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20-03-03 10:58缪永留
教育观察 2020年4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评价

缪永留

(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江苏扬州,225002)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域,也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共同创造的空间。课堂教学改革指的是在一定课堂、教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对旧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与课堂学习方式进行更新的过程。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教师在小学各阶段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方式,经由观察、实验、操作、体验、探究、表现、模拟、辩论等活动环节,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建构知识网络。

一、基于学科素养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主要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中的六大素养树立了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分成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科、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还可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不同情境中都能发挥整体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与突破点。其创新之处在于,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体,能更加凸显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其突破之处在于,它是课程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为大众所熟知,但人们往往只从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寻找它,将其机械地割裂开来,还存在给其贴标签的现象。实际上,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课堂教学改革不单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变革,还要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进行创新。[1]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当下的教学中,学科教学仍旧要面对许多问题。其一,课堂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学校在构建学科基础课堂教学体系的时候,通常需要结合本校的特色与要求,安排自己的课堂教学体系和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建设问题,并且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直接影响学科教学效果。其二,在实践课堂活动中,教师过于重视实践活动的演示性与验证性,并未确实依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设计兼具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实践课堂教学活动,这会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立足问题,从活动学习入手,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革。

二、提升学科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

一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学科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以活动学习为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学习能够突破千篇一律的课堂讲授模式,从原本的关注教师的“教”转为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以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依托活动学习提升学科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在于,这一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看重,且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活动中,通过主动学习发展学科素养,把学科知识内容沉淀为知识素养,实现学科知识形式向学科能力素养转变,学科知识志趣向学科情感素养升华。

二是实现学科课堂形态变革。学科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应当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基准开展教学,明确核心素养、学科素养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学习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能够实现学科课堂形态的变革,让课堂从单方面的教师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学会学习是关键,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质疑、勇于研究等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也会不断提升。学科素养提升可以促进学科课堂形态转变,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成为学习主体,能够积极思考、自主交流和展示。

三是推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教师为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所采用的活动学习方式是一种创新教学方式。活动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立场、体验和成长,着力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和身心。课堂教学变革也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角色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样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不同于理论传授的自主、开放、探究的活动中学习、进步、成长。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接受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提升学科素养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活动情境,营造活动学习环境

在过去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中心,没有把学生的个人意愿考虑到教学规范范围内,只从学生学习成绩出发给学生灌输教学知识。长此以往,不仅课堂会变成“一言堂”,学生也会对学科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会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而在学科教学中,学科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实践环节,教师应当重视活动学习,积极创设活动情境,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学习环境。如此,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会缓解,对课堂的直观感受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2]

例如,对于语文学科,教师可调整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汉字的方式,着重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感知力,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感悟力,对汉字运用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创设活动情境的方式,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了“海、河、江、溪”这些字之后,可以组织一次汉字游戏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共同点,学生会发现这些字都有“三点水”,且意思都和水相关。然后,教师再将每个字旁边的“三点水”擦去,这些字又成了新的汉字,就是“每、可、工、奚”。活动就是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些字重新组合,“江”的偏旁去掉变成了“工”,学生又可以让“工”和其他偏旁组合形成新的字,如“杠”“扛”等,重新组合出新字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学习环境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能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汉字的构造,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

(二)组织多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多元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学习活动之所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是因为活动本身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能力能得到锻炼,且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得到促进,团队合作凝聚力不断加强。因此,教师有必要以育人为目标,以学习活动为载体,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3]

例如,在开展音乐学科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扬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入手,给学生介绍扬州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化和音乐的魅力。接着,教师引入古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上台进行诗朗诵和情境表演,调动气氛。进而转入线上教学。教师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央视节目《经典永流传》的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陶醉其中后,由古推今联想到另一首歌曲《烟花三月》,教师带学生对歌词内容进行赏析,深入体会“折柳”这一词的内涵。最后,教师以诱导式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歌曲《送别》,班级进行合唱表演。可以看出,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组织了各种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以及理解音乐文化的学科素养。

(三)设计趣味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思考

通过活动学习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由此可见,任务驱动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设置有趣、新颖、有吸引力的任务,通过不同的任务来一步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任务,在实践中将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当然,教师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要关注三个维度——学科逻辑、学生思维逻辑、教师视角,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积极参与,感悟内化,全面提升学科素养。[4]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先从教室地面面积的大小、桌面的面积大小入手,让学生摸一摸,具体感知什么是面积,由此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新概念。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布置猜一猜的任务,让学生猜猜本节课会有哪些面积单位,并给这些单位进行排序。学生积极举手回答,有的只说出了一个,有的则直接猜出了三个。排序后,面积单位分别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由此,学生便认识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然后,教师拿出一个大大的信封袋,明确里面装着两个不同面积的硬纸片,让学生思考怎样快速找出1平方厘米的纸片或1平方分米的纸片,怎样找,能不能找出1平方米的。教师通过制造认知冲突,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强化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最后,教师将三个面积单位放在一起比较,给学生布置任务:“估一估需要多少个1平方厘米才能填满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三个面积单位的差别。可以说,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而严密的逻辑思维,避免一问一答的枯燥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的学科素养。[5]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除教学外,教师还须注重对教学的评价,要从过去的单一评价转为多元化评价。课堂评价具有诊断、导向以及激励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实施多元化评价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需要。[6]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应当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着重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并认真剖析学生存在的疑惑,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美术教师给学生上“家乡的桥和塔”一课时,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便让其互相评价,学生可以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也可以给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取“小书签”的形式,有的学生在上面写“我喜欢小月的画,因为她画得很生动”,有的学生写“我也看过这座塔,我觉得上面用黑色点缀一下更好”。小小书签承载着大家的评价,学生也能客观地给出意见,分享绘画创作的快乐。还有一种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在创作的时候,教师从旁巡视,适当给出相应的评价意见,或者解答学生的疑问。如可以建议学生在塔上画上门,塔的地基可以用褐色来表现泥土,等等。在教师的评价指导下,学生创作出的作品更完美,同时也不失大胆和新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得到更好提升。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评价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