操性、前瞻性、系统性。

2.融入的要点

(1)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民俗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理论授课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因民俗艺术课程性质的不同,两者的比重有所不同。对理论性课程而言,民俗艺术理论授课的课时比重要大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实践环节是学生对民俗艺术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创新应用。对实践性课程而言,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要大于理论授课的课时比重,理论授课环节通过教师对民俗艺术重点知识、典型案例等的讲解,为后续学生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此外,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本地生源往往占比较多,民俗艺术课程授课内容宜着重选择本地域内的民俗艺术。学生在熟悉的民俗文化环境中,能够相对深刻地理解本地民俗艺术的民俗功用、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再者,由于地缘优势,学生能相对便利地针对民俗艺术的生产、展演、销售场所及人员展开实地调研,亲身感知民俗艺术的生发环境,了解民俗艺术的生存现状及发展态势,加深学生对民俗艺术的理解。

(2)以科研促进教学内容更新

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专业教师提升民俗艺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通过科研活动,有助于发现民俗艺术保护、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掌握民俗艺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专业教师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在科研工作中获得的新知识、取得的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民俗艺术教学内容中,有助于增强课堂授课内容的前沿性、丰富性、实用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对民俗艺术的学习兴趣,提升授课质量。

(3)采取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理论性民俗艺术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艺术设计实践的紧密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主动将民俗艺术运用于个人设计创作之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采用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课程作业的汇报、交流与展示活动。围绕“艺术设计与民俗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主题,根据课程性质(理论性课程或实践性课程),或理论探讨,或设计创作,或两者结合,组织开展民俗艺术课程作业的汇报、交流与展示活动。班级学生分组获取课程作业任务,围绕各自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调研、搜集、整理、汇报PPT制作,结合个人设计作品,课上按分组顺序依次进行PPT学术讲解与设计作品展示,通过师生点评,开展互动讨论式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民俗艺术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笔者在为艺术设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开设《民俗艺术》课程(理论性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民俗艺术的生成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以个案研究的方式,针对某一特定民俗艺术,开展课堂讨论作业的汇报、交流与展示活动。教师应兼顾民俗艺术的不同类型,提前拟定待讨论民俗艺术个案的名单目录,供学生选择或补充,确定分组名单。以泉城兔子王为例,课程设置的讨论内容主要如下:泉城兔子王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及民俗功用;当今工业社会,泉城兔子王生存状况如何,存在何种困境,原因何在;泉城兔子王的当代传承方式有哪些;结合实例及个人设计作品,重点探讨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在泉城兔子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应用。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围绕课程任务,通过网络资源查阅文献资料的同时,走出学校,针对民俗艺术的从艺者、研究者、管理者、设计者、展销者等相关人员展开调研访谈。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设计创作相结合,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汇报PPT的制作与演讲、个人设计作品的创作与展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民俗艺术学习、创作的交流与展示平台,激发了学生民俗艺术学习的热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4)邀请民俗艺人进课堂

邀请民俗艺人进课堂,开展民俗艺术知识的讲授、民俗艺术作品的展示、民俗艺术技艺的示范教学与指导等教学活动。例如,“徐州工程学院近年来尝试推行‘1+1’教学模式,即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民间艺人共同主讲一门课。专业教师可以讲某种民间艺术的发展源流、不同地区或不同艺人运用同一种艺术形式的风格比较和民间艺术传统语汇的开发利用等等,而民间艺人的主要任务是:现场表演,讲述自己学艺历程及体会,以及介绍相关的民间歌诀等”(5)张欧、王湉:《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民间艺术学取向》,《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年第1期,第113页。。民俗艺人这种生动鲜活的场景式教学方式,是高校专业教师无法替代的,能加深学生对民俗艺术的感性认知,使其掌握一些民俗技艺,有助于学生后期设计实践对民俗艺术元素的活化运用。

(二)民俗艺术融入第二课堂

1.融入的意义

“第二课堂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方面的活动。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6)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4页。作为民俗艺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民俗艺术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专业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一课堂重在理论知识的习得,将民俗艺术融入第一课堂,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对系统地学习民俗艺术的理论知识,但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间接和抽象的。第二课堂重在学以致用,将民俗艺术融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变课堂的被动式学习为以探索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式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了解民俗艺术前沿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民俗艺术知识应用于实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有机会亲身感知与体验鲜活生动的民俗艺术,所获取的知识多是直接、感性的,或许不如课堂所学知识那般系统、简练,但因为是学生亲历、亲感,故而印象深刻,能起到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印证的作用,有助于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学生民俗艺术学习的渠道与方式,激发学生民俗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2.融入的形式

概括而言,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如下几种。

(1)学术讲座

邀请民俗艺人、专家学者、设计师、政府文旅部门工作人员等民俗艺术的从艺者、研究者、设计者、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走进高校,就民俗艺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问题,举办讲座、技艺展演等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助其了解民俗艺术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与实践的最新动态和最新信息。

(2)学生社团活动

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有关地域民俗艺术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民俗艺术进校园传播。民俗艺术学生社团通过组办讲座、讨论会、民俗艺术知识与技能比赛、民俗艺术技艺展演、民俗艺术作品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活动,既有助于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引发大学生对民俗艺术的关注,增强其对民俗艺术的了解和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民俗艺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3)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如参与教师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申报相关科技创新项目,学以致用,将所学民俗艺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而言,结合民俗艺术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从艺术设计角度指导学生申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等相关科技创新项目,撰写调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设计相关作品,申请相关专利,激发学生民俗艺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专业竞赛活动

鼓励、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竞赛,以赛促教,锻炼、提升学生设计创作对民俗艺术元素的融汇应用能力。

(5)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由校团委、学生处、各学院团委(团总支)等组织进行。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民俗艺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民俗艺术的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提升自我。例如,民俗艺术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与民俗艺术相关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俗艺术的魅力,调研了解民俗艺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现状,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民俗艺术的创新设计、品牌营销、产业发展等建言献策,为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三、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师资保障

当前,民俗艺术相关专业教师还较为欠缺,尽管近年来国内高校为将民俗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育做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师资缺乏问题,导致相关课程难以开设或开设效果不理想。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构建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水平民俗艺术教学团队。

1.专职教师

增量师资方面,有赖于加大民俗艺术相关专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通过人才引进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优秀师资。存量师资方面,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热爱民俗艺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支持其通过学历提升、在岗学习、专题培训、观摩交流、田野考察、科学研究、教改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民俗艺术教学水平。

2.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队伍主要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民俗艺人等。其中,聘请民俗艺人之代表者作为实践性教学校外导师,走进课堂,进行民俗艺术知识讲授与技艺示范指导,既为民俗艺人提供了传播民俗艺术的良好平台,也有助于提升民俗艺术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但是,民俗艺人走进高校课堂,目前尚存在观念认识、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观念认识方面,一些教师、教学管理者可能认为民俗艺人“没文化”,给大学生上课内容没有含金量,不支持民俗艺人进课堂。教学管理方面,教学管理制度僵化、不灵活,预设的学历、职称、政府等组织机构授予的荣誉称号等门槛条件,成为很多优秀民俗艺人走进高校课堂难以逾越的障碍。改变观念认识,结合民俗艺人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消除民俗艺人进课堂的制度障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二)课程保障

充分认知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加大民俗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比重。一方面,开设民俗艺术类专题课程。结合不同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开设相应主题的民俗艺术课程。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对民俗艺术课程的课程类型(必修课或选修课,理论课或实践课)、课时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开设时间、考核方式等进行合理的设置与安排,优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民俗艺术融入相关专业课程。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有机融入民俗艺术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民俗艺术授课的内容、时序与课时等,丰富、更新相关专业课程内容。

此外,地方高校民俗艺术课程建设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注重挖掘利用本地特色民俗艺术资源。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艺术课程,或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融入地域特色民俗艺术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自身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特色。其二,积极探索民俗艺人进课堂的授课方式。专业教师和民俗艺人合理分工,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科学设计和编排课程教学内容,通力合作完成课程授课,保证教学效果。

(三)教材保障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高质量的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材做保证。民俗艺术教材建设是民俗艺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民俗艺术教学工作,提升民俗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总体而言,当前民俗艺术的基础理论教材较多,而体现地域特色民俗艺术的本土化教材较为缺乏。基础理论教材方面,如《民俗艺术学》(陶思炎,南京出版社2013年版)、《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等,理论性、系统性强,为民俗艺术理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土化教材方面,高校民俗艺术的研究者、从教者,应注重对地方民俗艺术的科研、教研与创作工作,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设计创作相协同,编写高质量的民俗艺术本土化特色教材,为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优质的本土化课程教材,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发展。

(四)实践教学基地保障

加强校内外民俗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民俗艺术实践教学提供可靠保障。一方面,建立校内民俗艺术实验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校内民俗艺术实践教学场所与平台。实验室内的民俗艺术教学,宜采用专业教师与民俗艺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民俗艺术的理论知识讲授与创新设计指导,民俗艺人主要负责民俗技艺的示范、指导与培训,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校内民俗艺术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行政社区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民俗艺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民俗艺术考察、调研、创作、实习、就业等实践机会。总之,充分利用校内外民俗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俗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学用结合,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民俗艺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民俗艺术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民俗艺术传承以及创新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四、结 语

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疗治民俗艺术传承的断层化、艺术设计教育的同质化、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贫弱化等问题。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意识到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与民俗艺术相关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文化传承与育人成果。当然,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虽意义重大、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师资、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的短板,亟须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化解困局。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仍有巨大的改革与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民俗艺术设计艺术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星.云.海》
《花月夜》
民俗节
纸的艺术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