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19解读

2020-03-02 12:41赵兴荣
印刷工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油墨限值场所

文/赵兴荣

2019 年8 月27 日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发布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该标准将于2021 年4 月1 日起实施。

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国家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并在2002 年实施之际制定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新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越来越重视和严格,2019 年8 月27 日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发布了新的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该标准将于2021 年4 月1 日起实施。笔者就该标准本身以及对凹版印刷VOCs 源头削减产生的影响作简单探讨。

制定GBZ2.1-2019 的目的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 的作用在于指导用人单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因过度接触化学有害因素而导致不良健康效应。当接触的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浓度(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就会出现健康损害。对于职业危害的接触,世界各国通常通过立法制定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控制,目的是确定安全的容许接触水平,降低职业接触风险,确保劳动者避免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产生或出现不良健康效应。

GBZ2.1-2019 的适用范围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 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技术依据。该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存在或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涉及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修订后的标准框架包括正文和两个附录。

表1 与凹版印刷强相关物质的接触水平

GBZ2.1-2019 的核心知识点

要想真正掌握该标准,必须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术语、定义。

职业接触限值OELs: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当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低于对应的限值时,即使不配戴防护用品,也不至于出现不良健康效应。因此说,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程度以及防护措施效果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实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风险交流的重要工具,也可作为设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报警值的参考值。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 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3.最高容许浓度 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 的倍数值。

许多有PC-TWA 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这些未制定PC-STEL 的化学物质,即使其8h TWA 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 限值大小)是PC-TWA 的1.5-3 倍,如表3。

表2 有害因素接触等级标准

要想真正掌握该标准,必须掌握与凹版印刷强相关的物质的接触水平,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凹版水性油墨中VOCs 的主要组成物质乙醇并未列入到该标准中。

针对工厂车间应当如何控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问题,该标准也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不同浓度水平的工作场所应当按表2采取对应的措施。

GBZ2.1-2019 对凹版印刷VOCs 源头削减产生的影响

凹版印刷采用水性油墨,可以带来一系列优势。

1.生产车间可以避免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超标的问题。

GBZ2.1-2019 中并未将乙醇列入到管控物质当中,这正说明乙醇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小的,国家并没有控制乙醇在生产车间的浓度,而当前凹版水性油墨的主要挥发物为乙醇,其他均可忽略不计。因而采用水性凹版油墨印刷,不会存在车间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超标的问题。

表3 超限倍数与PC-TWA 关系

乙醇未列入有害因素,不存在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超标问题

表4 部分典型溶剂的相对挥发速度(醋酸丁酯为1)

表5 软包装凹版里印白墨使用成本测算数据对比(仅供参考)

2.生产车间气味问题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众所周知,凹版印刷车间气味浓是一个顽疾,特别是近几年在VOCs 治理大背景下,即便企业安装了末端治理装置可以达标排放,但环保检查人员进入厂区、车间后因能闻到较重溶剂味道(乙酸乙酯挥发)而要求整改甚至处罚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别是无组织挥发国标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实施以后,凹版印刷车间的气味问题成为行业VOCs 治理的痛点和难点,而水性凹版油墨的使用可以大幅改善此问题。首先,水性凹印油墨本身的VOCs含量将由原来的65% 以上大幅降低到30% 以下。其次,水性凹印油墨在使用中添加的稀释剂,VOCs 含量将从原来的100% 降低到50% 以下。再次,水性油墨中主要的VOCs 物质乙醇的挥发速度本身就比原溶剂墨中的主要VOCs 物质醋酸乙酯等低,特别是乙醇与水混合后挥发速度更是大幅降低,见表4。

3.水性凹版油墨与溶剂墨相比,综合成本可降低20%以上。

软包装凹版印刷中,白墨的使用量最大,大约占油墨使用总量的50%甚至更高,表5 是笔者以白墨为例测算的使用成本对比情况,供大家参考。

4.水性油墨不易燃,是非危化品,可从源头消除印刷工序燃爆风险。

凹版印刷过程中的静电起火风险是较高的,防火是印刷厂十分重要的工作,水性油墨因其自身的不易燃特性,决定了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当前软包装凹版水性油墨在一些厂家已经试用成功,但在行业内还未全面推广,主要原因既有适用范围导致的市场认可度问题,也有使用后仍面临末端治理的问题。当前阶段,笔者建议印刷企业应当大胆地先用起来,先单色后多色、先白墨后色墨。小微企业(无力负担RTO)加快水性白墨替代,逐步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使用范围。大中型企业(已实现RTO+热能回用)在部分生产线或在产能不足的生产线合理排产,开展水性白墨替代,既可缓解热能过量问题实现能源平衡,又可减少无组织排放,降低生产现场废气浓度和生产环境改善。建议印刷企业、油墨、制版、设备供应商继续合力推进,协同攻关水性油墨VOCs 含量向浅版高浓度(低于10%)发力,制版向满足水墨印刷效果再现和低上墨量高耐印率发力,设备向高效烘干、低能耗、单机达标排放(乙醇处理与回收)发力。

猜你喜欢
油墨限值场所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ICNIRP限制电磁场暴露的导则(100kHz~300GHz)解读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油墨基本情况概述
远离不良场所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
恋爱场所的变化
工信部批准多项油墨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