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探究

2020-02-28 02:39王英雪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科学化精细化事业单位

◎王英雪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受到的一定影响,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将现代化管理理念与这项工作相结合,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内控体系。

就整体效果来看,虽然现在有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内控体系,落实了各项管理制度与要求,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较多的漏洞,导致财务管理需要应对众多安全隐患,管理工作量繁重。甚至存在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是事后服务类型工作,关注度与投入力度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求。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员配置不科学,存在大量未经过专业学习以及不具有从业资格的人员负责财务工作,导致团队整体技能水平降低,无法灵活应对日常遇到的问题。再加上不同岗位之间联系较少,协调作业性差,整个工作流程过于复杂,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2.信息化水平低。

事业单位工作内容众多,并且不同部门与岗位之间联系密切,日常工作中必定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并没有针对财务相关信息建立专业系统,导致大量的数据信息丢失,无法作为财务管理的依据,而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现在部分事业单位因为思想意识以及资金水平等因素限制,财务管理仍然是选择传统的人工方式作业,专业软件也只停留在基本操作上,新开发软件并未得到处充分应用,作业效率低下。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达不到,无法争取认识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缺乏自身学习与专业培训,即便是企业提供专业环境,个人也无法达到应用要求,反而造成资源浪费。思想意识落实以及技术欠缺,是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时代脱节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将其作为改造优化的要点。

3.不注重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实现预算管理的优化,其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规程进行,将管理落实到前期阶段,而不是后期弥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但是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管理层未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仍将财务管理要点放在事后控制上,导致预算研究不足,削弱了其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作用。或者是预算管理无法按照规定业务流程来进行,完全凭借个人经验操作,同样会降低预算管理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措施

1.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必须要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工作开展中可以端正态度,让各项工作得到充分落实,这样才能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以往的管理理念进行改进和创新,做到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确保能够将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体现出来。单位领导层人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大财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消除以往管理中不良风气。同时也可以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以此激励员工,使其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从而实现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与管理,提高整个流程的规范性。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将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能够在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监督其他人员工作的开展情况,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或者项目的开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分析才能实现单位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市场调研掌握项目开展期间的多方面影响因素,编制好预算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预算管理能够对各环节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审核管理,注重细节上的管理与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另外,还需要结合单位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来进行全面的预算编制,确保能够将单位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展示出来,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市场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了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财务管理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形势进行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工作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管理,通过细致分析实现各项信息的高效利用,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为后续预算编制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有效依据。要想将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还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软件设备,让财务管理工作的得以科学化开展。

4.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以防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能够强化内部控制水平,加大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确保能够对各部门进行细致化管理。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考核机制,对财务管理人员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帮助他们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改正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打下基础。

结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是财务工作发展之必然,对于当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来优化财务管理效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内容都能够得到规范化和细致化进行,同时要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为开展财务工作提供便利。通过科学化、精细化手段的合理利用来规避财务风险,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科学化精细化事业单位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