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富贵病”从减肥开始

2020-03-02 11:33王纯
人民周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林形体血脂

王纯

目前全球有2.5亿(约7%)成年人的BMI(肥胖标准,即将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所得的数值)超过30,约7.5亿人的BMI在25—30之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仝小林教授提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所有现代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其病根有可能是肥胖,应从未病先防的角度,通过控制体重进行早期干预。这或许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慢性病认识和防治的误区。

古代医家对肥胖的认识

在《黄帝内经》中,将肥胖分为“脂人”“膏人”“肉人”三种类型。“脂人”的脂膏均匀地分布全身,形体肥胖,虽肥而腹不大,更不能垂,而肌肤质地中等,总体肥胖度较“膏人”为大,与近代医学的“均一性肥胖病”类型相似。“膏人”的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身小腹大,脂膏集中于腹部,其腹部外形远远大于“脂人”,与近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型相似。“肉人”以肌肉之肥为主,形体肥胖,肥而壮盛,上下均肥,皮肉结实,精神内旺,是一种体重超常之人,其体重的超标是体内肌肉发达所致,体内脂膏增加不多。

除此之外,《黄帝内经》中对正常人亦有描述。《灵枢·卫气失常》提出了“众人”的概念:“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可见,其标准强调:皮肉与脂膏,各自称其身,比例协调,体重正常。

古代医家对肥胖机理多有阐述。清朝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称:肥盛之人“实为肥盛气衰”。宋朝杨士瀛所著《仁斋直指方》指出:“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清朝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中云:“如体丰色白,皮嫩肌松,脉大而软,食啖虽多,每日痰涎,此阴盛阳虚之质。”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理解

现代中医认为,肥胖是指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导致形体发胖,超乎常人,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但临床中一些肥胖的患者并非都有暴饮暴食史。从古至今,虽四季更替,但整体温度有上升趋势,加之采暖措施等使环境因素变化很大,饮食结构及时间均受现代生活的影响,社会竞争使得工作压力大,人的精神易紧张。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义肥胖:它是由于气化功能失常,膏浊停聚引起腰腹部或全身脂肪过多病症,常常引发他疾。也就是古代人们所称的“脂人”“膏人”“肉人”。现代中医认为,产生肥胖的关键是气化功能失常、膏浊停聚。

现代将肥胖分类为实胖和虚胖两种。

实胖者多年龄较小,以青壮年为主,喜欢吃甜食,性格开朗,毛发浓密而有光泽,肥胖程度较轻,中心型肥胖较少,胸围、腰围、臀围都不是很大,腹部比较坚实,体质较好,精力充沛,各种不适的症状均不突出,各种合并症较少。

虚胖者多年龄较大,中老年居多,喜好甜食的不是很多,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发怒,精神紧张,毛发的浓密程度及光泽度不是很好,且中心型肥胖多,胸围、腰围、臀围均大。体质欠佳,精力较差,临床症状较多,尤其是心慌心悸、胸闷、腰膝酸软、肢体沉重、气短乏力以及怕冷、怕热、手脚发凉等表现较多,各种合并症也多见。

临床观察病例发现,肥胖患者中30.5%的病人属于实胖,69.5%属于虚胖。“实则责之肝胃,虚则责之脾肾”,也就是说,实胖主要损害肝胃,而虚胖则主要损害脾肾。

肥胖理论再次被刷新

现代医学证明,肥胖不仅容易带来诸如血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糖尿病、嘌呤代谢紊乱等代谢的问题,还会带来一些与代谢毫无关系的其他问题,比如,肥胖的人容易合并胆囊炎、容易患骨关节病、容易出现打鼾和呼吸暂停综合征,甚至出现性动能障碍等。

仝小林提出的“肥胖树”理论对上述疑问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认为,由肥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肥胖综合征)就好比是一棵树上的枝丫,而肥胖则是树根。肥胖是本,其他的是标。肥胖会导致脂代谢紊乱、动脉硬化、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胆囊炎、性功能障碍等。其中,脂代谢紊乱又会导致痛风和脂肪肝,动脉硬化则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下肢血管闭塞、肾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這就好比是树干的一个分支上又分出另外的许多分支。由此可以看出,肥胖是“病根”,许多疾病都只是肥胖的相关并发症。

治病当然要治本,必须要从“根”上治,换而言之,也就是要从肥胖入手。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病时,—方面要控制代谢紊乱,另—方面还要注意患者的减肥问题,这才是所谓的“治本”。

养生,从控制体重开始

仝小林说,控制体重就是最好的养生。一些常见的“富贵病”,一是要治本一一肥胖,二是要早治。如果已经出现了脑中风、冠心病,那就太晚了,要从脂代谢、糖代谢、高血压就开始干预,甚至从肥胖初期就开始干预,这才叫早期治疗。

他曾经接诊过这样一位病人,此人身高170厘米、体重230斤,血压、血脂、血糖都很高,存在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衰,患者也是因为心衰问题前来就诊的。仝小林经过仔细分析后,决定着眼于让患者减肥,同时在饮食上予以配合,并且强制要求该患者每天步行不少于6000米,此外再加上中药予以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体重减到了150斤,原先需要每天服用3种药,现在只需要服1种了,而且这唯一的一种每次也只需要吃半片而已。更加神奇的是,该患者的冠心病再也没有发作,其他疾病指标也有明显的好转。

这个典型的病例说明,只要真正减肥了以后,患者血压、血脂、血糖都能恢复正常,当然冠心病也能自然而然地减轻了。这个病例还说明,代谢问题不要只看到表象,肥胖才是病根,是因为肥胖才产生了代谢紊乱,继而出现血糖、血压、血脂升高等一大堆的问题,然后又依次带来动脉硬化、冠心病,最后使患者出现了心衰。患者原先吃了一大堆降糖、降脂的药,其实他没有意识到原来最根本的病因是肥胖。

猜你喜欢
小林形体血脂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高考前与高考后
你了解“血脂”吗
别来无恙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