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中看担当

2020-03-02 07:42郭振纲
群众 2020年3期
关键词:阻击战党中央部署

郭振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周密部署,全国人民快速响应。从组织体系上,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从防控机制上,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加强统筹调度,既重湖北中心突破,又重外围多点围剿,构建起全国一盘棋的防控体系;从动员层级上,从中央到地方,从卫健系统到所有部门,从发病者到疑似病患再到密切接触者,从发病场所到波及地区再到所有社区,全部动员起来,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国的防疫大“网”,筑起了围剿疫情的合围之“堤”。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谁都是防疫“网、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打好、打胜这场战“疫”,除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还需要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好、落实到位。党旗高高飘扬在战斗的各个战场上、全体党员奋力拼搏在战斗的各个环节,是全体党员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的最好体现。如果说一个个普通人将自己防护好,严格遵守防控要求是尽责体现的话,那么,党员干部就应该有更高的标准,迎难而上,不避险、不诿过、敢担责是基本要求。

当下,在一个个防控链条上、一个个战“疫”节点上,医护工作者“逆向”前行,群防群控网格中的党员干部死盯死守,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成为自觉行动,展现出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防控疫情感人故事。一些老党员、老专家,年龄大、身体弱,依然不辞疲劳战斗在防疫第一线;一些医护人员冒着感染的风险,没有怨言,高强度奋斗在高危岗位上;一些社区干部日复一日紧盯战“疫”的各个关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和模范表率作用的先锋本色。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与此相悖的现象。比如,有的疫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于本地区、本部门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数据不清楚、措施不知道,工作马虎,一问三不知;有的地区个别党员干部对上级部署落实不到位,执行措施机械,事事都要请示,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现象,这些其实都是不担当的具体体现。

疫情防控中看担当,看的是党员干部的大局观。地方领导干部要提前谋划,整体布局,将一省、一市、一区、一县的防疫放在全国防疫大局中考虑,将本地防疫与全国防疫无缝对接;地方行业和系统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联防联控机制,将本部门、本系统的防疫责任放在整个防疫大局中考察,尽力做到“我责做到位、他责配合好”,不能有地方主义、部门主义和“自扫门前雪”的狭隘思想。对疫情防控的命令在执行上主动还是消极,责任履行上走心还是应付,映照出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一些人口口声声讲担当,但在行动中敷衍塞责,麻痹大意,将担当停在嘴上、挂在墙上,满足于上级部署的文件转发、措施举措的上下对应,却没有真正从政治层面、大局层面考虑,没有将自己摆进去,这种行为的根源在于,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理解不到位、执行不深入。

疫情防控当中看担当,看的是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执行力至关重要。执行链条存在“梗阻”必然会影响战“疫”的成效。从党员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干部,都要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防疫决策部署,做到政令畅通,该做的做到位,该了解和部署的主动了解和部署,对贯彻不到位、不及时的,及時查遗补漏,不留死角。一声号令坚决行动。在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防疫工作的同时,无条件地配合和支持其他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防疫要求。防疫当中看担当,这是一次政治考验,期望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过关、都能交出好成绩,让党旗更红、党徽更亮。

(作者系《中国工运》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阻击战党中央部署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Web应用部署与配置系统
蚊子登陆阻击战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部署
外公“阻击战”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