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记录世界,也记录自己

2020-03-01 09:31王筱晓
求学·文科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游学乐山领域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王筱晓

从业年限:1年

从业地点:成都

一句话感受:见证不同人的生活,了解更大的世界,遇到更好的自己

对口专业: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信息搜集能力、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晋升路径:见习记者→记者→首席记者→管理层

薪资水平:10万~15万元/年

入职提醒:作息不规律,采访环境不定,需要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老师或家长摁着头看《新闻联播》,然后写观后感的经历呢?我小时候就有,所以我对“新闻”好感不多。但因为我还挺喜欢文字,喜欢和人打交道,所以填报了传播学系。结果一不小心就发现了所爱的职业:记者。具体来说,是社会新闻记者。作为“明天的历史”的呈现者,社会新闻记者需要以最严谨的态度呈现新闻的真实和客观。在记录世界,了解更多人的生活的同时,我也在记录自己,发现更好的自己。

记者都是电视里举话筒的?不,远远不止

记者是什么,我觉得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电视里拿着话筒采访的人。但是记者不限于电视媒体领域,在报纸、杂志、网络直播等领域都有记者的身影。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可以发声的平台,所以记者这个职业的含义也越来越宽泛。当你看到一些见义勇为的人并用手机拍下来,当你恰巧在一些灾难现场,并把它记录下来,做成视频或写出文章,放到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时候,你也可以成为广泛意义上的“记者”。

我是文字记者,通过一篇文章来记录一个事件或故事。此外,还有摄影记者、直播记者等。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说说直播记者吧,遇到灾害性事件时,他们可能要扛着摄像机在事故现场不远处站一天做直播。总之我们采访得来的素材最后都会交到编辑中心,编辑中心就像一个大工厂,会把这些素材做成新闻。

大家可能以为记者都是学新闻出身的。其实,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媒体行业的反而很少,而来做记者的各个专业的人才都有。我见过的记者有教育学的、社会学的、物理学的、法学的,等等,他们可能会做得比新闻学的还好,因为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领域,可能更容易找到好的选题。

用别人的钱去丰富自己,与更多人建立联系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去过中国青年报办的大学生记者营。营长是一位资深老记者,有一次他和我们开玩笑说:“其实记者这个职业就是拿着别人的钱去丰富自己的人生。”后来的很多次采访经历让我产生了类似的感受。比如我们去采访冤案受害者,就会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律师探讨案情经过;去采访罕见病患者,就会跟医生了解罕见病的一些知识、医保的问题以及一些医疗技术……不同的采访选题,让我们了解了社会上各种行业与领域,学到更多知识。

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有两次出差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去乐山报道乐山市遭到百年一遇的暴雨情况,还有一次是报道三星堆文物发掘工作。

2020年8月,乐山连降两天暴雨,导致洪峰接连过境,整个乐山城被淹了一半。因为事发突然,大家都没有时间回家拿换洗衣物就急匆匆地前往乐山。我趟着急流,踩着淤泥,前往各个受灾地区采访。我见识到了洪水滔天带来的灾难,也感受到了乐山人民如城市名称一样的乐观精神。

后来我又有幸前往号称“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采访。在采访前期准备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

“历史”与“考古”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我们虽然都学过一些浅显的历史,但是对于考古领域,仍旧是门外汉。所以为了和文物专家顺利沟通,我上文献数据库搜索专家的论文,下载下来挨篇看。因为老专家习惯说方言,采访过程中我都是似懂非懂,后来听录音,整理之后,才明白更多的东西——比如三星堆中的纵目青铜面具、青铜太阳轮、太阳神乌等奇特青铜器其实和四川地处盆地,终年潮湿的特点有关,四川一代古人渴望阳光,想让水稻长得好一点,所以造出来的东西多半和太陽有关。此外出土的文物里不仅有酒杯,还有陶器“火锅”!

通过这次采访,也激起了我对历史的好奇,比如神秘的三星堆祭祀区到底是不是古蜀国的王陵,古蜀国为什么隐藏了那么多年……站在博物馆青铜神树的脚下膜拜它的时候,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看到了人们祭祀的过程,与古人建立起了一丝联系。

可以说,每采访一个领域的事件,记者就与这个领域的人建立起一些联系,慢慢地,也就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触摸最真实的社会。发现最真实的自己

因为做记者,我去过湖南、浙江、北京、天津、四川……算是用公费“旅游”了。当然我们是带着任务去的,我们要向大众还原事件过程,深挖事件背后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媒体与记者推动了社会发展。

我之前报道了一个类似杨永信与豫章书院的新闻,但我遇到的那个事件更恶劣一点:一个曾经的传销犯出狱后办了一个游学营,以打骂的方式给患有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类疾病的孩子强制断药,让他们回去继续上学。这导致了很多孩子的精神状况更加恶劣,和家长的关系也更紧张。他还煽动家长自己动手打孩子,以至于几年内孩子多次报警,但最后因证据不足,事件不了了之。于是就有孩子找到我们,我们决定深入走访调查。我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孩子因无法继续上学,被迫进入游学营,在里面挨板子、罚跪、磕头……此外,我们还依次采访了孩子的父母、游学营的人和精神科医生,尽可能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其中有一个小插曲,我电话暗访游学营的人时,他说:“声音听起来你还很小啊,你孩子多大?”我下意识回复了一句:“我孩子18岁。”其实我只有二十几岁,后来听录音我自己都忍不住笑。我此前也经常进行暗访,也因此有了很多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时候我还会缠着我妈妈给暗访对象打电话,让妈妈根据我写好的采访提纲一个一个问他们。

总之,我们的报道出来之后,很多媒体进行了转载,同时我和老师接到了游学营无数个电话和短信骚扰,但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报道让当时正在进行的游学营提前结束了,也让他无法再办游学营了,我们也算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在从事记者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最真实的自己。虽然刚开始了解不同群体时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报道文章发出来之后,我可以改变一些东西,这时就会充满成就感。我慢慢清楚了自己内心的选择,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我在记录着他们,也在记录着我自己。

猜你喜欢
游学乐山领域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领域·对峙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