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标四基 提高命题质量

2020-02-28 11:52李初兴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苏教版课程标准优化

李初兴

[摘要]基于课程标准中的“四基”,为提高试题质量,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把握设计试题的两大方向——既要关注知识的过程性和理解性,又要关注知识的难度和灵活度,让试题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苏教版;纸笔测验;课程标准;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4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然而,现有的纸笔测验中存在着少量的难题、怪题,不仅在解题过程中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思考时间,还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际上,教师在编制试题时,要围绕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等“四基”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真实地反映出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一、试题要关注知识的过程性和理解性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挑战一些难题。因此,试题的编写首先要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再去考虑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虽然是静态的纸笔测验,但也要融入考查学生对知识过程性和理解性的掌握程度,而不仅仅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时,我保留了课程原来的识别记忆要求,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和算法。

【优化前】计算:(1)      (2)

【优化后】(1)先计算,再用画图或文字等方式表示出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2)先计算,再用画图或文字等方式表示出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分数除法计算题,如果像“优化前”这样设计题目,那么大部分学生就都懂得整数(或分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计算,等于整数(或分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得益于平时的强化训练结果,学生会条件反射地快速完成,并且正确率极高。如果像“优化后”这样设计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性理解时,有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这也体现出平时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对该题的真正理解水平。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的特性”时,为了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我在编写试题时去除了以往学生熟悉的题型。

【优化前】选择题:下面哪个图形具有稳定性?()

A.三角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长方形

【优化后】选择题:有两个三角形,它们三边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关于这两个三角形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三角形的形状相同且面积相同

B.两个三角形的形状相同但面积不同

C.两个三角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

D.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面积都不同

这两道题都是在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记忆情况,虽然都是选择题,但是“优化前”的题目属于记忆型的,学生只要记住“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结论即可,无须去回忆三角形稳定性由来的验证过程;“优化后”的题目属于理解型的,要求学生在理解题目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

二、试题要关注知识的难度和灵活度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相同,每个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也不相同。教师在编制数学题时应该从基础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其中一部分,同时兼顾难度和灵活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出他们实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材的重难点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优化前】递等式计算:

(1)300-(120+25x4)    (2)(600+10+120)÷6

【优化后】算“24点”:用3、4、5、6这四个数和运算符号(加、减、乘、除、括号等)计算出24,可以这样算(),也可以这样算()。(括号里写算式,每写出一个算式得1分,满分10分)

对比优化前后的两道题目,“优化后”的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完成基础的计算,还要求学生能运用计算这项工具创造性地去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新问题,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三,拓宽学习视野,多面对崭新的问题情境,逐渐形成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方式。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时,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是单一型的生活情境,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氛围,我在编制试题时选择了综合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完成练习中学会比较和选择。

【优化前】一个街心花园占地公顷,其中草坪占,花圃占,其余是人行道。

(1)草坪和花圃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草坪的面积比花圃大多少公顷?

(3)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优化后】下表是甲、乙、丙三家超市饮料的優惠情况:

小红一共要买10瓶饮料,每瓶饮料的原价是20元,她到哪一家超市购买更便宜?为什么?把你的想法或者做法写下来。

这两道题都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百分数(或折扣)的意义,是否会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并能正确解出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题。“优化前”的题目属于基础题,虽然是在用百分数知识计算,但纯粹是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优化后”的题目属于综合题,是一道以生活中的购物为原型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先分别计算出在三家超市购买10瓶饮料的价格,再比较哪家超市最便宜。这不仅仅是在解一道题,更是让学生学会生活购物的策略。

又如,在带领学生完成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卷时,试题中出现了较为新颖的情境,要求学生从题意中获取信息,了解规则后再解决问题。

(1)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8△(3△4)的值。

(2)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b=axb-1。求8*(2*3)的值。

(3)如果1※2=1+11,2※3=2+22+222,3※4=3+33+333+3333,计算(3※2)※5的值。

这类定义新运算的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他们按照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严格地代入数值进行计算,这就把定义新运算转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四则混合运算。这样的题型既能考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又能反映出他们解决新问题的灵活度。

总而言之,试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让学生在练习时学会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努力把关试题中的每一道题目,让学生在完成每一道题目的同时,经历数学思考和解题反思,扎实地落实每一个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纸笔测验中的试题不仅能减少学生的重复练习作业量,还能帮助他们在真正的测验中轻松应对,实现基础和能力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苏教版课程标准优化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