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采用阿加曲班联合疏血通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0-03-03 07:56张铁衍
中外医疗 2020年35期
关键词:曲班阿加脑梗死

张铁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药品调剂科,山东济南 25001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脑血管 疾病,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而且还具有极高的致残率、病死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动静脉溶栓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患者容易错过最佳就诊时间,导致此种疗法应用受限[1]。故而现阶段临床通常以局部血流改善、抑制血栓形成、脑保护为主。阿加曲班属于抗凝药,不仅见效迅速、出血率低,而且作用快,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以水蛭素、蚓激酶为主要成分的疏血通,经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具有十分突出的抗血栓、抗凝效果[2]。临床中,关于疏血通、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但鲜少见疏血通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的报道。鉴于此,该研究特此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纳入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着重探讨分析了疏血通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标准: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同意书;通过颅脑CT以及MRI检查,结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确定为急性脑梗死;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老年痴呆、凝血机制异常、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畸形、帕金森、对该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4例。研究组包括24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3.9±4.9)岁;14 例多发性病灶,15 例单灶,15例腔隙性病灶。常规组包括22例男性和22例女性;年龄 50~86 岁,平均年龄(63.5±5.7)岁;13 例多发性病灶,15例单灶,16例腔隙性病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药品来源:依达拉奉(国药准字H20110007;规格20 mL:30 mg)、奥扎格雷钠(国药准字 H20063851;规格40 mg)、甘露醇(国药准字 H45020272)、阿加曲班[国药准字J20110012;规格 2 mL:10 mg(以阿加曲班计)]、疏血通(国药准字 Z20010100;规格 2 mL×10支)。

治疗方法:将患者迎接入院之后,围绕其具体病情,予以脑保护剂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或奥扎格雷钠减轻脑缺血以及血管痉挛;用脱水剂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此同时,严控患者血压。

常规组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采用阿加曲班予以治疗,用药方法:选取阿加曲班60 mg+0.9%氯化钠250 mL混合后,予以静脉滴注,1~2次/d,7 d为1个疗程,坚持用药3个疗程。

而研究组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则在静滴阿加曲班的同时加用疏血通,用药方法:选取阿加曲班60 mg+0.9%氯化钠250 mL混合后,予以静脉滴注;静滴完后,疏血通注射液6 mL+0.9%氯化钠250 mL混合后,予以静脉滴注;2~3次/d,7 d为1个疗程,坚持用药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价。NIHSS 量表减分率>90%, 为痊愈;NIHSS 量表减分率50%~90%, 为显效;NIHSS 量表减分率20%~49%,为有效;NIHSS 量表减分率<20%,为无效。总体疗效=(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00%。②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越严重。③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总体疗效

研究组总体疗效93.18%显著高于常规组总体疗效7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疗效对比

2.2 NIHSS评分

用药前研究组与常规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与常规组NIHSS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NIHS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NIHSS评分对比[(),分]

组别 用药前 用药后t值 P值研究组(n=44)常规组(n=44)22.469 24.578<0.05<0.05 t值 P值20.0±1.02 20.1±1.37 0.388>0.05 10.3±1.09 15.1±1.37 18.190<0.05

2.3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5%虽然低于常规组6.8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多见的卒中类型,在脑卒中大约占比70%左右,具有高残疾率、高病死率、高发病率等特点,现如今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难点[2]。2018年版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提出:抗凝、静脉溶栓、抗血栓、抑制血小板凝集、血管内治疗以及降纤治疗等脑血循环改善措施,为临床特异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法[3]。动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好,但由于时间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机。而阿加曲班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新型的凝血酶抑制剂,因为较高的安全性以及突出的抗凝作用而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

由人工合成的阿加曲班,是一种抗凝药,属于精氨酸衍生物,分子较小,能够完全可逆性结合凝血酶,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4]。另外,由于较小的分子量,可以良好结合血循环溶解状态的凝血酶,穿越纤维蛋白栅栏,对凝血酶(已经与血凝块结合)进行有效作用,最终达到抗凝目的[5]。而疏血通属于中药制剂,从地龙中提炼出蚓激酶,纤溶活性较高;而水蛭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可特异性抑制凝血酶,避免其促使血小板凝聚,进而改善血液流变学[6]。水蛭素、蚓激酶联合作用下,可以避免血管受损后血液凝固,进而减低血液黏度,优化脑血流,改善脑血循环以及氧供,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雷宏飞等[7]研究报道中对照分析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而该研究着重探讨了抗凝药阿加曲班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结果发现:研究组总体疗效93.18%高于常规组77.27%,且用药后 NIHSS评分(10.3±1.09)分低于常规组(15.1±1.37)分(P<0.05)。充分证实了疏血通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另外,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5%vs 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金霞等[8]报道中分析了阿加曲班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7.50%vs 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高度相符。证实了阿加曲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疏血通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先,用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显著。

猜你喜欢
曲班阿加脑梗死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方案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阿加曲班在肾脏替代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