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螺旋B表面肽对表柔比星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2020-02-28 12:29于秀燕李跃荣赵冬冬刁树玲李花郭纪伟马宝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蒽环类红细胞计数

于秀燕 李跃荣 赵冬冬 刁树玲 李花 郭纪伟 马宝新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心内科,山东 滨州 256600;2肿瘤科;3滨州医学院肿瘤研究实验室)

表柔比星(EPI)是蒽环类化疗药物新的衍生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但蒽环类药物化疗的心脏毒性是累积性的,从而限制了许多晚期疾病患者的治疗选择〔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成年肾脏产生。EPO已经被证明具有许多非造血功能,包括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加速组织功能恢复等。然而,EPO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增加血液黏度、升高血压和引起血栓形成等,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EPO衍生物螺旋B表面肽(HBSP),它不具有EPO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效应,避免了上述副作用,但具有与EPO相当的心脏保护作用〔2,3〕。本研究通过建立EPI心肌损伤模型大鼠,并给予EPO及其衍生物HBSP进行治疗,验证EPO及HBSP对EPI诱发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试剂 EPI购自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购自昂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HBSP(纯度>98%)购自上海科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鼠心肌肌钙蛋白(cTn)I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epase-3和Bcl-xl抗体及羊抗兔多克隆二抗均购自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羊血清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动物分组及造模 健康Wistar大鼠40只,体重(280±20)g,雄性,由济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随机分为四组。对照(CON)组、EPI处理(EPI)组:给予腹腔注射EPI 2.5 mg/kg,每周1次,共6 w,累积剂量15 mg/kg;EPI+EPO组:腹腔注射rhEPO 5 000 IU/kg,每周3次,分别为EPI给药前1 d,给药后第1天及给药后第3天,共6 w;EPI+HBSP组:腹腔注射HBSP 60 μg/kg,给药时间同EPO组。余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6 w,每组10只。于第11周处死大鼠。

1.3血细胞计数 大鼠处死前采集内眦静脉血进行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待干后即可镜检,采用中性树胶固定。

1.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于第11周在大鼠内眦静脉采血2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出血清,取上清液保存于-80℃冰箱,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cTnI水平。

1.5苏木素-伊红(HE)染色 水合氯醛(3 ml/kg)麻醉大鼠后,经心脏左心室处插管灌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4%多聚甲醛,固定取心尖组织,经4%多聚甲醛溶液浸泡固定24 h,制成蜡块,切片行HE染色,厚约4 μm。经脱蜡、水化、封片等HE染色操作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脏组织病变。

1.6免疫组化测定 心肌组织经过4%多聚甲醛液固定、包埋、切片、脱蜡、乙醇脱水后,微波修复抗原,冷至室温,3% H2O2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洗,血清封闭后滴加一抗,Caspase-3、Bcl-xl浓度分别为1∶100、1∶200,放置4℃过夜,加二抗,滴加二甲基联苯胺(DAB)显色液,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置于2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并用Image 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心肌组织中Caspase-3和Bcl-xl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 (IOD/area),并进行统计分析。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

2 结 果

2.1各组血细胞计数比较 与CON组比较,EPI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EPI组比较,EPI+EPO组大鼠红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EPI+HBSP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2.2各组血清cTnI水平比较 与CON组cTnI水平〔(659.57±28.28)pg/ml〕比较,EPI组大鼠血清中cTnI水平增加〔(1263.22±20.70)pg/ml,P<0.05〕。与EPI组比较,EPI+EPO组〔(884.83±23.65)pg/ml〕和EPI+HBSP组〔(755.55±20.67)pg/ml〕血清中cTnI水平下降,尤以EPI+HBSP组效果明显(P<0.05)。

表1 各组大鼠血细胞计数比较

与CON组比较:1)P<0.05;与EPI组比较:2)P<0.05,下表同

2.3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 与CON组比较,EPI组可见部分心肌细胞水肿、呈空泡样变性,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呈灶状或片状坏死;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间质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EPI组比较,EPI+EPO组及EPI+HBSP组上述形态学改变明显较轻,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改善。EPI+EPO组与EPI+HBSP组差异不明显。见图1。

图1 各组心肌组织HE染色(×200)

2.4各组心肌组织Caspase-3和Bcl-xl表达 Caspase-3及Bcl-xl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质,也有部分在胞质和胞核均着色,呈棕黄色。与CON组比较,EP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x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EPI组比较,EPI+EPO组及EPI+HBS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x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EPI+EPO组与EPI+HBSP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见图2、图3,表2。

图2 各组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DAB,×200)

图3 各组心肌组织Bcl-xl蛋白表达(DAB,×200)

表2 各组心肌组织Caspase-3、Bcl-xl蛋白表达

3 讨 论

蒽环类是一种高效的化疗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但其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一个公认的副作用〔1〕。急性毒性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数天内,主要为心电图的改变。慢性毒性发生在治疗后数周至数年,多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包括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迟发性心脏毒性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于化疗后多年之后,即使以低剂量给药,据报道这些药物也会引起进行性心脏功能障碍〔4~6〕。柔红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是两种早期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EPI作为蒽环类药物新的衍生物,并未表现出较强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心脏毒性〔7,8〕。这不但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明显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EPO是具有多效性的细胞因子,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化疗药物诱发的贫血。研究显示EPO可通过标准EPO受体降低肿瘤患者生存率〔9,10〕。然而,EPO会引起血液黏度增加、血压升高和引起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HBSP既保留了EPO的组织保护活性又避免了EPO的副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EPI致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发现EPI给药后大鼠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降低,可以延续至停药后。EPO可明显促进EPI心肌损伤大鼠的红系造血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EPO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有关,而HBSP无刺激造血作用。cTnI在反映心肌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EPI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cTnI明显升高,给予EPO及HBSP干预后,大鼠心肌组织中cTnI明显降低,表明EPO及HBSP可明显减轻心肌损伤。

Caspase-3、Bcl-xl是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其中是Caspase-3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酶,在细胞凋亡中起着中心环节的作用,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11,12〕。Bcl-xl是Bcl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止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起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阻断上游Caspase蛋白酶的激活,抑制细胞凋亡〔13〕。本研究发现EP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 的表达明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明显下降。给予EPO及HBSP干预后,大鼠心肌组织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EPO及HBSP通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xl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从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但本研究未能阐明HBSP下调Caspase-3、上调Bcl-xl蛋白表达的具体信号通路途径及作用的受体位点,有望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蒽环类红细胞计数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蒽环类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依那普利、美托洛尔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蒽环类药物及蒽环序贯紫杉类方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