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意义的研究

2020-03-02 02:14秦文斌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民居建筑装饰

【摘要】闽南地区作为历史上移民人数较多的区域,一共经历了四次人口大迁徙,所以有着丰富的中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受到海外文化影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基础,所以奠定了该地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突出的建筑代表,即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大量的建筑装饰是该建筑组群最为突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反映出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以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其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礼仪宗教、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谈谈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意义。

【关键词】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特点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古建筑装饰是对建筑构件实体进行艺术加工处理、艺术化表达的,附着在建筑实体上的各种类型的装饰物,既有和建筑实体相类似的实用性功能,也包含了各种制作工艺手法、动态装饰文化、民族审美取向和民间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综合性的艺术形态。通过标志性的纹样特征、符号语言等可以表达某地区某民族的建筑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在闽南蔡氏古建筑中,可以发现其建筑装饰和闽南地区的民族性、区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下文将在概述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装饰主要构件进行研究分析,然后简要谈谈古民居建筑装饰对古建筑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的背景和特点分析

(一)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的历史社会背景

闽南蔡氏在历史上经历过四次人口大迁徙,因此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同时又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邻国有着长久的交流往来,有着较丰厚的海外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因此,就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而言,中西合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在其建筑文化中融合了海内外的丰富内容,既有特殊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具备开阔的视野和新潮的思想。从政治经济基础而言,在历史上闽南蔡氏不但擅长经商而且还热心于公益,对历史上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海内外文化的交流以及民居建筑的改革完善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发展中改建合作群已有了成批量建造的经济基础。

(二)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的人文环境

闽南人在寻找村落住址时也和中国历史上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很讲究风水,传承中国传统风水理念中的背山面水和负阴抱阳的原则。也就是在选择建筑地址时要观察山势,寻找龙脉,还要观察水流,平稳环绕的水才是理想的水源。同时要求宅基坐北朝南才能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蔡氏古民居建筑选址除了遵循了上述这些原则外还从神话传说中得到灵感,比如选址地点是一个据说是九天仙女掉落琵琶的地方,琵琶穴可以聚财;比如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水尾宫和风水亭这些地方也是按照风水中的形势论建造的,满足人们当时的心理需求。除了风水观念对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产生影响外,中国传统礼教、宗教等也会对建筑及其装饰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建筑装饰的形式、规格和档次控制上,其中有两座建筑采用龙吻脊饰,表明主人政治地位不一样。比如蔡氏古民居整体装饰的共生风采,即建筑装饰的造型和建筑结构、构件等是互相融合的很少又单独的结构和造型,房屋结构力学和建筑装饰意象、审美形式等紧密结合了起来,凸显了闽南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统一性和整合意象。另外在建筑装饰上还突出雅俗共赏、人神共處的特点,文人雅的装饰和低阶层的俗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互相吸收和充实丰富,突出了浓烈的地方色彩,体现出儒道互补、雅俗共赏和亦儒亦商业的装饰特征。

(三)闽南蔡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和建筑的统一性和互异性

建筑装饰附着于建筑存在,是建筑的一部分。所以两者存在共性和统一性。在闽南蔡氏古民居中,统一性表现在,第一建筑装饰的制作工艺、雕饰手法要受到建筑材料特性的限制。建筑装饰主要以木雕、石雕、陶瓷雕、彩绘为主。第二,建筑装饰外部造型和构图形式受到建筑构建形式的限制。建筑构件本身也可以是建筑装饰,所以对建筑构件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建筑装饰形态来美化环境。第三,建筑装饰在题材选择和文化内涵表达上要受到建筑所在地区文化特征的影响,所以要从文化角度出发,实现建筑装饰形式和建筑文化的统一。但是建筑和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段不同,各自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建筑和建筑装饰在制作工艺、施工程序、艺术形态、文化角度上都有不同,建筑装饰有自身特定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形式、题材内容等。

二、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主要构件研究

(一)梁架、门罩、斗拱、雀替和垂花

梁架和梁柱一样一方面承担着承重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装饰意义。在闽南蔡氏古建筑中,穿斗式、抬梁式的梁架造型是主要形式,主要采用的制造工艺是上漆彩绘、木作和石作。彩绘或木作石作的内容主要和历史神话故事有关,作用是宣传宗教礼仪。门罩指的是悬挂在廊柱之间的,和大门梁柱相接的建筑构件,在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中主要出现在梁枋上,以木雕形式呈现,木雕的内容则以花纹植物、分禽走兽等为主。

(二)墙面、窗、悬鱼、水车堵和樨头

闽南蔡氏古建筑的墙面以红砖为主,所以也有红砖文化区的称号,大面积的红砖墙面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墙面构造上,正身墙面被称为镜面墙,侧面被称为大壁,呈现出对称有序、严肃规整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闽南地区历史上封闭的、主次尊卑的理念和民族文化特征。在蔡氏古民居中的墙面上还有圆形或方形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的内容往往以对称的飞鸟图案为主。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的窗户,其功能包括采光通风,另外也有装饰功能。闽南古建筑窗体以方形、圆形等为主,木作和石作的较多,石雕图案则意彩绘装饰手法为主,彩绘的内容则以飞禽走兽、花卉植物、阴阳八卦为主。悬鱼最早的装饰造型是鱼形,大部分闽南地区蔡氏古建筑上的悬鱼已经不是原来造型,悬鱼在山墙伸出的房檐下面,主要采用彩色泥塑、剪粘等作出古建筑装饰元素,造型包括云纹、狮龙和花篮、蝙蝠等。在闽南古建筑中,这些悬鱼造型和红砖山墙形成强烈对比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水车堵指的是在屋檐下方、山墙和屋檐交界处的一条层层出挑的水平装饰带,沿着屋檐直线走向,在不同宽度的灰色底边上,采用灰泥和交趾陶绘制色彩多样的传统造型,塑造了各色各样灵动的戏剧人物、故事传说等。水车堵造型独特做工精致、工艺技法成熟细腻。其中陶作工艺主要被应用在水车堵、樨头和屋顶正脊、脊饰等古建筑装饰构件上,交趾陶作为彩色陶的一种也是汉族传统雕塑艺术工艺,是台湾地区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可以体现出闽南地区建筑装饰上的文化内涵。水车堵和樨头首尾相连,樨头是墙面垂脊延伸下来靠近屋檐口突出的窄墙处墙面上多层砖线围合成一个框,框中主要是整幅立体彩绘和雕刻、交趾套结合的人物、动物和纹饰等,樨头内容则意亭台楼阁为主,具有秀丽灵活、工艺精良的特点。

(三)屋顶、屋脊、垂脊和脊饰

闽南地区的建筑大多是宗庙和民居,屋顶样式也以硬山顶、悬山顶为主。正脊指的是建筑前后面屋顶面相交接形成的屋脊。闽南地区蔡氏古建筑的正脊的特点是狭长,装饰上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内容以花鸟走兽为主,而宗庙类的建筑正脊要更加大气一些。闽南地区才是古建筑中国比较又特色的屋脊是燕尾脊,在正脊位置,两端分叉上翘,形状像燕子的尾端。屋面和屋脊的装饰和北方建筑帶给人一种负重感压迫感同,比较轻巧升腾,传达的是闽南地区人民尊崇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闽南地区蔡氏古建筑的垂脊包括尖脊和圆脊两种,前者以人字形为主,后者则采用卷曲的形状,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加柔和,又可以被称作是马背脊。马背脊形状和闽南地区的风水五行有关。关于闽南地区蔡氏古建筑屋脊的装饰,因为受到当地社会民族文化的影响,古建筑构件中龙蛇等造型元素,尤其龙形脊饰是装饰的重点。泥塑、剪黏都是古建筑常见的装饰造型工艺,其中剪黏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古建筑装饰工艺的手法,在闽南地区又可以称作为剪花、贴瓷、堆剪等。具体制造时,先将瓷碗敲碎,剪去碎片然后修剪成需要贴片的造型,比如三角形、龙形等,将这些贴片黏在预先制作好的泥塑造型上。

总之,闽南地区蔡氏古建筑的垂脊、屋脊等造型多样、题材内容多样,一般以历史神话人物、花卉祥云、麒麟龙凤等为主要装饰内容,不管是制作工艺、表现手法还是题材内容都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意义

通过对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特点、构件的分析,总结出三点:第一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题材内容多样,可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装饰造型,和多样的艺术形象,美化建筑本身和居住的环境,而且还能给人们提供观赏性的视觉对象,激发人们愉快的心情。第二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题材内容不同,向人们展示的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释道儒理念和共生共荣的文化特征,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突出的精神性功能。第三,蔡氏古民居有着多彩的外来装饰艺术形象,又表达了闽南地区中西合璧、多文化交流的地域性特征和文化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的装饰是一种对建筑构件的艺术性表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闽南地区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闽南古建筑中最能表达地域色彩的建筑,在建筑的门窗、屋脊、墙面等构件装饰上都体现了当地的社会人文思想、宗教礼仪文化等,在题材内容和制造形态上都和古代传统文化特征、居住观念有关。同时又体现了浓厚的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其他地区的古建筑装饰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研究闽南地区蔡氏古民居的建筑装饰,并将其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不但可以丰富艺术设计的理念,还能拔高现代设计高度,使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现代艺术工艺有效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黄旭曦.浅析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语言[J].大众文艺,2014(14):48-49.

[2]来雨静.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建筑装饰多元文化[J].中国民族建筑,2017(7).

[3]陈雅琳.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石雕浅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23):40-41.

作者简介:秦文斌,汉族,男,福建福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绘画与建筑装饰美术。

猜你喜欢
古民居建筑装饰
品味醉江南 追寻家文化
充分利用古民居开拓旅游资源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
贫困村落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浅论民居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绿色建筑装饰理念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拿什么拯救你,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