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过程性考核探究

2020-03-03 10:18李学兰赵利民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考核过程课程

李学兰,卜 林,赵利民

(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

0 引言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加速转型,知识经济加快发展,高校教育作为国之根本,改革是必走之路。随着专业课课程改革的推进,考试改革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呈现出多种方式和形态,过程性考核评定方式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方向,其实践性特色与过程性考核更为契合。如何结合特定的专业课程制定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如何在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提出考核要求、评分标准与评分比例,如何赢得学生的广泛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值得持续探讨的话题。

1 过程性考核产生的背景

当前大学课程最终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一般占比80%,另外20%为平时成绩,主要针对日常出勤、课上表现等。这种陈旧的课程考核方式已暴露出严重的弊端:一是考试形式单一。以期末的闭卷考试为主,这种单一的笔试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营造重记忆轻思考、临考抱佛脚的不良氛围,虽然有些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采纳了机试,但并没有产生本质的改变,学生对单调的考试形式缺乏兴趣,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迫于考试通过的压力又不得不关注考核通过的捷径和技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二是考试内容不合理。基本是识记类的理论知识,简单重复教材内容或课件内容,少有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造成短暂性记忆理论知识而非主动思考和深刻理解的学习方式,将精力集中在所谓的考试重点、课程题库上,不注重自身日常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三是考试次数少、频率低。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不能动态反映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无法反馈教师的教学质量,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缺少暴露和修正调和的机会。多门主干课程期末扎堆考试也使得学生复习时间不充分,考试忙于提前交卷复习下一门课程,以及格分数作为自我要求的标准,造成很多课程平均分低,学生成绩不理想。四是评价不客观。一方面教师在阅卷过程中根据标准化的参考答案进行阅卷,参考答案之外的思考较难获得肯定,记忆关键知识点即可获得高分;另一方面平时成绩比重较少,评判标准基本以出勤率为主,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能保证学习质量,难以监控学生日常真实的学习状态。

2 过程性考核及目的

传统的考核模式实质上属于终结性考核方式,以最终成绩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1],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转变传统考核模式,研究过程性考核方式势在必行。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素养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成果等,是一种多阶段、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模式[2],其根本目的是指引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模式,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针对课堂教学方式粗糙、教学过度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平时松懈、期末紧张等问题,可将考核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学习过程,营造“全程紧张”的氛围[3]。

3 过程性考核的价值体现

3.1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过程性考核中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考察,根据学生的动态表现给予适当肯定或奖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投入和学习行为投入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激励,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2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过程性考核打破唯成绩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及时内化的效果,使学生摆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考核标准的提高和全面化既增加了学生学业的挑战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获得了更多实践技能训练、提升的机会。

3.3 改善课程教学效果

过程性考核是一种具有双向考核反馈功能的考核模式[4],教师可以动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上的不足,进而灵活调整学习方法。考核的多样性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本科教学上,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有利于打造“金课”,淘汰“水课”。

4 经管类专业过程性考核面临的困境

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关键。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实习阶段和毕业后与工作岗位的快速接轨。但目前过程性考核的实施仍然面临各种困难,主要包括:

4.1 授课班级人数较多

多数专业课程授课以专业为教学班级,通常在70人以上。在4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不仅要顺利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探究新内容、新知识,还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对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和知识技能的接受度很难做到清晰掌握并详细记录。

4.2 开放性、多样性显著,难以量化

过程性考核大多采用开放性、即时性的现场考核方式,其评价标准因人、因时而异,考核内容和方法没有统一标准可遵循,对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评价较难“量化”,通常需要教师凭借主观判断给予评价。同时考核的形式多样化,需要针对不同课程、不同知识点开发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4.3 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面临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以课本为主备课教学;而过程性考核形式多样,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配合,对教师的创新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过程性考核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不易把握考核的难度和频率。考核频率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教师负担大大增加;考核频率低,又容易丧失“过程性”的意义。

4.4 个性化和模式化难以平衡

实施过程性考核初期,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差异明显,基本依据自己的风格和习惯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但实施一段时间后,由于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要求,考核方式可能会出现模式化的现象,导致考核方式竞相模仿和趋同,丧失过程性考核的独特性。

5 经管类专业过程性考核实施措施

经管类各门专业课及每门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既具独立性又有关联性,形成知识之间交叉纵横的“织网”。过程性考核鼓励学生走向课外、合作学习、关注经济动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提出几条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方法与措施:

5.1 贯穿课程全程的综合性大作业

教师布置贯穿整门课程的综合性大作业作为一次重要考核,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研究学科热点或进行产品、品牌、企业调查等,通过发放问卷、访谈、搜索官方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思考研究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性。通过演讲、报告等形式展示小组的成果,在小组之间形成互评。综合性大作业以团队形式上交,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还能有效解决授课班级人数多,教师兼顾不暇的难题。

5.2 依托线上平台的测评

教师在MOOC或SPOC线上平台上传学习材料,包括视频、电子书籍、教案、电子课件等基本教学资源;案例阅读、财经新闻等拓展教学资源;单元和归类知识题库、一题多解题库、开放式作业题、学科竞赛信息及多种互动资源。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时长、中间环节答题的准确率、互动过程的频次和质量等进行评价,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依据。“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为考核评定提供了量化依据。

5.3“作品设计+方案评析”

这种考核模式适用于“产品质量策划”“广告学”“市场营销学”等富含设计环节的专业课程。教师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布置若干个小任务(结合各章节的训练重点,例如“产品质量策划”课程第二章,重点训练产品概念的来源和计划项目的确定),让学生单独完成或小组组队合作完成。期末考核则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策划过程,例如从产品概念的形成到最终成品的质量策划,并对策划方案进行解说和作品之间的相互评价,再由任课教师或课程组对方案的可行性和策划价值进行最终评价。这种考核方式紧密结合课程核心知识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考核其设计理念、口头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5.4 综合性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能够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咨询与诊断”等课程综合性特点突出,很多知识点的理论性较强,需要通过案例的追踪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学生也需要在案例解读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案例学习和考核常态化,在课堂上形成案例讨论、主题辩论的氛围,同时结合移动课堂、企业调研和校企合作等活动,提供案例分析的实战机会,将日常的案例讨论表现和最终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过程性考核依据。

5.5 精英式“聚徒教学”

“聚徒教学”的形式多样,一种以学术为重,以教师为中心,带领学生形成课题组,交流和探讨学术问题,成果以发表论文和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为主。

一种以实践为主,教师联系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承担具体项目的机会,把学生的创意和建议提供给企业作为参考。一种“以赛促学”,指导学生参与课程和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延伸到竞赛的各种设计、策划、调研和报告中。将课题、论文、企业咨询报告、学科竞赛获奖等多种团队成果作为考核依据。“师带徒”形式强化对学习的深度指导,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信任与合作,注重培养拔尖人才。

5.6 “N+1”模式评定总成绩

“N”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次数,“1”是指期末考试[5]。N的次数过多过少都不适宜,期末考试的权重和N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固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假设过程考核成绩由出勤情况、个人课堂表现、团队合作表现、章节测验和竞赛成绩决定(即N=5),则过程性考核成绩=出勤所占比重×出勤率+个人课堂表现比重×个人课堂表现成绩+团队合作表现所占比重×团队合作表现成绩+章节测验所占比重×章节测验成绩+竞赛成绩所占比重×竞赛成绩。

6 结语

过程性考核作为推进课程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部分,带来的变化显著,对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培养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了师生交流和相互信任,进一步改善了师生关系。但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需要过程的,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现阶段还要不断探索,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后期应结合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和专业课内涵式发展,形成过程性考核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考核过程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