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中的英语习语

2020-02-28 02:39赵桂影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2期
关键词:习语黄油比喻

◎赵桂影

“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大千世界纷繁多彩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迥然有别的民族心理与宗教信仰及不同的思维模式均对语言的成形、发展和传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衣、食、住、行”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若要把我们目前从事的某种具体工作划分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的确能找到一一对应的领域。这些方面不仅概括了我们日常起居的物质条件,也走入到我们的语言之中,尤其活跃在人们的口语里。本文拟从源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英语习语进行探讨,对其进行总结归纳。

一、服装、配饰与习语

服装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活跃在英语习语中展示人们的生活状态,描述人们的行为习惯,表达人们的万千情绪。人经济困苦生活的窘境有:lose one’s shirt(失去衬衫)指人失去一切,have not a shirt to one’s back 连衬衫都没有,贫穷至极,in only the clothes one stands up in 穷得只有身上的衣服,an empty pocket 口袋空空,一贫如洗,tighten(pull in)one’s belt(讽)勒紧肚皮,紧缩开支,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oat 量入为出;on the cuff 赊欠,免费,而经济宽绰、富有则是:a deep pocket 财力充足,be in pocket 手头有钱;赚钱。dress oneself 外出时换衣,打扮;dress up like a plush horse(美俚)打扮得过分考究,shoot one’s cuffs 在上衣袖口下露出一截衬衣,比喻服装整齐,可见不仅钱包饱满体现拥有者的经济地位,衣着光鲜、考究更是身份的证明。

在人们的行为方面有人pass the hat round(around)为给某人购买礼物而向同一机构、团体的人筹集钱款,甚至达到give away the shirt off one’s back 送掉身上所有的东西,不顾自己尽力接济帮助别人;赞美、尊重别人:The coat fits(衣服合身),说(想)对了,be in sb.’s boots 站在某人立场上,赞同某人,bless one’s little cotton sock(袜子)因某人的善行而表示感激,take one’s hat off to sb.向某人致敬;无法独立之人:hang onto sb’s shirts 依靠某人,on one’s coattail(衣服下摆)沾光;tied to one’s apron(围裙)strings 受某人支配live in each other’s pockets(英)经常混在一起,形影不离;lick sb.’s shoes(鞋)巴结别人。一旦做错事,有人draw a veil(面纱)over sth 隐瞒、遮盖,keep something under your hat 保守秘密,有人wear sackcloth(粗麻布)and ashes(灰尘)负荆请罪,公开忏悔,有人clear sb.’s skirt 设法洗去耻辱,证明清白无辜,结果可能give sb.a dressing down 因做错事遭到严加训斥,也可能If the cap(帽子)fits,wear it。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人是smart pants(裤子)自作聪明之人,a stuffed shirt 爱摆架子,装腔作势之人,有人All talk,no trousers。说得多,没行动。有的男人like a bit of a shirt(口)喜欢与女人作伴,a big girl’s blouse(女式衬衫)像女孩一样软弱胆小的男人,有人tough as old collar(领子)顽固、强硬,有人信奉Near(Close)is my shirt,but nearer (closer)is my skin.为人不如为己。有人是彻头彻尾的bad hat坏蛋,甚至做出have sb。in your pockets通过威胁或贿赂等手段达到控制政客的目的。

人的情绪可能be hot under the collar 发怒,with one’s heart in one’s boots提心吊胆,go down in one’s boots 感到恐怖,害怕,wear yellow stockings(长袜)嫉妒、吃醋,

二、饮食与习语

一日三餐、水果蔬菜使我们果腹,满足每日所需,得以维持生存,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习语中频繁现身,随处可见。显而易见,由于不同民族饮食的差异,出现在语言中的食物也有所不同。面包、三明治、奶酪、黄油等是西方人的传统食物,含有这些食物的词语比比皆 是:earn one’s bread 养 家 糊 口,breadwinner 家庭主要劳动力,挣钱养家之人,tak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把面包从别人嘴里拿走)抢走别人饭碗,butter up(涂黄油))阿谀奉承,面包和黄油是西方人的主食,很难想象没有它们生活该是什么样子。所以,bread and butter 就演变成人的“谋生之道”:Don’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你可不要砸自己的饭碗。面包和黄油如此受欢迎,因此拥有越来越多的含义。They asked some bread and butter questions. 他们问了几个很平常的问题。She is still a bread and butter miss. 她还是个女学生模样的姑娘。whole cheese(整块奶酪)最重要的人物。有了面包,再涂上黄油、果酱,就是好上加好了,而want jam on it(还想要果酱)就是“一心只想好上加好;奢望过高”的意思。英国人还喜欢喝茶,在喝下午茶时还会配一些茶点。for all the tea in China(为了来自中国的全部茶叶),在17 世纪的英国中国的茶叶价格昂贵,那么所有中国的茶叶价值几何可以想见,所以这个词语的含义是即使把中国的茶叶都送给我,我也不做,比喻“无论如何,无论多高报酬,都不会”。That man was so rude!I wouldn’t go back to that job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那个人对我如此无礼,我无论如何不会回去工作了。牛奶更是司空见惯,这一点从一个广为流传的谚语中就可见一斑:There’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牛奶泼了,哭也没用)比喻为已发生的无可挽回的事痛苦伤心毫无用处。suck in with one’s mother’s milk(和母乳一同吸收)比喻从小养成的性格或品质。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鹅取金蛋)比喻“急于求成,贪得无厌,却一无所获”。馅饼和布丁同样广受欢迎:as easy as pie(像吃馅饼那样舒服)比喻轻松容易;have a finger in every pie(在每个馅饼里都插一手)比喻样样事情都参与,每件事情都要管。Live on wind pudding(靠风里的布丁生活)暗指生活毫无着落,more praise than pudding 形容赞扬多,实惠少。

三、住宅、建筑与习语

家是我们的港湾,我们居住的房子、建筑材料都会出现在习语里,反映着我们对人生的解读。gold brick(金砖)假货,骗人的话,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无米之炊,做艰难而又劳而无功之事be on the tiles(瓦)寻欢作乐,fly a tile(俚)把帽子打掉。You can’t get blood out of stone(石头)石头中抽不出血来,比喻方向不对,努力也无用。Rolling stones gather no moss滚石不生苔,意指生命在于运动,behind closed doors(门)秘密,私下,暗中,keep open doors 好客,款待客人,lie at sb。’s door 过失是由某人造成的。Money is the key that opens all doors.金钱是打开所有门的钥匙。hit the wall(墙)没有办法,别无选择。The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Good fences(篱笆)make good neighbors 好篱笆成就好邻居,比喻邻里之间还应保持距离,才会省去不必要的麻烦,be on the hedge(树篱)耍两面派,骑墙。Rue and thyme grow in one garden(花园)芸香和百里香长在一个花园,利用两种花的谐音劝别人及早悔悟。be on the house(房子)主人请客,免费。Get your house in order 批评别人前先拿镜子照照自己。bring down the house 表演或演讲很精彩,博得满堂彩。

四、出行与习语

在过去人们出行或步行或依靠马匹,也可以选择船只,所以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口语或习语之中。walk off with 拐逃,偷走,抢走奖品,walk on air(因成功)高兴得飘飘然,walk throught a part 毫无兴趣地扮演剧中的一个角色,走过场,put up one’s horse together(古)同心协力、情投意合,结婚,flog a dead horse1)鞭打死马,徒劳2)企图把已经讨论过并被搁置的旧事重提,change horses 换马,换班子,调换主持人,hold one’s horse(俚)忍耐、镇静、不冲动。at the wheel(车轮)掌着舵的,掌握着大权的,担任着领导工作的,break a fly on the wheel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go on wheels 进展顺利。free wheeler 不愿意遵守自己公司规章制度,行为随意之人。ride(骑、乘)and tie 两人轮流骑一匹马,ride for a fall 蛮干,自讨苦吃,自取灭亡,ride one’s horse to death 把马骑死,把自己的得意话讲得过分而惹人讨厌。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大船要求水深,A little ship needs but a little sail 小船只需小帆,burn one’s ship 破釜沉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制约。现代文化学认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化大系统,语言只不过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的学者把这一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为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文化的一个具体方面,衣食住行由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语言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一点在俗语、习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习语虽然从衣食住行的细微之处着手,却描述了大千世界、所有人的处境状态、万般情绪,可谓以小见大,无愧于人类共同经验的总结。这些含有衣食住行的习语来源于生活,借用人们日常所熟悉的柴米油盐打比方,阐释人的各种情感、状态,鲜活生动、言简意赅,正确掌握这些习语无疑会给未来的英语学习增加乐趣与效率。

猜你喜欢
习语黄油比喻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买椟dú还珠
引用要恰当
法国“二手黄油”网上热卖
如何鉴别动物性黄油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