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
——论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2020-02-28 02:46冯鹏志
江海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华民族道路

冯鹏志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习近平从文化的维度和高度系统展开对“中国特色”的深刻论述,创造性地阐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重大问题与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是21世纪中国牢牢掌握自身文化命运的重大战略需要,也必将为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重要的文化思想资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和永恒底蕴,也是其把握世界的特定思维方式和根本尺度。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一个根本目标就在于,不仅必须与时俱进地闯出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而且需要高瞻远瞩地建构起自身自觉自信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化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道路的史诗般崛起,习近平从文化的维度和高度系统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论述,创造性阐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和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重大文化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深刻地展现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化思维境界,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下简称为“习近平文化论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是21世纪中国牢牢掌握自身文化命运的重大战略要求,也必将为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重要的文化思想资源。

习近平文化论述的核心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展现其生命存在的不竭动力和积极尺度的高度自我意识,也是其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的根本意义导向。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在“中国特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奋斗历程中,在中国道路为解决人类问题持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开放扩展中,文化自信始终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底蕴。

正是立足于对中华民族漫长坚韧的文化生命、博大精深的文化创造、进取包容的文化志向和生动广阔的文化实践的深刻把握与积极确认,习近平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文化自信置于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相比较“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地位,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分量,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化创新理念,而且也深刻地表明:文化自信既作为深厚的实践底蕴,支撑着“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作为高度的理论自觉,展开并展现了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一句话,坚定文化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文化论述的逻辑起点和核心理念。

(一)文化自信表征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脉

在五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共同经历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信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建构出独特高标的精神气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把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⑤。

文化自信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道路和命运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以致成就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形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确立起来的包括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在内的文化自信,维系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人文命脉。理念自信,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文化情怀,开拓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道德自信,维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团结统一、泱泱大国的伦理秩序和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人文自信,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创造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矗立起卓越而独特的中华传统和中国格局。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在世界的东方生息繁衍、超越突破、融合交流、开放发展,积淀并升华出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崇高的天地境界。理念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天下理念、大同追求和知行观念;道德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刚毅朗健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优良品格和荣辱观念;人文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仁恕宽厚的为人之道、处世方法、理想抱负、进取精神、教化观念、博大胸怀和生活理念。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昂扬而现实地展现中国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支撑。

(二)文化自信诠释了“中国特色”的根本属性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同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相融合,既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积极塑造其与时俱进的文化形态与先进特征,从而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深深地植根在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和雄浑的历史脉络之中,显示了“中国特色”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文化自信,正是对“中国特色”本质属性的根本诠释;坚定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从文化上坚定对“中国特色”的自信。

中国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实现全民族思想解放、坚持全面改革发展、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并奋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宏大实践进程,不仅现实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历史进步路径,而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先进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说,所谓“中国模式”不外乎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文化形态。因此,坚定“中国特色”文化自信,正是从总体上把握中国道路根本属性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论。

中国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推动了中国理论的新建构新发展,又塑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形态。坚定“中国特色”文化自信,正是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理论根本属性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论。

中国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把握中国制度及其发展完善的历史使命,努力推动中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仅推动了中国制度的优势不断显现、潜力不断发掘,而且推动了其文化本质的实践显现和文化理想的不断充实。坚定“中国特色”文化自信,正是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制度根本属性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论。

中国文化是激励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又努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⑥,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坚定“中国特色”文化自信,正是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根本属性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论。

(三)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方案的根本意义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卓越而务实的中国方案把中国经验、东方智慧和人类理想熔于一炉,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为解决世界问题作出了意义深远的中国贡献。文化自信,既生成着中国方案的理性品质、公正取向和实践力量,也彰显着中国方案能够现实地把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起来的根本意义。

文化自信厚植了中国方案的价值底蕴。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的成功与扩展,既是一种发展成就和国家实力的崛起,更是一种价值理想和文明形态的自觉自信。其中所蕴含的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文明交流互鉴共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基本理念,由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独立坚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坚实成长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大道之行,不仅愈显其通和刚毅而晶莹温润的价值底蕴,也必将为21世纪人类的和平发展提供让世界心悦诚服的共同价值。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中国特色”文化自信,不论是体现为中国道路的深化扩展和坚持完善,还是体现为中国方案的实践推进和意义拓展,其所坚守和强调的始终都是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其所瞩望和践行的始终都是在对话学习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在共存共赢中美美与共。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展开和实现,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征的“中国特色”及其文化自信,已经并正在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中国光焰。

习近平文化论述的实践主线: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

在深刻揭示并阐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核心理念的前提下,能否将其落实为现实的文化发展实践乃至稳健成熟的文化发展模式,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⑧;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⑨。把上述重要论述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可以认为: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构成了习近平文化论述的实践主线;更好地构筑中国导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成了这一实践主线的基本维度。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更好地构筑中国导向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发展状况的总体性自我意识,既承载着鲜明的立场要求和实践指向,又奠基于深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导向。因此,能否坚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既是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首要问题,更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导向与道路。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⑩。在此前提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一次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新把握,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文化论述在怎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重大问题上的认识新境界,本质上是为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更好地构筑了中国导向。

第一,更好地构筑中国导向,根本点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不仅为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强党强国和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党和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也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坚持根本制度的自信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夯实根本制度的自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思想。这既是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也是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权利。

第二,更好地坚持中国导向,关键点是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建设上的宝贵经验和显著优势。坚持以党的领导来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去引导我国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包括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各环节,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统领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同时又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不仅系统地铸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制度、政策与话语的完整体系及其显著优势,也深刻地厚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进步底蕴。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关键点就是要始终坚持并牢牢掌握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第三,更好地坚持中国导向,创新点是要面向时代新特征和实践新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交流交往交锋的状况正在更加频繁而突出地表现出来,由此必然带来社会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将通过各种方式顽强地表现出来。而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及其融合发展的高速崛起,不仅传统认识中那样一种作为观念的理论形态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外在的、抽象的对立正在消失,而且意识形态包括其结构、功能、作用方式以及人们对意识形态作用的认识等,均由于科学技术的深度渗入正在发生新的时代变化。因此,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创新性要求就在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观察和研究当代意识形态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维度上显现出来的新变化与新特点,尤其是要深入到当代意识形态发展与演变的实践前沿、理论前沿、科技前沿和国际前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不断体现其能够反映、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和文化灵魂的重要功能,并在实践层面上不断同步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这就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二)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正在成就着人类历史上最为雄奇而辉煌的民族复兴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正是坚持“中国特色”文化道路的基本路径。

第一,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牢把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的核心和根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永恒而珍贵的精神成果,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趋势和人类进步特征的最敏锐的反映,改革创新作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同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面向未来,当代中国需要推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更好构筑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精神。

第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必须深入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广阔实践,不断厚植更好构筑中国精神的实践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实践中,只有坚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第三,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定力。中华民族是有伟大理想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有伟大理想的政党。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因此,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中国人民心中闪亮,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日新又新、可大可久的文化理想。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地构筑中国价值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最深沉因素和最持久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地构筑中国价值,构成了坚持“中国特色”文化道路的又一基本路径。

第一,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和重要稳定器。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现了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从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这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二,更好构筑中国价值,需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根本价值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践行者。人民塑造和维系着核心价值观,同时也为核心价值观所引领和塑造。因此,在更好构筑中国价值的历史进程中,既要从观念上大力提倡坚持让包括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文化产品等在内的一切思想文化建设成果都能够充分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充分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又要从制度建设上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完善城乡改革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这既是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立场所在,又是其重要的制度支撑所在。

第三,更好构筑中国价值,还需要为构建和传播人类共同价值观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面对当今世界不同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多元并存和激烈竞争,是把某个或某些国家单方面认可的价值观及其文化模式说成是普遍适用的所谓“普世价值观”,还是推动人类共同追求和共同实践以打造人类共同价值观,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抉择,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重大抉择。为此,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就为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开辟了更加广阔的人类共同实践空间。

(四)坚持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更好地构筑中国力量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所谓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上具有的生命力、凝聚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此来看,坚持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然要构成为坚持“中国特色”文化道路的又一基本路径。

第一,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为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上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功能,是更好构筑中国力量的重要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实现,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保持阵地和导向不能丢的前提下,既大胆推进改革以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又把握好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切实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持续生成和充分释放。

第三,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须努力创造反映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先进和最精深的文化成果,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美好的源泉。习近平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表明,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须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让中华民族既为人类贡献出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也为世界贡献出自己文化创新创造的优秀成果和美好形态。

第四,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须在“滴水穿石”“虚功实做”中涵养文化耐力和定力。更好构筑中国力量,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必须像习近平当年在地方领导实践中所总结的那样,既坚持“滴水穿石”,推崇实干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又强化“虚功实做”,注重虚功与实功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从而在既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又反对文化民粹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涵养并提升具有高度自觉自信品质的文化耐力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文化论述的世界意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当代中国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已经成为21世纪最显著的世界历史趋势。然而,21世纪中国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文化目标?表征的是什么样的文化价值?把握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愿景?正是在应对和阐明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深刻阐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文明本质、文明关系和文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的根本主张,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追求与世界意义。

(一)建构“多彩、平等、包容”的基本三角,阐发文明本质的中国思维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风险和希望、挑战和愿景从来没有以如此强烈的内在张力展现出来的当今世界,深刻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把多彩、平等、包容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把握文明本质的“基本三角”,正是习近平在文明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上提出的中国主张,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思维。

第一,文明在本质上是多彩的。习近平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如同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根基和本质一样,文明多样性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和永恒指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纵观这一人类文明演进的浩瀚历程,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而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既各有千秋、各具姿容,又同时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才成就了人类文明百花园的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这就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第二,文明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习近平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对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对的。同样,世界上既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只有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才能深入理解文明的真谛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文明的本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傲慢和偏见是阻碍人们正确把握文明本质的最大障碍,平等和谦逊才是帮助人们正确把握文明本质的正心诚意。

第三,文明在本质上是包容的。习近平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明之间必然会有差异和不同,但人类文明多样性作为人文世界的根本特征同时也决定了,文明差异非但不是世界冲突的根源,相反却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基本标志。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都是美的结晶,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事实上,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甚至矛盾,既是常态也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以正确的文明本质论去认识和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而在海纳百川中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在兼收并蓄中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关键是要有欣赏文明之美的眼睛和推崇文明包容的美美与共胸怀,不断深化对文明本质的科学揭示,坚持把握文明的包容性,切实超越二元对立、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深刻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二)建构“交流、互鉴、共存”的基本三角,阐发文明关系的中国智慧

在正确把握文明本质的基础上,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是一个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能否走出合理路径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深刻地检验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文化格局。习近平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可以认为,把交流、互鉴、共存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看待和处理文明互动关系的“基本三角”,正是习近平在文明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中国主张,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

第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人类历史反复证明,文明的相互交流与传播,构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仅人类文明的产生是多源的,而且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只有在不同文明的传播互动和对话交流中才能够真正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直面人类历史已经完全走进世界历史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最强大动力的历史趋势,在充分肯定文明交流对于不同文明突破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而实现相互借鉴和发展繁荣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充分认识文明隔阂在引发文明衰落上的现实性、复杂性、深刻性,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具有时代高度和未来纵深的必然要求。为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

第二,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文明形态,文明作为在特定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基础上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其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式必然要受制于生产方式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由此导致不同文明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但是,文明差异既不是导致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取消文明多样性的理由。相反,正是在文明的广泛交流和相互借鉴中,不同文明才能够既得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得以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实现丰富和发展。可以说,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世界及其历史延续,正是在文明互鉴中才得以塑造而成。这就正如习近平多次强调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第三,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历史反复证明,文明共存是维系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本条件和永恒正义,文明优越则是窒息人类文明多样性乃至文明发展生机活力的“幽暗意识”和顽固障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尽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始终构成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构成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文明共存始终构成人类发展的永恒关怀和深层理想的历史趋势。因此,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持续推进,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坚持文明共存正是人类克服各种重大挑战和风险、超越各类“鸿沟”和“赤字”的强大动力和深厚底蕴。

(三)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三角,阐发文明发展的中国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近代以来形成的西方中心的世界逐渐淡出,一个更能体现文明多样性和生命力的世界正在生动呈现。为此,习近平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可以认为,把共商、共建、共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把握和推进文明发展的“基本三角”,正是习近平在文明发展问题上提出的中国主张,展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

第一,坚持文明共商。所谓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把自己视为全球事务的主宰者并着力打造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偏执心态和姿态,文明共商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它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法律制度、营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对各自事务和全球事务的发言权,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可以在人类共同事务上积极建言献策,都可以围绕本国的合理需要对人类文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并避免对别国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指手划脚。

第二,坚持文明共建。所谓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并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同于二战结束以及冷战结束之后西方以对外援助等各种名目实施的国际合作模式,文明共建的根本路径在于,它强调不同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上的共同参与和平等合作,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围绕自己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共同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务实开展经济、金融、贸易、投资、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宏观政策协调,共同探讨和建立符合各国国情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并进。

第三,坚持文明共享。所谓共享,就是要坚持让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商共建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文明,推动不同文明共同构建并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以掠夺、竞争为常态而以合作、协作为非常态的思维和作为,文明共享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它强调要充分调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远离贫困、富足安康,在努力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的基础上,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动性、创造性,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都能够期待并享有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世界。

习近平文化论述的思维方式特征:以中国为立场和方法

必须看到,习近平文化论述的提出和发展,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层面上展开的对“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又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独特而卓越的文化思维方式的生动展现。因此,深入阐发习近平文化论述的思维方式特征,尤其是深刻展现其历史思维、实践思维、价值思维和文明思维,也必然构成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历史为思维:阐发“中国特色”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为此,他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传承中得来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从历史事实的层面展现了中国道路的历史连续性和继承性,而且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思维。

所谓以历史为思维,概括地说,就是指中国道路的形成和拓展,既表现为中国自身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漫长历史过程的延续,也表现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相互嵌入关系的日益深化和不断建构;既表现为在世界历史语境下中国历史的新的创造和新的推进,也表现为中国历史的当代建构对于世界历史的新的充实与新的扩展。显然,这样一种对于中国道路的新的历史理解方式,或者说理解中国道路的新的历史逻辑的形成,既体现了一种历史认知的客观理性态度,也展现为一种历史建构的主动文化自觉。

历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也是其形成自我认识和文化表达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坚持历史的客观性的基础上,通过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念、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语言,为本国或本民族的整体发展进程确立合理的历史逻辑,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维护自身根本而长远的文化利益所应拥有的基本文化权利与责任。就此而言,坚持“以历史为思维”去展开历史维度上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与文化表达,必将有助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的阐释上拒绝西方中心主义历史哲学包括“中国例外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等的纠缠和误导,从而能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虚无主义思潮时拥有足够的“历史底蕴”和“前进定力”。

(二)以实践为思维:阐发“中国特色”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指出,中国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深刻展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为中国道路的实践主体的生动事实,而且从发展哲学的高度阐发了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思维。

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展现了当代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推动全民族实现思想解放、坚持全面改革发展并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冷战的结束以及西方资本寻求全球扩张的逻辑和冲动,的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和时势条件,但中国道路本质上却是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理想的前提下,通过激发全体人民求发展求进步的创造性激情和实践而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逻辑引导下,有效连接中国与世界,不断打通传统与现代,稳健地融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又以饱含历史担当的“中国梦”和“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成功地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发展主体的意志与激情。

中国道路的形成和扩展,在成功地推动了当代中国的大国崛起的同时,也唤起并代表了中华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在精神上的崛起。这样的一种双重崛起,既为中国道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形成、深化和扩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文资源,也必然会为中国道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注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换句话说,正是坚持了中国道路的实践主体本性,坚持了以中华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道路的实践主体,我们的物质文化建设才获得了实践上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民族文化复兴才拥有了最坚实、最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

(三)以权利和责任为思维:阐发“中国特色”的价值逻辑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深入强调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意义和重点,而且从价值哲学的层面深刻揭示中国道路的价值逻辑,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提供了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价值思维。

中国道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卓越建构,同时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传统的现代呈现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成果。近代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华传统被西方强势的现代性的历史逻辑所无视(很大程度上也为国人自身所无视),也被力图论证和传播西方现代性的合理性和普遍性的所谓“普世价值观”所排斥。然而,随着非西方世界包括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随着连同西方性在内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开始朝着全球性和人类性开放,不仅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道路的内在价值及其对重建人类文明秩序的价值与意义越来越凸现,而且中华文化和中国道路自身就蕴含着独立而完整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也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从更长远广阔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精神以及和而不同、推己及人和协和万邦等价值传统,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造就了中国文化长河的价值走向和价值追求,它保证了中华民族在哪怕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也能够依靠自身持续而坚忍不拔的价值实践、价值创新和价值开放来解决系统内外的问题,从而使中华文明的演进始终保持了一种内在稳定而绵延的一致性、连贯性、适应性和超越性。由此来看,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不是靠别的什么力量,而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奋斗、努力乃至牺牲所促成的事实,不仅奠定了当代中国得以展开自身价值活动的历史实践基础,也从根本上确认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形成自身的主导价值和核心价值观,并以之为标准和依据去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的根本权利和责任。

(四)以文明为思维:阐发“中国特色”的文明逻辑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的时代,讲清楚“中国特色”的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把中国道路放置到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关系的大格局之中,从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相互转化与生成中,来阐明中国道路最为根本的文化内核。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深刻展现中国道路的文明自信本质,而且从文化哲学的层面深入揭示当代中国把握文明概念、文明关系和文明发展的独特态度和根本方法,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文明思维。

“中国特色”的文明思维,推崇的是和而不同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作为一种中国人在文化问题上所确立的根本智慧,“和而不同”最深刻的含义和启发,就是要在区分普遍与特殊的基础上,立足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水平,既保持与整个世界的协调性与建设性,又坚守中国作为中国道路建设和评价主体的独立与个性。就此来看,面对西方话语体系包括在某些时候某种舆论话语力图抢占话语权的情况,和而不同的发展立场既拒绝“以同代和”,也避免“因不同而不和”,从而始终牢牢地把握中华民族在推进和表达“中国特色”上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中国特色”的文明思维,追求的是合作共赢的根本目标。相比于资本主义长期以来所推行的自由主义和冷战思维,追求合作共赢无疑是中国道路的本质及其对未来世界文化交往的独特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也是中国道路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带入世界经济政治结构及其秩序重建的过程。今天中国所拥有的全球化的现实成就,很大程度上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成果。显然,这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判断和中国实践,不仅体现着当代中国人的政治建设智慧,也在很大程度上建构着西方人对于中国道路的认识与判断。由此我们坚信,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核心的中国梦的提出以及它所揭示出来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现实,不仅将引导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也必将更深刻地开启合作共赢的世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的文明思维,实践的是交流互鉴的根本原则。“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既要为中国道路的不断展开和深化提供合理而稳定的发展导向、价值追求和文化符号,其自身也需要在一个与人类文明发展相适应的更为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形成稳定而合理的价值理念,由此才能够显示并具有实践上的合理性。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延续,不仅是我们民族和文明的基本价值的展开、实现和扩展过程,也是始终追求实现不同文明之间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的历史互动过程。这一基本原则不是作为近代以来西方价值和文化话语的补充,而是其本身就是一种历经数千年延绵不断、而又自成体系的具有普遍性的规范体系和价值导向。因此,所谓“中国特色”的文明思维,就是要在延续、光大和传播文明交流互鉴原则的过程中,为身处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明交往和世界历史建构,提供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和世界广阔性的根本文化尺度与指向。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中华民族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