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2020-02-28 02:39宋景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2期
关键词:规范化农民农村

◎宋景波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通过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门槛低,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之缺乏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这就导致合作社普遍规模不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带动性不强。基于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充分的发挥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效能,使其能够真正为农民带来有效收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了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模式的实现。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将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相结合,有效的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利润的提升。而且这些获取的利润又被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还能够促进农村的增产增收,为农村脱贫攻坚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在实际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过程中,其以团体名义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并针对农民进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再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技专家较多,能够为农民日常生产提供有效的指导,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以此来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规范化意识不强,这就导致发展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树立典型,使农民对合作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宜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并实施各种惠农政策,为农民创业提供便捷的渠道,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真正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加大扶持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引导工作,避免强制农民参与问题的出现。并开展深入的调研,针对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示范社,示范社要求具备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章程,通过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以此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2.提高服务能力。

基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动,明确职责和分工,积极解决农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探索合作社发展的新业态。重视合作社辅助员队伍的培育,并通过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合作社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此来指导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建章立制,帮助合作社做好财务指导和监督。针对合作社主要管理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种植和养植技术和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进新品,打造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和建立市场营销渠道,同时合作社管理者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3.合作社应走品牌发展之路。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决策,因地制宜,并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充分的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链,走品牌发展之路。以品牌带动发展。品牌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无形资产,其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通过对生产出的农产品树立品牌,不仅能够拓宽销售渠道,而且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以合作社为纽带,通过整合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进行创新,实现节本增效,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及退出机制。

合作社社员自愿入社,而且退社自由,即在合作社办社过程中,一般以民管、民办和民受益作为主旨,但在想办好合作社则需要以自律作为核心,一旦合作社社员缺乏自律性,则会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在具体针对合作社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重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具体可以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协会,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以此来实现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目前合社社还没有健全的自律机制和退出机制,这就导致合作社运行过程中欠缺规范性,不仅会影响合作社的利益,同时还会对其立足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行业自建机制,打造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作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和不定期针对合作社进行抽检,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合作社则要坚决取缔,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合作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另外,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的实现还离不开政府支持和法律保护,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形成公共治理新格局,以此来为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助力支持。

5.发挥核心合作社产业集聚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带动农民致富,更好的发挥自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宣传核心合作社的的引领示范作用,并给予奖励和扶持,强化合作社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吸纳更多闲置人员就业。通过合作社的发展,使其带动农户走上富裕之路,从而达到脱贫的目的。而且合作社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发挥合作社产业集聚效益,架起上下游之间沟通的桥梁,从而形成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可以通过养种植合作社的组合、合作社与党支部的组织、合作社与农场或是企业的组织等,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现联合发展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

三、结束语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大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时间较短,而且各地农村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现规范化管理,更好的发挥出农民专业合作在整合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为农村脱贫攻坚提供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规范化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