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三角形的高”谈教法创新

2020-02-28 11:52张黄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期

张黄超

[摘要]时代在发展,学生、教学实情也不断在发展。因此,教师应适当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素材开展教学,以适应学生发展。教学素材只有贴近学生,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高;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35-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学,还要求体现在教师教。”基于此,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认识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有些学校是放在二年级学习的,并且课后反馈表明,有些二年级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至优于部分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不免让人产生疑惑。本文就以“认识三角形的高”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一、案例分析

【案例】“认识三角形的高”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隶属于“三角形的认识”。本节课前,学生对三角形和垂线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学习本内容也是为了今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打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

(一)传统教法

出示教学情境图——人字梁。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如果要测量这个人字梁的高度,你认为应该从哪里开始量?量到哪里?

师:实际上就是测量图中的哪一条线段的长度?

师:这条线段与人字梁下面的这条线段(指着人字梁的底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发现,人字梁的高度实际上就是从人字梁所在的三角形最上面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的长度。教师PPT出示三角形并强调:“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一条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对应的底。”接着,教师请几位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的底和高。

上到这里,传统教法的新授内容就基本完成了。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点并没有讲清楚。

1.教材给出的人字梁是正着放的,如果斜着放,它的底在哪里?

2.斜着放的人字梁高度发生了变化,是不是它的高发生了变化?

3.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这三个问题是学生的易错点,说明学生对于什么是底、什么是高并没有真正理解。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教学太依赖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强,教学形式缺少变化;对于概念的教学太片面,缺乏延伸。

(二)创新教法

师:如果让你和其他小朋友比一比谁高,你准备怎么比?

生1:背靠背站在地上,看谁的头顶更高,谁就高。

师:能不能一个站在地上,一个站在凳子上比?

生2:不能,这样不公平。

师(出示两个三角形):如果要比较这两个三角形谁更高,应该怎么办?

生3:让它们“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比较。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将要比较的两个三角形水平放在这条直线上)

师:现在它们“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了,它们的“头顶”在哪里?

生4:最上面的顶点就是它们的“头顶”。

师:现在要用尺子测量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高,尺子应该怎样放?能斜着放吗?为什么?

生5:不能斜着放,要垂直放。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并标明底和高,强调: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师(把三角形转一个方向):你还能找到它的高吗?

师(总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其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与之对应的三角形的底边。三角形共有3条高。

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平时接触不到人字梁,这个教法没有使用教材提供的人字梁,而是先用学生习以为常的和其他小朋友比身高的情境来引入。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所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站在同一个高度才能进行比较暗示了三角形的高是和底成对出现的,一条高对应一条底,不能对应错。同时,高是从这条底所对的最高点,也就是所对的顶点出发对应的,这与比身高的时候比的是谁的头顶更高,而不是比谁的肩膀更高同理。最后利用尺子强调,只有垂线段才是高,斜着的或其他形式的都不是尚,所以一条底对应一条高,利用二角形的转动丰富三角形有3条高这个概念。

二、教法对比,比出对策

对比两种教法,我们发现教法的创新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定要用到最新、最前沿科技,也不必运用什么深奥的学说,更不必引用大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只需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最适合这个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要做到这点有以下三个要求。

(一)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不仅仅是知道每一册教材的内容是什么,知识点有哪些,还要结合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编者的真实意图,厘清每一个学段的线索,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每一位教学效果出众的教师都一定能够把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本质、应用、延伸过程理解到位、透彻,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所处的位置,从而能够合理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学习。年轻教师如何才能做到熟悉教材呢?首先一定是通读十二册课本,然后挖掘知识点的本质,寻找每一个知识点的根,最后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所能承受的度。

例如,有的学生在解题时不会结合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其本质原因是学生在认识乘法的时候,对于乘法的意义,也就是点状图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生分不清两个乘数分别代表的意义,所以列式时就只能瞎写了。

(二)熟悉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并不是一个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行为习惯、听课习惯、思考习惯、反思习惯。换句话说,就是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上课,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要善于观察。除了要在课堂上细致观察学生,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例如,教学“千克和克”时,选择学生平时较多接触的零食来帮助建立表象,显然比用白糖、盐、沙子等物品更受学生欢迎。教学“升和毫升”时,利用学生爱喝的饮料做学具,强化1升、5升、100毫升、200毫升等的表象,既活跃了課堂气氛,又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形成清晰、深刻的表象。

(三)勤于思考

教师是一个非常注重与时俱进的职业,教材、教学理念、学生都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勤于思考、勤于学习的心。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案永远都是一个版本,有的甚至还在用旧教材备课,这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教师如何能教出与时俱进的学生。虽然教师在工作几年以后都会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教案,这个不假,但是别忘了,社会在进步,学生在发展,教师也必须要跟上节奏。老教案不是不能用,而是应该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不断修改完善,及时纠正自己在教学时出现的错误或改进不足之处。

现在各级各类的培训非常多,教师在听课和培训之前要有所准备,尤其是听课。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有的可能不是每个年级都教过,这就要求在听课前要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带着问题与思考去听课,体会老教师设计教案的用意,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发展,教师也要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