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20-03-01 04:44李闪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后室离子通道胺碘酮

李闪悦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我国流行病学显示,冠心病在所有心脏性猝死中占75%,大部分患者存在3~4支冠脉血管病变。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复苏患者则容易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脏猝死。因此,临床需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视,探究有效治疗方案的同时,加强病情监测,避免患者突发心脏猝死。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其中稳心颗粒、胺碘酮均为常用药。有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联合应用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

1 稳心颗粒

临床经多年研究实践发现,目前尚无一种只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而无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西药,且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往往可表现为所有心律失常类型。近年来,临床有大量研究指出,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中医具有很大优势,中药的抗心律失常远期疗效远远优于西药抗心律失常的远期疗效。中药具有多个明显离子通道靶点作用,分子量比较大,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不强,但其多靶点作用可在不同的离子通道中进行作用,可有效调节离子通道的紊乱现象。而西药的分子量比较小,具有较强的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但无调节离子通道的作用。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内含三七、党参、黄精、琥珀、甘松等药物,其中黄精、党参、氮气具有强大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作用,冠脉扩张作用,冠脉血流量增加作用,微循环调节改善作用等。而甘松可有效抗心肌缺血,可有效提高人体心肌的耐缺氧能力。有研究[1]对比分析了常规西药治疗与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2%大于西药组的有效率76.2%,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小于西药组。由此证明了稳心颗粒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优势。也有研究[2]对比分析了常规治疗+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与常规治疗+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65%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

2 胺碘酮

胺碘酮属于阻断钠离子内流药物,也是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强大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可加快心肌细胞代谢,可提高人体心肌细胞中的血液浓度,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延长动作电位发生时间。胺碘酮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可有效消除折返激动作用,可有效抑制人体心房、心肌传导纤维中钠离子的内流,可有效降低传导速率,可有效缓解室性期前收缩。有研究[3]对比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胺碘酮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率为6.67%,利多卡因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不良反应率为40.0%。但也有研究指出,胺碘酮对人体肌力的作用较差,因此单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治愈率较低。因此,临床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时往往给予联合用药。有研究[4]指出,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获取满意疗效,可有效减少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研究纳入的患者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联合用药组无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但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肝肾功能异常,1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因此,该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联合应用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近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3 结束语

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近远期疗效确切,患者的心肌可得到有效改善,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较少,预后较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后室离子通道胺碘酮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更正启示
江苏徐州睢宁龙头山明墓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肉豆蔻挥发油对缺血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